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阅兵仪式后,在公司内部对员工称“只要枪一响,就捐款5000万”。此话一出口,网上舆论就炸锅了。

对于张雪峰的这番言论,有人拍手叫好,说这是真爱国;有人冷嘲热讽,觉得他作秀;说实在的,争论这些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钱是他的,他想捐就让他捐去,这是他的私事,也是他的自由。但有另外一件事,咱不得不提一下:五年前那批听他建议填报土木专业的学生,如今过得怎么样?

在2020年时,张雪峰曾在视频中极力推荐高考时填报土木工程专业,说这个专业前途无量。结果呢?土木成了“天坑”,这个专业就业困难已经成了共识,毕业生就业不是低薪就是转行,找对口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如今5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年听了张雪峰话的孩子们,现在正是毕业找工作的年纪,却发现自己被堵在了一个死胡同里。

然而这5年间,张雪峰依靠着向学生与家长提供教育咨询,赚的盆满钵满,毫不夸张的说他的财富几乎都是来自于向他公司进行咨询的学生家长,尤其是高考志愿填报,张雪峰几乎就是“报志愿的教父”,说啥家长就信啥。

所以,与其讨论张雪峰到底会不会捐5000万,倒不如让张雪峰为那批被他“忽悠”的学生负责。

因为捐款是私事,但高考志愿填报是他的赚钱业务。学生和家长掏钱听他的建议,就是相信他比别人更懂行业,更懂未来。可如果到最后连基本的行业走势都没判断清楚,却还满嘴信誓旦旦地推荐,这不是坑害学生的未来吗?

有人可能会替张雪峰辩解,说就业难是整个行业的趋势,不能全赖一个人。没错,但关键是收了钱,就得对结果负责。如果家长不花钱,就算自己选错专业,也只能怪信息不对称;可现在,家长掏钱买的就是“专业性”。吃了这碗饭,就得担这份责,要不然还怎么能称得上是“填报志愿的专家”?

而且,土木就业困境,不是突然发生的,五年前就有苗头了。行业早就过了黄金时代,需求减少,供给过剩,毕业生的处境肉眼可见。可张雪峰当年依旧在鼓吹土木的光明前景,把一些家长和学生推了进去。这专业性到底在哪呢?

所以,张雪峰如果真想体现自己的“责任感”,不如从这5000万里抽出一部分,把钱用在补偿那些因为听信他建议而被耽误的学生身上。比如设个专项基金,帮他们转行再培训,或者资助他们考研考公,甚至直接给点经济补贴,弥补他们走弯路的损失。毕竟,这些人可是真正被他影响过的人。

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很多学生只有一次高考,也只有一次填报志愿的机会,一旦说错了,就可能毁掉一个孩子的未来。只有敢于承担对学生未来的责任,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担当,而不是像几十年前的煤老板那样,大手一挥填张支票,在精神层面寻找别人的认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