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对德、法两国及欧洲来说,中国新一届政府组成后国务院总理李强的首次出访,不仅是“传承友谊之旅、深化合作之旅”,也是落实中国最高领导人关于推动中欧关系发展主张的一次重要访问,还为他们排除内外干扰来整理、捋清复杂而纠结的对华思路提供了难得契机,欧洲不应该错过了。
需要强调的是,这并非中国对欧洲发起所谓的“魅力攻势”,中国也从没有把欧洲当作“西方的软肋”而加以利用,这样的说法其实是欧洲一些人的自我物化和矮化。简单地说,中方最真实最朴素的心理是,真的不愿意看到一个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外人的挑拨下,以及内部非理性情绪的推动下,从互利共赢向着双输的方向走。为避免这样的局面,中方愿做最大程度的努力。
李强乘包机抵达柏林 图源:新华社
6月18日晚抵达柏林后,李强总理接连会见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与德国工商界座谈、同德国总理朔尔茨共同主持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等等,接下来还将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中国总理面对面地传递中方的善意和诚意,阐释中方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立场,获得了积极效果。
这种效果最直接的体现是,欧洲舆论对华务实理性的声音至少在短时间内变多了,工商界人士表现得尤其热切。朔尔茨总理20日表示,德国拒绝一切形式的“脱钩”,“去风险化”不是“去中国化”。据报道,两国在先进制造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签署了10多个合作协议,还就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技术和产业合作达成共识。这些信息都增强了人们的信心:中欧关系和双方务实合作仍然大有可为。
毋庸讳言,中欧之间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是客观存在的,有些是老问题,也有些是新问题,最大的障碍无疑是政治和意识形态层面的,有些反华势力恐怕不撞几次南墙是不会回头的。我们尽到最大努力,但也要对当前及未来的中欧关系复杂性和曲折性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两天,欧洲反华力量也绷紧了弦,既大力制造杂音,还伺机而动地找茬。
说实话,许多欧洲国家的政府官员都很怕这个,如果被扣上“对华软弱”的帽子,在政治上就可能陷入被动,因此他们往往在维护国家利益和迎合民粹情绪之间选择了后者,或者不得不有所妥协,这无疑会给中欧关系造成不必要的困难。欧洲要实现战略自主、中欧关系要健康发展,需要真正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去克服、超越这种困局。
从理论上讲,误解误判和错误认知大多都可以通过加强沟通和交流来化解,中欧关系也是这样。这次李强总理访欧,我们感受到了中欧双方对沟通交流的强烈意愿,这很重要,是相向而行的基础。李强总理说,“最大的风险是不合作,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不发展”,这句肺腑之言在欧洲受到很多关注。明白人都听得出来,这是针对欧洲热议的“去风险化”以及泛安全化倾向说的,集中表达了中方对发展中欧关系的立场和态度。
看上去,欧洲现在最纠结的倒不是要不要跟中国合作,而是把合作摆在什么位置。但事实上,一旦互利合作让位于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必然会对合作环境造成根本性破坏。最后的结果势必是,政治对抗、安全困境和恶性竞争,合作面会被极大压缩,无论你想不想。这将是令人十分痛心的。欧洲需要从这个高度,去解决“去风险”的认识论问题,警惕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进而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
中国在变化,欧洲在变化,中欧关系也在变化,变化是绝对的,这没什么可怕的。中欧关系不是要回到过去,也不可能回到过去,而是要往前走。往前走就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不断驾驭变化,而要驾驭变化的秘诀在于,那些让双方合作稳定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则要保持不变,比如说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平等相待的这些原则是不能变的。只要这些不变,中欧关系的未来就值得期待。
延伸阅读:
最大的风险是不合作,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不发展。
“中美关系 和合为贵”,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以后,新华社发布的一则短讯之标题。通篇稿子不长,主要写到会见现场桌中央盛开的荷花十分引人注目。
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图:新华社
“当下正是荷花盛开时节,‘荷’与‘和’‘合’谐音,我们期待中美两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新华社如此表述,不知返回美国的布林肯是否在飞机上就看到了。
事实上,6月19日中国外交有两件事引起世界关注——
其一,自然是布林肯访华,与中国高层见面;
其二,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出访欧洲。
1
单看李强总理德国行,在当地时间6月19日会见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的时候说的一番话,真是中方的肺腑之言——
中德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基础扎实,发展动力强劲。
我们对中德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
中方一贯支持开放合作,认为最大的风险是不合作,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不发展。
中方愿同德方一道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为全球稳定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中国发展是对世界的积极贡献,是各国的重要机遇。
当地时间6月19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柏林总统府会见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 图:新华社
如果东西方各个国家之间不合作,亦即此前一些人所说的“脱钩断链”成为现实,则世界会怎样?特别是对自身的体量并不是特别大的经济体来说,情况会变得有多糟糕?
如果不发展,会不会动荡?身在欧洲的德国,视野所及,应该看得比较清楚!当然,德国算是一个体量足够大的经济体,该发挥自身优势协同欧洲各国发展。
中国领导人访问德国,送去的是推动中德关系新发展,携手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思路,之后的法国行,也同样如此。总体上说,中国希望与欧洲加强合作。
感觉施泰因迈尔的回复是比较积极的——
德国愿做中国可信任的合作伙伴,
共同维护贸易自由化,
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
看来表态很清晰。施泰因迈尔还说:“德方反对脱钩,反对任何形式的阵营对抗,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共同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努力。”可见,中德之间目前的共同点不少。
2
当地时间6月19日,李强同德国工商界代表座谈交流。西门子、大众、奔驰、宝马、舍弗勒、巴斯夫、科思创、瓦克化学、默克、思爱普、安联等德国企业负责人出席。
这不免让人想起去年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时,德国工商界随之而来的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其实,在布林肯访华前,美国工商界诸如马斯克、比尔·盖茨等等访华,不也正说明中德、中美关系中,都存在经贸合作这一重要因素吗?
当地时间6月19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柏林同德国工商界代表座谈交流 图:新华社
“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中国最高领导人对布林肯所说,今天成了世界上不少媒体所关注、报道的重要内容。想来,德国方面也注意到了这些内容。
还需注意,在布林肯结束访问离开中国之际,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通了电话。
秦刚当然提到了今天(6月20日)李强总理将于德国总理朔尔茨共同主持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以及中德之前是合作而不是对抗等事。贝尔伯克也提到德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及与中国的种种合作。
今年5月9日,秦刚访欧期间与贝尔伯克共同出席记者会
可以看到,自中德两国各自新一届政府组成以来,两国外长经历过几轮交流,肯定为今日之首次全面对接打好了基础。而在布林肯访华结束时,两国外长这一通电话,也一定为未来合作在打基础。
3
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这一点,在当地时间6月19日开幕的第54届巴黎航展上有不少体现!
中国航空工业亮相暌违四年巴黎航展
譬如暌违四年巴黎航展的中国航空工业公司,其“20家族”“鲲龙”AG600、“翼龙”-X无人机等多项展品首次亮相,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比起这些来,中国商飞的展台前,不仅有C919、ARJ21两款已经投入使用的产品之1-20模型展出,更有一款宽体客机模型令人浮想联翩。甚至有媒体认为,中国商飞有可能与空客有宽体客机方面的合作意向。
值得注意的是,空客本身由欧洲国家联合研发生产销售,法国和德国是其中重要参与者。
李强总理此次出访法、德,会谈到哪些商业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反正,当中国正值荷花开放的季节的时候,同在北半球的欧美国家也正值荷花开放的季节。希望合作,能够令荷香香远益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