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贾永标 实习生 李雯雯 文 朱哲 摄影 博鳌报道】3月27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世界经济展望”分论坛在BFA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今年年会一共设置了“4+1”个板块议题,即“世界经济”“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国际合作”以及“共迎挑战”板块。旨在从不同领域入手,深入分析当前亚洲与世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世界发展中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

《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白俄罗斯经济部第一副部长安德烈·卡尔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人工智能:现代方法》作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斯图尔特·罗素以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副院长傅梦孜作为讨论嘉宾出席活动。

发展现状:整体趋缓、东快西慢

“我观察了近40年来的全球经济增长,整体是趋缓的,从6%上下、5%上下到4%上下,现在进入了3%上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副院长傅梦孜说。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的增长率为3.1%,而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的增长率为4.5%左右,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徘徊在低增长的环境中。

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主要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放慢。据了解,发达国家过去长期的年均增长率是3%,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美国今年的增长速度是2.1%,欧盟国家的经济增长是0.9%,低了2/3,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是0.7%,低了3/4。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对于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下滑具有重要影响。

“世界经济更重要的不仅是经济增长,还有贸易的增长速度。”林毅夫说,2008年之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在4.5%左右,贸易增长速度在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以上,而危机之后,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西方发达国家贸易增长速度放慢导致进口需求减少,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就会出现产能过剩、民营经济投资减少、就业机会减少等一系列连续性的经济问题,最终会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副院长傅梦孜还指出,目前的全球经济正在进入扁平的渐冷的增长阶段,但全球经济增长东快西慢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并且在进一步增强。傅梦孜说:“我看了这三年各大经济组织的数据,普遍是趋于扁平化的,算不上太好,但是也不算坏。”但是在此情况下,亚洲还调高了增长率,从预测的4.1%、4.2%,现在调到了4.7%。亚洲占了全球贸易的53%、全球产值的37%,其中中国占了28%。傅梦孜认为,亚洲经济板块的比重明显上升,中国5.3%的增长率是一个重要的引擎。

根本方向:共担责任、共迎挑战

2024年,面对全球、亚洲和新兴市场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中存在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挑战?

从国家层面来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认为,国家内部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货币财政政策组合。货币政策依然要应对通胀,决策者应该依据各国的实际情况作出加息或其他的相应举措。

白俄罗斯经济部第一副部长安德烈·卡尔通认为,寻找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应该要加速产业改革和转型。比如投资教育和人力资本,大力发展数字化经济、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生产力,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资本市场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认为,资本市场要从融资市场转向投资市场。“这个市场不是融资的市场,本质上是财富管理的市场、是投资的市场,是投资者为本的市场,不是融资者为本的市场。”

吴晓求表示,寻求理念转变一定要推动制度改革。在入口方面要严格把控,让真正有成长性、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的主体。除此之外,要逐步完善交易、检测等相关制度。要想办法让上市公司为社会创造相应的财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最后,要实现入口和出口的均衡,对无价值的企业鼓励主动退市,加快退市的速度和效率。

从世界层面来说,傅梦孜认为,目前开放、包容、合作的外部环境正在变化,地缘政治的冲突、大国战略竞争撕裂了原来统一的市场、统一的生产布局和价值链布局。小圈子是基于意识形态和安全形成的,而不是基于市场和节约效率,这对于全球经济增长而言是负面因素。

正如今年年会的主题“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所说的这样,当前全球面临的难题纷繁复杂,只有国际社会共同迎接挑战,共同肩负责任,切实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世界继续走上和平与繁荣的轨道。

前景展望:转型发展、未来可期

这场分论坛名为“世界经济展望”,但中国经济话题吸引了更多关注。“谈世界经济不能不谈中国经济。”林毅夫说。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林毅夫认为,如果在新经济上有人才和市场优势,有产业配套的优势,把它利用起来进行技术创新,或者在传统产业上有追赶的优势,利用当地的资源要素优势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这样的生产力就是新质生产力。

当前,AI等自动化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热潮。《限制办法》中讲到,2030年后AI、低碳等行业将达到9万亿美元的产值,而中国可能占到世界产值的20%多,还有低碳经济、绿色、人工智能、新材料等。

目前中国正处在企业的转型升级阶段。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到中国投资的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而当前,中国达到了人均GDP13000美元,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未来还将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必然要转移到海外工资水平比较低的地方。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型的转变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表现,也是必然趋势。

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斯图尔特·罗素也提出,AI不是万灵药。他认为,AI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只是体现在有限的几个行业里,并不具有普遍性。并且,如果未来自动化能够完全替代人工,则会造成就业机会缺失等新的问题。

对于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傅梦孜表示,地缘政治的冲突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大国的战略竞争可能也很难停止,但是向往自由贸易是基本方向,正如一江春水向东流。虽然目前遭遇了一些挫折,但是世界经济向前的整体趋势不会改变。

另一方面,吉塔·戈皮纳特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复苏以及印度的强劲增长,亚洲未来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我们希望各国政府坚持开放包容普惠合作的理念,希望亚洲做开放的领头羊,而不是封闭的,我们要做推动者,不要做倒退者,我们要合作,不要分裂。”傅梦孜说。

见习编辑:李文玉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