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出生草根的将领不足为奇,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古代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摸索的,元末明初战事已经铺天盖地,朱元璋也在为自己打天下。 在那个年代,士兵将领们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时他们的经验和兵法也便得以总结,能够留下来的也必然是人中翘楚。朱元璋打天下,自然不是孤身作战,跟随他的将领,后来都成了明朝的大人物。
我们熟知的徐达、常遇春等人打仗之前也不过是一介平民,平平无奇中却能展现优越带兵技巧,并善于原因兵法,助力朱元璋。这样的开国功臣又有何特殊之处呢?
一、“打胜仗”的将领出身 在古代能打胜仗的将领不少,他们在真正的战场上作战时,展现的是实战技巧,开战前和开战后也需要对兵力部署等问题展开运用,这时也需要考验他们的兵法素质。 作为一支军队的核心人物,能够做到“将领”这一位置的人都不是小角色。古代军中将领位高权重,他们的综合素质问题是会展现在不同方面的,同时也会体现在更多的情况上。
将领有后起之秀,也便会有上场即出名的,这其中与他们头脑灵活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甚至是关键的存在。 古代有出身世家大族的将领,他们从小读书,文武皆习得,可以是翩翩公子,也可以是身披战甲战场前领兵打仗的将领。他们的知识储备能够远超我们所想,这些知识储备得以巩固后,头脑的灵活性也会相应的提高。
很多情况下,知识的储备与能力是成正比的,但真正能运用的怎么样,还需要看他们自身的情况。这时,也是最具考验的时候。 那么有出生世家大族的,也便会有出生草根的,他们习得的知识有限,想要出人头地的难上加难,但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有时候天生具备的天赋是再多的知识都赶不上的,只要他们能够好好运用,对于这些出生草根的人来说,是一把非常有利的利器。 我们众所周知朱元璋称帝前就是一介平民,靠着一亩三分地来度日,刨地、放牛等在古代民间也不足为奇。而在明朝开国皇帝的身上,这些情况却都有出现。
并且与之一起打天下还是农民居多。对于士兵来说,他们只需靠一身的武力听命作战,而将领就是给他们下命令、做指挥的角色,担负的责任不同,享受的待遇和尊敬便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朱元璋带领的起义农民占据主要位置,他可以指挥,也可以参与战斗。他身边的亲信徐达、常遇春等人也能出奇发挥能力。
徐达早年的经历与朱元璋相近,农民出身的他们,在古代社会中都有一身武力傍身。常遇春也同样如此,他和徐达魁梧之间,就能给人一种压迫感。 古代战场上,重要作战武器非“箭”莫属,战马奔驰他可以近身将敌军击退,他也可以远处攻击,给予敌军突然一击。常遇春也是受当时时期的“起义”影响,他也需要将一身武力施展,后加入朱元璋。
虽说是加入了,但在士兵众多的军队中,他们也不过是平平无常的一个。想要得以重用,自然得有出色之处。 首先就徐达而言,他加入其中时,朱元璋对他的了解还不多,也是在之后的作战中缴获船只、攻克城池等一桩桩战功中积累起来的。而后徐达甚至帮助朱元璋南征北战,这样的功臣在明朝开国之际必然占据重要地位。
常遇春则为前锋,他的能力席卷南方各地,给予元朝各城池致命一击,使得其统治势力直线下降。 朱元璋称帝后,徐达和常遇春虽是农民出身,但朝堂满朝文武官员皆对他们尊之敬之。
二、“勤能补拙” 元至正二十年初的时候,常遇春曾和徐达协同作战,朱元璋赋予两人重要的权力,一同在池州驻守。不管是敌军的袭击还是正面攻击,徐达和常遇春都需要考虑到。 这时作为重要指挥的徐达,需要对敌军的袭击情况做出预测,而当敌军陈友谅开始部署行动时,徐达和常遇春的也已经率先开始了。
其中常遇春领兵出战,出动了数万军马,并且还是精兵良将,只能说陈友谅要瑟瑟发抖了。他们的作战策略是进行埋伏突袭,在敌军的必经之路六泉口安排下了朱元璋的兵马,常遇春等人也就只剩等待时机,先给敌军一击了。
陈友谅一路信誓旦旦,没有任何阻碍,兵临城下时,也是常遇春和徐达高兴之时。陈友谅在城外叫嚣,徐达在城内先观之,而后一句“开城门”,士气满满,他带着数万守军迎之。 徐达在前与陈友谅展开对抗后,常遇春带兵在外的埋伏也便可以行动了。不一会,陈友谅前有徐达攻之,后有常遇春袭之。在徐达和常遇春的包围圈里,陈友谅军怎会取胜。
敌军被打得七零八落,没有了此前的气势,敌方的士兵也就像是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只为自己保命,这时敌军的威胁早已大大降低。 敌军被击败,数万敌军丧命,更擒获了上千敌军。陈友谅大败,徐达、常遇春也便就此论功行赏,守住了城池,也给了汉军一次严厉的警告。
后来,徐达和常遇春的联手不断,一人为大将军,一人做副将军,分工明确,谁也没有阻挡住谁的名气。1367年,朱元璋委以两人重任,手下二十五万精兵,开始向北进行讨伐。而他们当时的首要目标是“救济斯民”,思想上以民为重。 反观当朝的元顺帝,则是轻信他人,沉迷于其他人塑造的氛围中。这样的一国之主,总会有人去反抗。
徐达手握大权,带领一众人士北上,阻碍不少。但徐达出手果断,带着大军迅速扫清了障碍,并夺得了众多领地。进攻夺得的是一部分,依据形势归附的又是一部分。 这其中与他们的天赋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与他们后期的努力息息相关。俗话说:勤能补拙。古代人又何尝不知呢,他们有为考取功名而学习的,自然也有在兵法上钻研的。
徐达、常遇春虽然出身平平常,但不代表他们不能结合实际和经验,在带兵打仗上想出重要的妙计。他们将一部分的天赋合理运用,更在不断的努力中提升自己。 再加上朱元璋的重用,他们的本事被发现,并得以施展,才会为我们留下更多的历史记载。
如此,古代人的聪明才智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很多时候他们自学成才,他们的坚毅成就了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 三、“文武”官员的重视度 不同的背景下,各个朝代对将领的重视程度又有很大的不同。朝堂之上,有文武之分,在一些时期更为重视的是文官,甚至在古代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文官同时还兼任武官的职位,这样一来文官似乎又要高上一等了。
随着局势发展,这一现象有所缓解,在文武上的平衡有所改进,但这一改进的影响似乎并不太高,仍旧有所保持也仍旧重视文官一方。 汉朝时,“将军”这一观念很大众,平时不设,但到了带兵打仗时,他们认为“人人皆可”。随之唐朝也是一样,不管为文为武,不过是在战前的转变,对于武将的培养和规范依旧没有明确。
甚至我们常常提及的是科举考试多是文举,而非武举考试。就算有能人参与了,也不过是想先挂个名字,而后再以这一出身加持,完成在朝为官之愿,可想而知这里的官是文官。 明朝曾有官员提出重视武科,一切准备就绪,并且在筛选人才上做出了明确的划分和规定,但考试的内容极其复杂,很难有出头之人,也很难有符合之人。
并且报考的人数少之又少,可见在各个朝代能人不少,但要在文武两方面上皆有过人本领的“将领”很稀缺。他们能得皇帝的重视有原因,出身代表不了什么,民间的百姓也有机会,但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却很难。
如此,不同时期内将帅之间的比较很多,参差不齐是常态,在想法和观念上也有很多的不同。虽然这之中想要为国尽忠和谋略才能出众的将领不少,但较之文官来说,仍有一定的差距。 朱元璋时期,他能得徐达、常遇春两员大将不易,虽然都出身“草根”,但不妨碍他们出色领兵打仗,甚至为明朝奠定基础。
结语
世家大族的培养很重要,是为朝堂输送人才的重要一方。但在明朝初期与朱元璋一同作战的将领很多出自平民,他们的力量一点不差,他们的勉励不得不为后世所称赞。
徐达和常遇春在古代史上的名气很大,但不长命,特别是常遇春,以他的功劳,朱元璋的重视只会越来越高。他们是明朝开国时的亲信,在信任和忠诚问题上较之后来者,他们的优势又是不一般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