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祖国的西北重镇,甘肃天水,发生了一起天怒人怨的大事。

这件事有多大?这么说吧,这件事要是发生在古代,其罪行可能要被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

这到底是什么事?这件事的性质,就是残害祖国的幼儿。

2025年7月初,甘肃天水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因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上百名幼儿血铅异常甚至中毒的事件引发全国关注。

多个公开报道中,数位家长追溯,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多名幼儿陆续出现恶心、腹泻、腿疼、牙龈黑斑等异常症状,却被误判为普通疾病。直至6月下旬,不少家长检测出血铅超标,真相逐渐浮出。

7月1日,天水市监管部门接举报查实该幼儿园违规行为,负责人随即被立案侦查。不少家长自发携患儿跨省求医。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家长反映当地口头通知检测“正常”,却与异地复检结果悬殊。

据悉,此次涉事幼儿园名为甘肃天水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该园每学期收费6000元左右。幼儿园分大中小三个年级,每个班幼儿有30名左右,共200多人。

公开资料显示,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金50万元,业务范围是“日托制学前教育”。

7月7日,“真相”出来了,让人无比震惊,无比愤怒。

7月8日,甘肃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天水市麦积区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

截至7月7日晚10时,天水市麦积区培心幼儿园251名幼儿已全部检测。根据血铅标准认定,血铅异常233人、正常18人。培心幼儿园相关联的渭北幼儿园、慈爱幼儿园、蒙迪爱幼儿园采样检测结果均正常。目前,有关部门已组建专家组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经对食品留样等223份样本进行检测,221份样本检验合格,培心幼儿园2份样本检验不合格。一份为早餐留样的三色红枣发糕,一份为晚餐留样的玉米卷肠包,两份留样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标准。

经侦查,幼儿园园长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同意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7月3日凌晨,公安部门将其藏匿的剩余颜料查获。经检验,查获颜料含铅(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

目前,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将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对另外2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看了这个公布的“真相”,不知道网友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不相信的。

幼儿园的园长和投资人都有病吗?还是单纯是脑残?他们网购颜料制作食品,让200多个幼儿吃,是因为颜料便宜吗?还是因为原料好吃?还是因为,颜料制作出来的食品好看,能吸引更多的幼儿来入园?

也就是说,他们网购颜料制作食品的动机何在?目的是什么?

首先,成本账根本站不住脚。普通食用色素市场价格在每公斤百元左右,而涉事水粉颜料单价虽仅为其一半,但幼儿园每日用量不过数克。即使全年使用颜料替代食用色素,节省费用也不足千元——对每学期收费6000元的幼儿园而言,仅为九牛一毛。

更令人困惑的是风险与收益的极端不成比例。在厨房监控中清晰可见的颜料罐堆里,多个容器甚至未贴标签。园长朱某琳曾向厨师强调“只要颜色鲜艳,孩子爱吃就行”,这种对食品安全底线的漠视,已超出正常商业逻辑的认知范畴。

污染源调查的单一性更显可疑。在223份送检样本中,仅锁定两份面点铅超标,但对其他潜在污染路径——釉彩餐具、含铅玩具、历史工业污染等可能性却未深入探究。有家长透露,早在2024年秋季,就有幼儿出现牙龈铅线(黑斑)症状,当时园方解释为“遗传性色素沉淀”。

时间差暴露监管重大疏漏。当第一批幼儿出现恶心、腿疼、脱发等症状时,这些铅中毒典型体征被基层医疗机构误诊为“脾胃虚弱”,关键的数个月预警期被白白浪费。

鲁迅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我反正是不信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