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 赵丽蓉老师国人大都很熟悉,1996年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就是赵丽蓉老师表演的《打工奇遇记》。 夸张的动作手势,搭配上“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还群英荟萃,我看就是萝卜开会”这样朗朗上口的经典台词,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赵丽蓉老师除了小品表演的好,她还是评剧名家,与新凤霞是配合了40余年的好搭档。 赵丽蓉15岁时就在张家口的“庆丰戏院”担任主演,可谓是自小出道。1945年17岁的赵丽蓉和她的二哥跟着“青年剧社”进行表演。 当时刚赶上日本投降,剧社被部队接收。赵丽蓉主演的《白毛女》以庆祝解放为主题,在北京各大剧场演出后引起巨大轰动。 赵丽蓉是饰演白毛女的第一人,一颗耀眼的新星即将诞生。

赵丽蓉 也是在这之后,赵丽蓉的戏剧表演道路越来越宽广。后来赵丽蓉进入中国评剧院与好搭档新凤霞相识。 两人是绿叶红花的关系。在当时,新凤霞是全国闻名的著名评剧表演家,她曾经被誉为“评剧皇后”。 出色的评剧表演和姣好的容貌,使新凤霞成为当之无愧的红玫瑰,而搭档赵丽蓉甘愿扮演一簇绿叶。 即使是绿叶,赵丽蓉也表演的十分投入,十分认真。 虽然赵丽蓉比新凤霞小一岁,但是赵丽蓉在台上经常扮演新凤霞的母亲,她们是台上的母女,台下是好姐妹。 人们总是说,哪里有新凤霞,哪里就有赵丽蓉。 两个戏剧搭档,一直合作了40年之久。 戏剧姐妹花在戏剧表演中,培养出了深厚默契的感情。也创作了经典的作品。

赵丽蓉(右)和新凤霞(左)剧照 比如《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小二黑结婚》和《会计姑娘》等,都是两人合作期间创作的优秀作品。 在拍摄《会计姑娘》的时候,会计姑娘的母亲这个角色本来是不存在于剧本里面的,新凤霞非常信赖赵丽蓉,也非常了解自己搭档的实力。 于是,她强烈建议将赵丽蓉加入到这部戏的演员队伍中,让其饰演会计姑娘的母亲。 最后两人合力出演的《会计姑娘》也确实火爆起来。 《杨三姐》告状这部剧的原型在唐山,而赵丽蓉的母亲也正好是河北唐山人,唐山话非常有特色。 赵丽蓉为了把握好“杨母”的角色,常常故意惹自己的母亲生气,趁机学一学用唐山话怎么骂人。

《花为媒》剧照 新凤霞在剧里面饰演杨三姐,她了解到赵丽蓉老师的母亲是唐山人之后,也经常来姐妹家串门,感受一下唐山人的家庭氛围。 然后两个人一起琢磨怎么把杨母和杨三姐演的更加真实,把两者的亲密日常更好的展现在舞台上面,果然《杨三姐》的出演也十分成功。 赵丽蓉在和新凤霞搭档的这段演艺事业中,塑造了许多经典有名的戏剧形象,如阮妈、李大婶、三仙姑。 特别是《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当时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小二黑结婚》这部剧非常受欢迎。 领导人们都准备见一下这部剧的演员,但是两人并没有一起去见毛主席。 能够受到毛主席的点名接见,是一种巨大的荣幸剧中的演员都很开心期待,新凤霞也不例外。 但是当她把这件事告诉赵丽蓉的时候,却被赵丽蓉拒绝了。

(左)新凤霞(右)赵丽蓉 赵丽蓉一直推脱,只想让新凤霞去见毛主席,并且希望姐妹能够代表自己向毛主席问好。 新凤霞见劝不动赵丽蓉,只能自己前去赴会。 据说当时主席在大会堂接见艺术家的时候,看见新凤霞还问道“三仙姑怎么没来?”其实赵丽蓉不是没有收到邀请,而是因为谦虚婉拒了。 赵丽蓉一向谦虚好学,她和新凤霞搭档期间,唱片的封面上上永远只有主角新凤霞的面孔,从未出现过赵丽蓉。 即使赵丽蓉有较强的实力,但是她从来没有怨言,也不会去争抢角色。 用她的搭档新凤霞的话来说就是:“从不挑角色、不搅戏、不抢戏、不嫉妒人。” 赵丽蓉觉得自己的艺术功底还需要磨炼,而且自己的文化知识浅薄,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于是便婉拒了那次邀请。

赵丽蓉 新凤霞把赵丽蓉“实力不够,还需要磨炼”的原话传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到后,连连点头称赞赵丽蓉谦虚好学,说谦虚使人进步。 后来新凤霞因为残疾和赵丽蓉在评剧的舞台上分别,但是40多年的姐妹情谊仍将两人的心连在一起,赵丽蓉经常去看望新凤霞,和老姐妹一起聊聊过去,解解闷。 再后来,1988年的时候,赵丽蓉也退休了,但是舞台上永远都会为她提供闪烁的灯光,观众们也永远爱看赵丽蓉老师的表演。 当时春晚导演张晓海筹拍《英雄母亲的一天》这部小品,青年编导石林特别强调,说一定要邀请赵丽蓉老师来演英雄母亲这个角色。

《英雄的母亲》剧照 由评剧转型而来的赵丽蓉,用一句话就把她的幽默和质朴传递出来,把赵大娘这个角色演绎到极致,很好的表现了一个生活淳朴的底层老百姓的形象,征服了观众。 赵丽蓉多年的舞台经验和幽默天赋,得以在春晚的舞台上展现,她在小品界也逐渐名声大振。 之后每年的春晚,大家都会期待有赵丽蓉老师的节目。 对于观众们来说,春晚要是没有赵丽蓉老师的节目,乐趣也许就会少一半。 赵丽蓉表演的小品个个都是经典,《如此包装》、《打工奇遇》、《妈妈的今天》、《吃饺子》、《追星族》、《功夫令》等等都深得观众们的喜爱,可以说百看不厌,值得回味。

赵丽蓉 赵丽蓉一共上过八次春晚,每一次春晚登台都给观众带去极大的欢乐,她的小品一次比一次惊喜,一次比一次深刻。 她的经典台词也成为了大众的口头禅:“司马缸砸光”、“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啊,听我跟你吹。” “点头yes,摇头no,来是come,去是go”,句句押韵接地气。 从探戈舞到rap,从学武术到唱英文歌,赵丽蓉老师虽然文化不高,但也非常聪明,多才又多艺。 所以即使在各种影视产品的挤压,以及观众对小品的品味提升的情况下,赵老太太的小品也总是推陈出新,包袱不断,仍然为大众所喜爱。

小品《如此包装》 关于赵丽蓉老师聪明这一说,李启文老师在访谈节目里说道:赵丽蓉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非常聪明。 他还回忆道,赵丽蓉为了表演好小品,专门去练毛笔字。 她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剧本也是基本靠别人给她念,但是演出经验非常丰富。 李启文第一次给赵丽蓉排戏是《急诊》。 开始李启文让大家拿着剧本回去,三天以后再回来对词,结果赵丽蓉没拿剧本,也没对上词。 当李启文问她原因的时候,她说:“你甭让我看剧本,你就告诉我谁说完了我说什么就完了”。 后来李启文一下子醒悟了。赵丽蓉老太太是戏曲界出身,戏曲界的传统教授方法是口传心授,而且戏曲界的动作都是程式化的,都有固定的名字。

赵丽蓉 所以李启文听了赵丽蓉的话,就给她念着对剧本。说了两遍,赵丽蓉就能全记住。李启文不得不感叹老太太的聪明劲儿。 对赵丽蓉老师的老同事进行采访的时候,她的同事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赵丽蓉在五十年代拍的《小二黑结婚》中,里面有一个三仙姑。 这个角色本来是一个非常低俗的人物,但是她把“三仙姑”演的非常非常的活跃,演出以后,全国有好几百个戏曲演员来学。 这是赵丽蓉同事对她的最大褒奖和尊重,对她艺术创意,艺术造诣的最大的表扬。 赵丽蓉的路子越走越宽,她在台上什么都能演,什么都会演,无论跟什么演员配合,她都能把他们托起来。

《过年》剧照 赵丽蓉63岁时,还凭《过年》中的母亲一角,连拿东京影后、百花奖影后。 赵丽蓉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奖,“突然就说我得奖,我说这什么事儿啊”但是赵丽蓉能得奖,绝对是有其原因的。 赵丽蓉对待艺术是非常讲究的。 跟赵丽蓉老师合作过的巩汉林回忆,赵丽蓉老师曾教给他,干这行的要讲究,不能将就。 讲究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可以流传的好东西,讲究出来的东西可能就是“快餐”。 每次作品出来的时候,赵丽蓉老师都会拿着剧本去求证邻居、同事还有家人。 她会问这些人觉得这个作品真不真,可不可信,有没有意思。她的作品就是她的艺术塑造,脚踏实地,源于生活。

看赵老师的表演,你就会觉得她是你的身边人。 赵老师经常讲:“我们不能够去让观众抬着头看,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在早年倪萍采访赵丽蓉老师的时候,倪萍问她是不是始终没有放下自己对于艺术和做人的要求。 赵丽蓉回答说,没错,就是这个理儿。“我就是用心,反正我对观众是真诚。” 不管自己是接了角色还是演小品,或者是唱一段歌儿,她都是拿出一颗真诚的心对观众。 “我得来的也是观众的,再有就是从生活中出发。” 演戏也好,做别的也好,她都以真实为本,把生活中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展现给大家。

倪萍采访赵丽蓉 赵丽蓉对待艺术的认真,给后生们树立了好榜样。 她用自己对待艺术的态度告诉后生: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要坚持这种工匠精神、原创态度。 自己的作品一定要是自己的,要是给别人一种好像在哪里见过的感觉,就算不得成功。 然而喜剧都是从苦中来的。喜剧天后赵丽蓉也有其生活上的苦。1999年的《老将要出马》是赵丽蓉老师生前最后一部小品。 但是观众们当时并不知道,赵丽蓉老师是忍着疾病的痛苦上台表演的。 在接到这个剧本的时候,赵丽蓉老师就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肺癌,而且到了晚期。

赵丽蓉 她为了能完成这个小品,选择了对家人隐瞒事实。在那段时间里,她不仅要在舞台上进行彩排表演,还要在亲人面前演得像个正常人。即使咳出了血,她也要继续彩排表演。 赵丽蓉在这部小品结束后,在医院接受治疗,治疗过程中,她还在惦记着观众们。 她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棒棒的,还能创作出好的作品给观众们看。但是岁月不饶人,赵丽蓉老师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知道自己是肺癌晚期了,赵丽蓉老师并不消极。她还主动给自己一针一线缝制了寿衣。 当病痛难忍的时候,赵丽蓉老师穿上自己的寿衣,恳求医生给自己一针“安乐死”。 2000年7月17日,赵丽蓉老师因肺癌与世长辞。

赵丽蓉葬礼 无数观众悲痛欲绝,追悼会上,数万名粉丝和生前好友齐聚八宝山,为这位带给大家无数欢笑的艺术家送行。 因为送别的人实在太多,来参加追悼会的倪萍,陈佩斯等人都没能进入现场。 “我就是一个老百姓,要平凡的来,平凡的走”。赵丽蓉老师虽然已逝,但我们对老艺术家的尊重永远只增不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