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跃进

■刘俊磊

“俊磊,今年实弹射击我们更换新战法,又打出了满堂彩!”听着电话那头李班长爽朗的笑声,我的思绪不禁飘回了我们初识的那天。

李先进,陆军某旅二级军士长,荣立三等功五次。

第一次见到李班长,是在兄弟单位的新型检测车上。当时,我配属到防空营参加实弹射击演练。为了深入了解防空兵知识,我找到了营里经验最丰富的老班长——二级军士长李先进。

见到他时,他正为几名导弹技师讲解新型检测车某部件的功效。说实话,和我想象中的“老学究”形象相比,李班长要年轻许多,而且很爱笑,很健谈。

了解到我的来意后,李班长很高兴,邀请我参加他的教学训练。作为旅队防空兵专业的首席教练员,此次实弹射击任务,他大胆举荐大量的新射手参加。“没打怎么会有经验,怕出错怎么能成长!”面对部分教练员的担忧,他的话铿锵有力。

训练时,李班长要求实弹射击小组成员从基本功练起:练肩功,肩扛导弹对着军容镜定型,一扛就是1个多小时;练眼功,白天对着强光不眨眼,晚上站在户外数星星,扛着发射筒捕捉信号弹;练腰功,在腰间捆上砖块,在急速行驶的车上进行腰肩平衡练习……

几天下来,即便是体验训练,都让我有些吃不消。李班长却笑着说:“这只是实操训练,在我这里,光会打可不行,你还得弄懂为什么打、怎么去打。”说完,他和我讲起自己第一次实弹射击时的经历。

多年前,单位首次列装某型防空导弹,当时训练成绩最好的李先进无疑成为首选射手。然而,在实弹射击当天,首发失败。对于信心满满的李先进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明白,光会操作还远远不够,要想万无一失,就得弄懂它、吃透它。

于是,李先进沉下心来,开始研究导弹的原理、结构。幸好有军队院校的教员在单位指导教学,趁这个机会,他缠着教员学习请教,常常废寝忘食。教员被他的好学精神打动,返回学校之前,把电话号码留给了李先进。

后来的日子,李先进白天去训练场进行实操,晚上在学习室研究教材。每当遇到不懂的,他就会做好标记,然后找时间咨询教员。

就这样,李先进的笔记本一天天厚实起来。他不仅对导弹发射操作愈发精通,更熟练掌握了导弹的检测和维修方法。在之后的实弹射击中,李先进自创肌肉记忆法、目标区域搜索法、顶指顺拉启动法等。在那年的国际军事比赛中,他更是独立解决了导弹因飞行环境温度过高而脱靶的问题。最后,中国参赛组一举夺魁。

听完李班长的故事,我感慨道:“现在条件好了,学知识学技能也便捷多了。”“是呀,正是因为条件好了,所以更要争先跃进,走在最前列。”我清楚地记得李班长眼中对胜利的渴望。

“李班长,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去向您请教学习。”思绪飘回现实,我笑着对李班长说。听到他说正在研究新课题后,我心头一热——他还是这样,永远争在训练之先,争在打仗之先。

(本文刊于2024年3月26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封图来源:解放军报)

编辑:苏培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