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首套土家族校园摆手舞亮相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孩子们认真地摆动着双手,通过课间操的形式,让摆手舞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广大。
来凤县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据说此处常有凤凰栖息,便取“有凤来仪”之意,取名“来凤”。
这里世世代代都是土家族人聚居的地方,他们自称为“毕兹卡”,据现代学者考证,“毕兹卡”是古代巴人的后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01
摆手舞这种仪式,便起源于古代巴人的宗教祭祀活动。
巴人的活动范围在今天的四川湖北一带,大约在夏朝时期,巴人建立了巴国,都城就设在今天的湖北恩施州,后来,又迁都到巫山一带。
故而,恩施州的原住民,便是正统的古代巴人,他们世代承袭着“毕兹卡”的文化,每逢盛大的节日,居民们便会跳起大型的摆手舞感恩上苍的赐予,祈祷美好的明天。
据说,摆手舞起源于战争,彭公爵主为了鼓舞士气,在开战之前,令部下集体载歌载舞,一来驱赶士兵的思乡之情,二来形成气势,使对方造成压力。
这一招果然非常奏效,彭公爵主所带领的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还有一种说法与武王伐纣有关,在《华阳国志·巴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仰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历史学家考证发现,讨伐商纣王时,所跳的舞蹈为巴渝舞,与今天的摆手舞所展示的内容十分的相似。
因为,在摆手舞的动作之中,亦有与巴渝舞中“甩同边手”和“龙行虎步”等特点。在阵势上,同巴渝舞一样,有许多与军事有关的动作,比如“披甲”、“拉弓射箭”等。
这种说法让摆手舞的历史更为久远,可追溯到周朝时期。
02
摆手舞作为土家族人特有的一种文化,流传于各个土家族的寨子之中,在不同的地方,这种相同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称呼。
比如,在湖南省的龙山一带,就称“摆手舞”为“社巴日”,湖南省的保靖县则称之为“调年”,湖南省的永顺县把它叫作“社巴巴”。
而恩施这边的土家语则叫它“舍巴”或者“舍巴格痴”,翻译成汉语就是一起来跳摆手舞的意思。
大型摆手舞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并非简单地集体围个圆圈,大家摆摆手那么随意。
土家族的“梯玛”或者“掌坛师”会先带领众人进行一些祭典仪式,大家一起在摆手堂前或摆手坪上,唱歌跳舞的形式,歌颂自己的祖先,感恩幸福的今天,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期间,整场活动还配以敲锣打鼓作为伴奏,场面十分壮观,振奋人心。
摆手舞的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大摆和小摆多种方式,其中,“甩手同边”是摆手舞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它与其它民族舞蹈的最大区别。
跳摆手舞的时候,要求手脚配合、身体带动手来甩动,而非简单地摆摆手而已。一般情况下,手的摆动自然流畅,幅度不超过双肩,膝盖微曲,用脚掌发力,既显敦实强劲,又让人感觉灵活多变。
可以说,摆手舞不仅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同时也是一项非常棒的健身运动。
03
解放之初,因为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不被人所熟知,所以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认为少数民族跳的舞蹈都是差不多的,没多大区别。
如今,让摆手舞走出深山,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所熟知,还得益于来凤县土家人民的努力宣传。
来凤县有个地方叫舍米糊村,这里传承下来的摆手舞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文化传统,还带有浓郁的原始特色。
这里的居民都以家庭和村落形式记载着摆手舞的传承人体系,这份珍贵的艺术档案中,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他们平日里都去忙自己的工作,一到盛大庆典,便会自动回归到自己的舞蹈位置,载歌载舞。
1957年,来凤的摆手舞走出大山,来到湖北省参加文艺调演,其新颖震撼的场面,立即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文化局将其指定为优秀节目去到湖北各地进行公演。
从那时起,来凤县的摆手舞便被越来越多的专业文艺工作者作为素材,对它进行加工创作,不仅走上了银幕,还走出了国门。
如今,你若是去到来凤县的舍米湖村,他们一定会拉着你一起跳摆手舞的,这已经成了这个小山村欢迎贵宾的一种仪式,全村男女老少都会跳摆手,刚会走路的孩子,也能跟上节奏摆几下。
04
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外打工,村里留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土家族居住的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一带的山区里,已经渐渐不再跳摆手舞了。
因为村民越来越少,而且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这种“古老”的文化,他们对新颖的高科技更感兴趣。
比如,之前清江流域的土家族都是会跳摆手舞的,现如今,基本上很难再见到大型的摆手舞场面了。
目前,依然还保持着跳摆手舞的地方主要是酉水流域一带的土家族,比如来凤、宣恩、龙山、永顺、保靖这一带的“毕兹卡”们。
遗憾的是,来凤原来保持着的原始的“大摆手”舞,如今已经失传,仅还剩保存于舍米糊村的"小摆手"依然原味十足。
所以,如不再加以保护,这项流传上千年的“原始舞”很可能会完全消失。
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来凤县为孩子们编排了一套“课间操摆手舞”,让这项古老的文化走入校园,让孩子们能够传承我们的古代文明,感受古老的智慧。
这套“课间操摆手舞”既能让孩子了解文化,又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真是一举两得,真希望更多的校园能够引入这样的文化,让孩子们成为文化传承的纽带,让咱们的传统文化永葆勃勃生机。
参考资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来凤摆手舞
《这个课间操厉害了!随便一“摆”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社)
360百科:摆手舞
CCTV10科教频道:《民俗记》土家摆手舞 千年迪斯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