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维和胡琏

在国军诸多战将中,有两位不但极具特点,还个性相反的国军名将。

第一位是黄维,国共双方公认的“书呆子”,所谓“呆气”严重。以至于黄维在淮海战败被俘,送入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后,他在里面“研究永动机”这事,都成了历史经典名梗!

第二位是胡琏,淮海战役时,连毛主席他老人家都特别关注过他,送给他六个字的评价“狡如狐,猛如虎”,以此告诫手下战将:遇到胡琏后务必要小心,不可轻敌。

奈何即便如此重视了,却还是吃了胡琏的亏。比如在南麻战役结束后,上将许世友在给粟裕大将打电话汇报战况时,就曾怒不可遏的吼:“胡琏这只狡猾的狐狸……

许世友为何如此愤怒?因为在战前,他为了激励将士,在南麻到处张贴标语,比如“活捉狐狸”,还有“打碎吃掉11师这个硬胡桃”等,可惜华野9纵付出伤亡4600余人的代价,却还是让胡琏给逃了。

因此,国共双方对胡琏的评价,都是相当高的,普遍认为:胡琏拥有张灵甫的勇和智,却无张灵甫的骄横狂妄。有黄百韬对蒋忠心的同时,却更有敢于抗命的胆气!

不过历史好玩就好玩在,明明谁都知道,胡琏比黄维要厉害,但在淮海战役激战正酣时,蒋介石组建了第12兵团后,却出人意料的弃用胡琏,而是重用黄维——任命已离开一线作战部队多年的黄维,出任精锐的第12兵团司令,对阵咱的粟裕大将。

那么,蒋介石为何会出现了这种难以理解的操作呢?这就要从黄维报考黄埔军校时说起了……

二、第一次“呆气”爆发

黄维跟杜聿明一样,都是黄埔一期生。让人想不到的是,黄维能考黄埔军校,竟然是受方志敏的影响。那是黄维14岁时,考入了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这里认识了同乡学长方志敏。

由此黄维就成了方志敏的小迷弟一枚。毕业后,黄维回到家乡当上了国文教员,就在这一时期,他听闻孙中山先生要在广州开办黄埔军校。而且他的老大哥方志敏,此刻正在南昌也要报考。

这一下黄维高兴坏了,一杆子就跑到南昌,跟着方志敏一起通过初试。就在两人要一起去广州参加复试时,方志敏却告知黄维,自己有事去不了,“待我将这些事都忙完了之后,再去广州找你”。

当时黄维并不知道,方志敏已经入了党,如今他接到了任务,要求他去江西。就这样黄维自己到了广州,通过复试进入到了黄埔军校,并从此追随了蒋介石,跟方志敏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不得不说,黄维的确很有才干,很快就成了蒋介石手下,一线得力干将,统领兵马讨伐过孙传芳,后来还去围剿过方志敏所在的江西苏区——就在此刻,黄维的“呆气”第一次爆发了。

那是1934年底,黄埔一期生,任红10军军团长的刘畴西,遭遇到了另一位黄埔一期同学,俞济时的“围剿”,最终兵败被俘。当衣衫褴褛的刘畴西被带到后,俞济时竟冷漠挥挥手,就命人把刘畴西带走了。随后不久方志敏、刘畴西等英勇就义。

后来,当黄维得知此事后顿时大怒,指着俞济时就破口大骂:“那么冷,你也该叫人家吃顿好饭,穿件棉袄嘛!大家同学一场,你也太狠心了。

人,都已经被杀了,为何黄维还“呆气贯身”去大骂,非要得罪同僚呢?除了念及同学情之外,恐怕还因他的老大哥方志敏,也被一起杀害了!

那么既然如此,当时黄维为何没及时上下活动,甚至去找蒋介石求情,营救方志敏和刘畴西呢?

一则是,黄维地位还低。二则是,方志敏他们是被秘密杀害的。三则就只能说:方志敏也好,刘畴西也罢,不是陈赓,没有救过蒋介石的命。所以陈赓被捕后,黄埔老同学闻声而动,纷纷找蒋介石去求情。

无论怎样吧,黄维显然呆气太重,不圆滑,别管对敌还是对友都一个样。这虽难能可贵,却也意味着不如学弟,黄埔三期生王耀武那样吃得开。好在陈诚很欣赏黄维,先让他担任自己起家资本的,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军11师师长——18军的顶梁柱,后又担任18军军长。

胡琏同样也是这轨迹,先担任18军11师师长,然后是18军军长。故而黄维和胡琏都属于陈诚“土木系”的大将。从资历上看,显然黄维是老大哥,胡琏是小老弟。但从战绩和统兵能力上来言,胡琏又强过黄维一大截。

那么在淮海战役时,胡琏被舍弃,黄维反被重用,莫非是蒋介石也跟陈诚一样,欣赏黄维这股子呆气吗?才不是呢!说来说去,就是国军内部矛盾爆发的结果!

三、弃胡琏,用黄维

胡琏说过这样一句:“军队的任务在打胜仗……进退操之在我,绝不受国防部挟制!只要仗打胜了,即使违抗命令要砍头他也认了!

但问题是,若是陈诚是国防部的老大,他必会给胡琏点赞、置顶、转发,各种花样夸赞——毕竟胡琏是他土木系的爱将,胡琏有多出彩,陈诚就有多风光。

奈何当时国防部长却是白崇禧!这下可就麻烦了,对白崇禧来言,你胡琏这是几个意思啊?须知胡琏可不是仅说说而已,而是真敢抗命——这就是胡琏为啥“狡如狐” 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豫东战役时,白崇禧让胡琏率18军,死死咬住粟裕,一口气追击到底。但胡琏却选择性执行,以担心被共军反包围为由,就是给你打折扣,气得白崇禧直翻白眼。对国军的这种乱象,蒋介石非但不捋顺,反而还心疼起了“金元”。

据号称蒋介石私人“起居注”的《事略稿本》记载:情势不利之际,一般高级将领,往往乘机争权,挟“匪”要胁。如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者,且每月要求武汉市私筹一千万金元,由其个人支记应用,不令中央知之也,可痛。

因此在淮海战役时,以18军为班底组建第十二兵团时,无论怎么看都应是18军军长胡琏担任兵团司令。但白崇禧却说啥也不同意——我还担任着“华中剿总”,直接领导第12兵团呢。

蒋介石再心疼那“一千万金元”,也要给白崇禧面子。可让白崇禧自己来任命司令,蒋介石也不同意。就这样,陈诚出来了:这18军是我土木系的资本,我也有发言权,既然胡琏争议太大,那我建议:就让原十八军的老军长,黄维来担当司令吧!

就这样黄维稀里糊涂的,就出任了这第12兵团的司令!当消息传至18军后,许多将领都炸了窝。

须知黄维之所以被调离十八军军长宝座,就是因他在任上时,依旧呆气贯身,对手下各级将领吃空饷,贪腐是深恶痛绝,断了人家的财路。

黄维自然也知自己不受欢迎,于是到任后,为了安抚军心曾多次表示:“我最多干六个月,完成校长和陈老师交付的任务后,就保荐胡琏当司令官,继续回去当老师去。”

结果谁也没想到,淮海战役结束后,黄维却进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研究永动机去了,当然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