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4种饮料已被列入“黑名单”!再渴也别给孩子喝,多数父母不知道
5591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你有没有认真看过,孩子手里那瓶饮料的配料表?
超市的货架上五光十色,各种饮料排成长龙,一瓶瓶像玩具一样可爱:小动物、卡通人物、鲜艳果图,看起来像是专门为孩子量身定制的。
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无害”的饮品,其实有不少,早已被专业医生和营养专家列入“儿童饮料黑名单”。
它们喝起来甜滋滋,孩子喝得高兴,大人看了安心,背后的健康隐患,却可能像慢性毒药一样,悄悄侵蚀孩子的身体。
很多家长天天买,殊不知就是这些甜甜的“水”,可能改变孩子一生的健康轨迹。
很多家长对“乳酸菌”这几个字有天然好感,听起来就像是能帮助消化、调理肠胃、提高免疫力的“营养圣水”。
可是你有没有真正读过它的配料表?
多数乳酸菌饮料的成分表里,第一位是水,第二位是白砂糖,至于那些所谓的“乳酸菌”或“活性益生菌”,不仅排在靠后位置,而且数量少得可怜,存活率更是未知数。
就算有,也早在高温灌装和运输中被杀得七七八八了。
真相就是:你花了5块钱,买到的是一瓶加了香精的糖水。
一句话总结:乳酸菌饮料不助消化,只加糖。
多数超市里卖的果汁饮料,根本不是鲜果榨的,而是用“浓缩果汁”加水稀释,再加糖、加香精、加色素调出来的。
还有的饮料打着“补充维生素C”的旗号,让家长误以为孩子喝了一瓶等于吃了一斤水果。
结果维生素早在生产过程中因为高温灭菌而分解殆尽,留下的只有香精糖水和人工色素。
你家孩子爱喝奶茶吗?如果是,那你可得当心了!
真正的奶茶,是茶水加上牛奶,简单纯粹。但如今流行的市售奶茶、瓶装奶茶,根本不是这个配方。它的核心成分是:奶精,各种增稠剂、香精、色素,还有大量白砂糖和葡萄糖浆。目的就是让你一口上瘾,越喝越想喝。
一个28岁的白领姑娘,连续三年每天两杯奶茶,后来胃胀、胃灼烧越来越严重,医生确诊她是“反流性食管炎”,而罪魁祸首正是那过量的糖刺激所致。
更别说儿童的肠胃系统了,远比成年人更娇弱,一杯奶茶,对他们来说不只是“高糖”,简直是“高负荷”。
很多奶茶店员工自己都不喝自家奶茶,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最清楚这些所谓的健康饮品里面加了什么。
汽水、可乐、雪碧……大人孩子都爱喝。那种“咕噜咕噜”的气泡,配上冰块,简直就是“解暑器”。
但是碳酸饮料已经被多个国家列为“对儿童危害最大的饮料之一”。
一位23岁男孩因为长期把可乐当水喝,22岁就患上痛风,身体严重肥胖,连爬楼都喘。医生痛心地说:他身体的代谢年龄,比实际年龄大了近20岁。
哈佛大学有一项针对“碳酸饮料是否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的研究,其考察对象是女孩,最终的研究显示:经常喝汽水的女孩,骨折风险比正常人高出3倍。
通常牙医一眼也能通过:牙齿常常发黄、有坑,以及牙釉质被酸性物质侵蚀程度,认出谁是“可乐重度用户”。
孩子的味蕾是没有被复杂味道“污染”,他们对“甜”特别敏感,也特别喜欢。
饮料商正是抓住了这点,在配方上拼命“做甜”。
长期下来,高糖饮食的后果不止是肥胖和蛀牙,更严重的是可能患上“儿童型2型糖尿病”,这种疾病几乎会改变孩子一生的轨迹。
很多问题,看似出现在孩子身上,实则根源在大人身上。
作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判断。
下次孩子在超市哭着闹着要买饮料,你不妨蹲下来,拿起瓶子,和他一起读一读配料表。
别让一瓶瓶“甜饮料”,偷走了孩子健康的童年,和本该光明的未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