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在戈壁勾勒“蓝色海洋” 青海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见闻
102
0
相关文章
近七日浏览最多
中新网青海大柴旦5月1日电 题:在戈壁勾勒“蓝色海洋”青海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见闻
作者 张添福 陈宗淇
在寸草不生的戈壁荒原,如何用143万片光伏板,从“零”勾勒出一片巨大的“蓝色海洋”?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驱车赶赴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走进国家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重点项目——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建设一线。
图为工作人员研究施工进度。张添福摄
在戈壁荒原从“零”建设大型风光同场基地
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是大型风光同场基地项目,包含30万千瓦风电工程和70万千瓦光伏工程。
从青海省会西宁市驱车约600公里,抵达上述项目建设地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这里便是无尽的戈壁荒原。
上述项目海拔在2760米至3130米之间。国家能源集团海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对外介绍,该项目是中国国内在建海拔最高、容量最大的风光储互补项目。
虽拥有成熟的新能源项目建设经验,但在戈壁荒原建设如此规模的大型风光同场基地,却绝非易事。
没水、没电、没网——国家能源集团海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专责孙开山坦言,项目建设初期,就得在戈壁荒原上从“零”起步。
图为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测量数据。张添福摄
“水是很宝贵的,无法就地打井,只能从近百公里外的城镇拉水,”孙开山苦笑道,“一吨水如果起初值5元,运到这里,每吨水的成本大概就能达到50元。”
而相比生活用水,施工所需的淡水量亦是很庞大的数字,“但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只能从那么远的地方,一车一车拉淡水,坚决不能用咸水浇筑混凝土。”
采访当日,风沙漫天。孙开山说,“虽然这边基本一天一场沙尘暴,甚至早上穿棉衣、中午穿短袖,但我们还是坚持按照既定建设规划进行建设,希望把这个项目打造成为青海新能源领域的项目标杆。”
143万片光伏板勾勒“蓝色海洋”
“过了‘五一’,我们的项目进度就将加快,那时,项目现场一星期一个样,今年年底计划全容量投产。”孙开山向记者介绍。
该项目70万千瓦光伏工程,规划在总面积19016.20亩的土地上,搭建143万片光伏板。
为此,国家能源集团海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计划将143万片光伏板,分为108个方阵。届时,这处戈壁荒原上,将建起一座蔚为壮观的光伏“蓝色海洋”,并成为G315国道边的一处打卡点。
图为项目施工现场机械打桩孔。张添福摄
而近50万个桩孔,则是支撑起这座光伏“蓝色海洋”的根基。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操作机械,很快就能完成一个深约1.85米的桩孔。
“每一个桩孔都经过测量、定点后才动土。打完桩孔后,还要经过人工的复点,”现场负责复点工作的施工人员孔学康介绍,“一个桩孔通常要复点检查两遍。”
手持测量仪器,孔学康和同伴每人每天测量大约1800个桩孔,“我们的工作不仅要测量孔的深度,还要测量孔的倾斜度。只有这些要求都达标,才能进行下一步浇桩、组装等工作。”
“五一假期到了,但为了定时完成工期,我和工友们都商量好,要一口气干完这些活,再回家和家人团聚。”孔学康说。
据悉,加上储能后,该项目在运行期25年内的总上网电量为5467817万千瓦时,平均年上网发电量为218713万千瓦时。那时,源自这里的绿色电能,将照亮更多地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