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邦海正式出任西安银行党委书记,只待履行相关程序并报监管核准便可成为董事长,掌舵西安银行的当口,西安银行也披露了2023年的经营业绩。

4月29日晚,西安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西安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2.05亿元、归母净利润24.62亿元,各自同比增加了9.7%、1.56%。这是一份难言优秀的财报,实际上该行的税前利润同比减少3.21%至23.96亿元,得益于所得税支出为-0,69亿元,净利润才勉强实现正增长。

纵观2023年,西安银行成了A股规模最小的上市银行,无论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都弱于兰州银行、贵阳银行、重庆银行和成都银行。

在经营业绩表现疲软的同时,2023年西安银行对投资者的分红也大幅减少。根据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西安银行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0.56元(含税),合计分配2.49亿元(含税)的现金股利。相比2021年的28.04亿元和2022年的24.62亿元的现金分红,此次分红方案的计划金额大幅减少,梁邦海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称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内源性资本补充储备,确保资本充足水平达标且能更好应对外部风险的非预期波动。

只不过,从资本充足水平和盈利水平来看,西安银行近两年的内生性增长动能明显不足。叠加资产质量下滑、揽储能力趋弱、规模增速放缓等多重经营问题,新掌门梁邦海面临的挑战还不少。

揽储能力趋弱,净息差持续收窄

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因为投资收益的大增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转亏为盈,作为营收主体的利息净收入则只有53.08亿元,同比减少了3.6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同比减少31.97%至2.77亿元。

利息净收入下降的背后,是该行付息负债成本的大幅增加,2023年该行付息负债的利息支出为100.75亿元,同比增长了20.48%。具体来看,2023年该行成本率出现上升的主要是个人存款、同业和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放款项,其中个人存款的平均利率从3.18%上升到3.28%,同业和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放款项的平均利率则从1.73%上升到2.08%。

2023年,西安银行的存款增速为5.17%,略低于总负债6.55%的增速。值得注意的是,该行的存款项目中,只有个人定期存款在2023年出现增长,截至年末的个人定存余额为1427.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18.56%,在总存款中的占比提升至47.16%。反之,公司定期存款、公司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的余额较上年末都出现了负增长,结合2023年只有个人存款成本率出现上升,可以推断西安银行的揽储能力正在快速减弱,只能通过提高个人存款利率以及加大个人定存揽储力度,以维持整体存款规模增长。

而在整个负债表中,增速较高的两个负债项目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分别增长了169.14%、27.22%,这两个项目在西安银行的生息资产表中都被归纳到“同业和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放款项”中。而同业和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放款项的平均利率在2023年增加了35个基点,是该行计息负债中利率上升最多的一个项目。可见西安银行高息揽储的同时,也投入了较大的资金成本吸纳同业负债,弥补存款增长放缓导致的资金来源缺口。

负债增长的放缓,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西安银行的资产投放力度。截至2023年末,西安银行的总资产为4322.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资产规模增速与负债规模增速相当。而在2022年,该行的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增速还分别高达17.34%、18.33%,2021年和2020年也都保持着两位数的资产负债规模增幅。

另一边,西安银行的息差收窄趋势还在延续。2020年时,该行的净息差还高达2.16%,此后三年不断下跌,2023年就下跌到1.37%。且这一跌势还没有止住,2024年一季报显示,今年1季度该行的净息差为1.21%,净利差更是只有1.09%了。一面是净息差不断下滑,一面是风险资产扩张放缓,最终导致西安银行的经营业绩呈现出难以掩盖的疲态。

不良率上升,金投资产质量也下行

业绩承压的同时,西安银行的资产质量也面临考验。2023年,西安银行加大了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力度,计提了27.42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30.63%。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大头是贷款减值损失和金融投资减值损失,其中,贷款减值损失计提了16.96亿元,同比减少了13.91%,占信用减值损失的61.85%。减值损失计提的减少或许是出于对利润端指标数据的考量,并不意味着资产质量的优化,实际上,截至2023年末,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35%,较2022年末还增加了10个基点。此外,关注类贷款占比也大幅增加,2023年末的关注类贷款率为4.37%,较上年末增加了194个基点。不良率和关注率上行的同时,西安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持续下跌,2023年末降至197.07%,较上年末下降了 4.56 个百分点。

对于不良率和不良贷款余额的双增,西安银行在年报中的解释是“受部分房地产客户和零售业务风险等方面的影响”。房地产业是西安银行的第四大贷款行业,截至2023年末的贷款余额为102.17亿元,相比上年末增加了10.83%,增速大于整体贷款增速,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从4.86%提升至5.03%。

尽管西安银行并未披露房地产业贷款的不良率,但也表示部分房地产客户等的影响导致不良率上升,可见该行的房地产业信贷质量不算好。在此情境下,西安银行依然加大了地产信贷的投放,一定程度上也埋下了信贷风险。截至今年1季度末,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上升至1.43%。

另一边,2023年西安银行的金融投资减值损失计提为10.54亿元,同比增加了901.06%,占总计提的38.43%。金融投资是西安银行仅次于贷款资产规模的第二大资产,截至2023年末,该行的金融投资资产余额为1761.29亿元,相比上年末缩减了1.98%。

但截至2023年末,西安银行纳入第三阶段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净额”为15.71亿元,相比2022年末增加了115.5%;纳入第二阶段的净额为11.53亿元,相比2022年末也增加了29.99%。第二、第三阶段金融投资净额的增加,反映出西安银行的投资资产质量出现明显下滑。

多项经营指标的疲态,是西安银行内部管理问题在业绩端的显性映照,近年来,西安银行频繁出现领导层职位空缺、超期任职的现象。

财报发布的当天,西安银行董事会秘书石小云因工作调整,向该行提交了辞职报告。石小云自2016年8月起便担任该行董事会秘书,已连任超7年,此次辞职极有可能就是因为“7年轮岗监管红线”,因为就在石小云辞职前几天,西安银行还因为两位现任独董超期服役且继续领薪被出具监管函。此外,该行副行长黄长松、张成喆、狄浩,以及前任董事长郭军等都存在超期服役可能,加上该行监事长一职半年多仍未“补缺”,种种情况都反映出西安银行或面临高层管理“缺人”的尴尬境遇。

领导层的不完善,对西安银行的战略执行也会造成一定拖累,在面临较大业绩压力的当下,西安银行如何尽快完善新领导班子,在新董事长的带领下走出经营困境,修复业绩呢?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