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立波 题记: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这是朱元璋亲自给刘伯温的一首诗,希望他能过上这样的美妙生活。 洪武元年,刚刚诞生只有八个月的大明帝国万事待理之际,朱元璋刚刚大封功臣不久,就收到了刘基请求“告归”的上疏。
刘伯温画像 临行前,刘基书面向朱元璋郑重提出两个建议,算作临别赠言。第一件是不建议朱元璋将都城定都在故乡凤阳。第二件就是应该趁热打铁,集中力量最后一鼓作气消灭元朝残余势力。朱元璋看后觉得第一件刘伯温说的很对,但是对于追击残余势力觉得大可不必,所谓穷寇莫追,留他们一条生路也未尝不算一种气度。然而,只是几个月的时间,蒙古军队就逃回沙漠,成为严重威胁边境的大患。朱元璋这才猛然醒悟,他离不开刘基,因此亲笔写信叫他回来。 其实在元朝之时,刘基已经辞职一次。十四岁那年他才走进学校读书,由于家境一直贫困未能有学习的机会。对于经书,刘基颇有过目不忘之才,同学对此纷纷钦佩不已。“少颖悟绝群,读书过目辙诵,善经文,工属文,旁通天官阴符家言。”
刘伯温书法 因此出色的才华和格外的努力,让刘基“为文有奇气,决疑义,皆出人意表。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 元朝的最后一年,刘基中了进士,并外放瑞州高安县丞的微末小吏,。当时有个叫係斯的见到刘基十分惊讶地说:“此人是魏征之流,而英迈犹有过之,是匡时济世的人才。”然而刘基的首次出场并不成功,遭到同僚排挤,罢官而去。后又出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又遭到谈何,再度罢官,此后刘基心灰意冷,与朋友们终日饮酒作乐在西湖泛舟纵浪。 朱元璋的出现仿佛让刘基遇到了春天,然而却过于短暂。
刘伯温故居 打下浙东后,朱元璋把他与章溢、叶琛宋濂一起召集到身边,尊称为“浙东四先生”。 刘基出山前,对自己的前程没有把握,当时朱元璋只是割据一方且实力最弱,因此一旦选择错误,则将万劫不复。仅此“基决计趋建康,众疑未决。”倒是他的母亲希望他不要出山,老实在家读书。甚至说出了一番最终准确的预测:“自古衰乱之世不辅真主,讵万全哉?”在母亲看来,这个世道太混乱了,不应该出去辅助谁,因为难有万全的下场。 然而,遗憾的是,影响刘基最终命运的大建议他却没听。 此后的刘基在朱元璋身旁成了最大软实力,一时之间,云从龙,风从虎,在散乱的世道角力中原。对于朱元璋如何夺取天下需要建议时,许多谋士无外乎说些什么“不嗜杀,得人心”的模棱两可的废话,而刘基则提出了具体的针对性建议,名为“十八策”,显而易见,清晰明了的十八条具体办法。比如“陈友谅居其西,张士诚居其东……今日之计,莫若先伐汉,汉地广大,得汉,天下之行成矣。”《名山藏臣林记》
朱元璋与幕僚们 因此论谋略刘基第一,正如朱元璋问郎中陶安时说:“这四人和你相比如何?”陶安说:“臣谋略不如刘基,学问不如宋濂……。” 确实,刘基的谋略多有过人之处,在南征北战中,运筹帷据之功最多,当时的形势,陈友谅占据湖广.张士诚占据浙西,究竟先对付哪一个,说论不决。多数将领以为苏州、湖州富庶应该先取张土诚。朱元璋征求刘基的意见,他力排众议,主张先取陈友谅,说:陈友谅劫持主公、威胁下属,名号不正,而且占据我方上游,应该先打掉他。张士诚是一个守财奴,不会破财兴兵援陈;陈氏灭掉以后,张氏孤立,取他犹如探囊取物;南方举而定,然后北向中原,帝王之业可定。朱元璋采纳了这个战略决策。史家费扬道“陈氏平,遂决计伐(张)土诚,整北定中原(刘)基运筹居多:谋士朱升这样评价他:“学贯天人,才兼文武。”可谓知人之论。 因此,最终朱元璋选择了最正确的战略,也因此得到了天下。 那么为何刚刚平定天下的二百多天刘基就要辞归呢?据说是因为一件小事,只因天气干旱不雨 ,刘基负责求雨未果遭到弹劾,因此只做了几个月的御史就要淡出大明的舞台。
影视画面 如果这一去不回,或许刘基将安然享受林泉之乐,只不过,刘基心里并未忘情于江山社稷,他还不能与范蠡和张良那么达观。因此如前文所述,朱元璋后悔未听从刘基清剿大元残余而感到后悔,所以将他再度找回来作为机密幕僚。这是君臣二人互动最频繁的一段岁月,每次召见刘基,朱元璋就屏退左右,长时间进行密谈。洪武三年,朱元璋任命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将军”,封诚意伯。 诚意,本是诚心正意之意,前朝的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皇天有意为斯文,教人从诚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齐家治国为标准。”想必朱元璋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希望刘基能够实现这样的愿景,作为大明帝国最斯文的象征。 或许,刘基死于自己的职责所在。 因为他是“诚意伯”,这样就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算履职刘基因此最终死于“臧否人物”,而他的这种看似“口无遮掩”是基于职责所在。
影视画面 大体就是朱元璋在选择丞相人选咨询刘基,他想撤掉李善长,咨询刘基是否有更为合适的人选。然而,刘基一听要撤换善长,立即表示反对,认为他是开国元勋,长处是调和各路将领。朱元璋感叹说:他多次要害你,你还为他讲好话,如此高风亮节,我要任用你为丞相。刘基坚决拒绝,并且说了一番颇有涵义的话:“房屋如果要调换梁柱,必须寻找大树,假如用一束小树来当顶梁柱,房屋肯定倒塌。” 接下来朱元璋又问他杨宪如何?刘基说他有丞相才干,没有丞相气度。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说,此人过于偏浅,还不如杨宪。 最后问胡惟庸如何?刘基一听非常鄙夷且一口否定地说:“此小犊,我担心会坏事。” 朱元璋再次重申:我的丞相人选,诚然没有个超过先生的。 言下之意是教请刘基出任此职。 刘基已经推辞过一次,见朱元璋再次提起,立即用坚决而又委婉的语气推辞:“臣非不自知,但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刷,为之且辜大恩。天下何患无才,愿明主悉心求之,如目前诸人,臣诚未见其可也。” 就是说我肯定不行,其他人也不行,因此还是要用李善长。
朱元璋丹书铁券
被刘基否定的三位显然都是朱元璋心中的人选,并且也未能按照刘基建议不予适用,相反三人先后受到重用,却先后又被处死。
洪武四年,李善长正式告老还乡,紧接着刘基也主动提出回老家。原因是,刘基看到了取代李善长的是汪广阳和胡惟庸,因此之前自己的言论让他开始感到尴尬。
在刘基走前,君臣用书信交换了一下意见,刘基回信“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因此朱元璋亲自写了一首诗送给他,算作话别,对其作为给与高度概括: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吴天汉显英谟。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玉炉。事业堪同商四老,功劳卑贱管夷吾。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基泛湖。那么刘基真的能够“朝入青山暮泛湖”吗不仅不能,而是在不久,刘基就在胡惟庸掌权后,神秘死亡,因为刘基对他的评价让他非常恼怒,于是胡惟庸指使人下毒,最终导致刘基“有物积腹如卷石”,并且朱元璋过问汪广洋,得到的消息是“丞相胡惟庸挟医往侯,因饮以毒药。”于是朱元璋斥责汪广洋不能为国效忠,知道胡惟庸投毒害死刘基而“坐视兴废。”显然虽“然料事如神”的刘伯温最终未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或许他的“知无不言”的职责所在最终将他推向悲凉结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