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了,我的50000个客户、5000名员工、503个孩子怎么办?”

看到米恩华每天奔波劳累,家人都劝说他停下脚步放松一下,但米恩华却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对于“米恩华”这个名字,很多人感到陌生。

白手起家的他,一手打造起集商贸、畜牧业、地产业于一身的华凌集团。虽然曾多次登上胡润富豪榜,但其为人却异常低调。

更鲜为人知的是,米恩华有505个孩子。中国富豪有很多,但有几百个孩子的富豪,仅米恩华一人。

这位草根儿出身的优秀企业家,始终活在自己的人生节奏里,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而503个娃一个爹的故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米恩华是山东泰安人,父母都是当地的农民,家境十分贫困。

1958年,米恩华的出生,虽然为这个贫困的家庭增添了几分欢乐,但困窘的生活却一直没有改变。

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只得带着一家人背井离乡,来到了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新疆乌鲁木齐讨生活。

那一年,米恩华只有4岁。

原以为来到新疆,贫困的生活会有所改善,但后来才发现,这里也仅能维持温饱,一家人仍旧忍受着贫穷的煎熬。

初中还没毕业的米恩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

没有文化,年纪尚小的米恩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建筑工地干些杂活,或者到山上去采石头、搬砖块。

虽然每天累个半死,却根本赚不了几个钱。有时为了能多赚点儿钱,他一天要打三份工,可即便如此,也只能勉强养活自己。

在十几岁的年纪里,米恩华就早早品尝了生活的艰辛,而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8年。

直到米恩华22岁时,在亲属的帮助下,才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来到乌鲁木齐城管办,成为一名市场管理员。

市场管理员的工作难免要与商贩打交道,渐渐地,米恩华与商贩们熟络起来。

在聊天中,米恩华意外得知,商贩们看似不起眼的小买卖,一个月下来,竟然比他一个正式工人的工资还要多。

米恩华在得知这一真相后,不再满足于自己当前的工作。他的心开始蠢蠢欲动,渐渐有了下海经商的念头。

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家里人纷纷指责他:好好的工作不要,为什么还要出去折腾?

家人的劝阻并没有让他回心转意,心意已决的米恩华,毅然辞去了铁饭碗,开始踏上创业之路。

那是1988年,米恩华已经30岁了。

没有创业资金,父亲怕儿子着急上火,默默拿出家里仅有的700元钱,塞到米恩华手里。随后,米恩华又借遍亲朋好友,总算凑足了1万元钱。

起初,米恩华只是在街边摆地摊,他卖过衣服、鞋、玩具等,每天筋疲力尽回到家里,也只能赚些小钱。

吃苦不算什么,最让米恩华苦恼的是,那时的乌鲁木齐正处在市场比较混乱的状态,小商贩们找不到固定的摊位,还要和城管们斗智斗勇。

为了防止被城管抓住,米恩华不得不与城管展开“游击战。“

可就算如此忙乱的拼搏,除去日常开销,一家人的日子依然捉襟见肘。如何才能改变现状呢?这成了米恩华每天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

他一边摆摊,一边四处寻找机会。而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拼尽全力生活的人。

很快,米恩华等来了这一天。

米恩华路过一个闲置的电影院时,发现这里地处黄金地段,客流量也很大。

多年来从事市场管理员的米恩华,早已练就一双慧眼,他觉得,如果把这里改造成商品市场一定能稳赚。

米恩华先是找到管理部门,与他们协调,以一年8万元的高价租下电影院,并打造成一个2000平方米的市场,命名为“红十月市场”。

“红十月市场”为零散的小商贩提供了正规的场所,让大家以后做生意再也不必东躲西藏,商贩们兴奋之余争先报名。

市场开业那天,200个摊位转眼间被抢购一空。

令人惊喜的是,到了年底,市场足足盈利8万元。这个数目,比当时公职人员的年平均工资还要高出几十倍。

这一次,米恩华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随后,他开始不断拓宽领域,华凌汽车修理厂、华凌餐厅等项目相继问世。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米恩华准备对红十月市场改造扩建时,一纸文件粉碎了他的扩建梦。

1992年,政府要对乌鲁木齐进行整体规划,而红十月市场也在规划范围之内。

米恩华虽心有不舍,但还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不但在10天内将所有摊位搬到新址——华凌市场,并且没要政府一分补偿款。

迁到新址后,新市场的商户不减反增,生意节节高升,仅租金就收了600多万元,商户成交量也超过亿元。

可好景不长,华凌市场刚刚经营2年,再次被通知搬迁。

当米恩华看到政府为他提供的场地时,顿时心凉了半截。原来场地附近有两条臭水沟,在臭味熏天的场所建市场,这能行吗?

不过这里有几条主干道,车辆川流不息,米恩华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再一次捕捉到了商机。

他认为,便捷的交通环境,才是商业贸易的最佳条件。

就在米恩华兴师动众准备搬迁时,却发现当地的老百姓为了多得到一些动迁款,早已在原来的空地栽种上树苗,但米恩华并没有计较,而是独自承担了所有费用。

新址迁完,商户不来怎么办?米恩华为此辗转反侧、夜不成寐。

最后,米恩华公开承诺,对租户免租8个月,且3年内不涨租金。这一利好消息很快在商户间传播开来,最后所有的商户都留了下来。

新华凌市场生意越来越红火,六年后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市场之一,其租金更是达到8000万元

两次突如其来的搬迁,不但没有影响米恩华的生意,反倒使市场越做越大,令很多同行都敬佩不已,米恩华也因此获得“市场魔术师”的称号。

目前华凌集团旗下的批发市场,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商户多达28000多家。

2004年,米恩华又以13.14亿元收购濒临倒闭的德隆集团,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后,将企业改造成新疆首家集饲料、养殖、蛋奶、等综合性的畜牧产业链。

不仅如此,米恩华还带领他的华凌集团一步步走出了国门。

2007年,米恩华的木材厂开到了格鲁吉亚,并获得当地多个金属矿的开发权。

2012年,米恩华又收购了格鲁吉亚BASIS银行的股份,成为第一个收购海外银行的民营企业家。

如今,米恩华以250亿元的身价位居《胡润全球富豪榜》第863名,个人财富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亿元,全球排名上升37位。

米恩华在新疆乌鲁木齐缔造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可身为亿万富翁,他的生活却十分简朴。

平时,米恩华和员工们一起在食堂吃工作餐,这么多年,一直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内工作。

为此,很多人觉得米恩华就是一位抠门老总,甚至有人戏称他为“铁公鸡”。

直到米恩华被中华慈善总工会评为“百位慈善人物”,他和503个孩子的故事才被大家所知晓。

当年,政府将于田县指定为华凌集团的帮扶对象,米恩华准备拿出100万元在当地建一所小学,让孩子们接受教育。

当见到孩子们的那一刻,这位山东大汉瞬间红了眼眶。

这些孩子一个个衣衫褴褛,他们呆呆地看着米恩华,眼神中流露着无助和茫然的神情。

更让米恩华震惊的是,有些孩子已经18岁了,竟然一个字都不认识,也就是从那时起,米恩华心中又有了新的计划。

“与其给他们钱,不如给他们温暖的生活和好的教育。让他们自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想为别人撑起一把伞。

当年,米恩华因为家庭原因没有机会读书,他不想让这样的遗憾在孩子们身上重现。

米恩华深深懂得,单纯为孩子们捐款捐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要培养孩子生存的技能,让他们掌握立足社会的本领。

于是米恩华将孩子一个个接到家中,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米恩华的妻子杨小玲干脆辞去会计工作,专职照顾他们,只希望让孩子们在这里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后来家里居住环境紧张,米恩华又斥资几千万为孩子们修建学校,福利院等。

他不但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还专门请老师教孩子们学习汉语,并不断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对于这些孩子,米恩华还制定了10年发展规划:

成绩好的孩子,米恩华就鼓励他们去深造,而那些成绩差一些的,就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并许下承诺:只要他们愿意,可以在华凌公司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

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米恩华共抚养了503个孩子,他家的户口本足有1米多高。

有人说,米恩华的这一善举都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可低调的他却从未对外宣扬。

在米恩华的努力下,这些孩子健康成长并陆续完成学业,还有不少孩子已经走入了社会。

他们牢记“米爸爸”的教诲,踏踏实实工作和生活,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看到孩子们都长成了有用之材,米恩华感到很欣慰、很幸福。

米恩华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有爱心的慈善家。

草根出身的米恩华,以惊人的才能,将一个小小的批发市场,发展成横跨商贸、畜牧、地产、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商业集团,他本人更是登上了财富榜,跻身超级富豪行列。

难得的是,这位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企业家,并没有沉溺在物欲的追逐中。

他将悲天悯人的目光,投向了那些亟需得到帮助的贫困家庭和贫困儿童,用自己的善举善行,温暖了503个孩子稚嫩的心灵,更为他们托起一个美好的未来。

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并不是拥有多少资产,而是他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付出了多少爱和温暖。

米恩华正是用低调真诚的善心,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人生传奇,这才是一位优秀企业家的本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