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贸的新闻最近火了。

虽然海关还未披露相关数据,但新年过后发布的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显示,该指数已经跌至三位数了。从其他数据上看,春节后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显著提升,1月至2月中旬增幅达13.7%。看似取得了开门红,但空箱回流及堆积加剧表明我国出口下滑趋势仍未结束。作为我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深圳港口,目前的空箱率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集装箱的堆放已经有六七层高。

另据财新网报道,2月份全国集装箱空置量达到了500万标准箱,是疫情前同期的两倍,预计很多造箱厂将陆续关闭。按理说,疫情这几年,由于我们的供应链优势,海运行业需求大增,所以集装箱生产商挣了个盆满钵满,很多出口企业都是“一箱难求”。今年需求从高位一下回归到正常水平,导致空箱堆积也属正常。

但是主做内地转口贸易的香港出口数据下滑,却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今年的外贸形势无疑会更加艰难。香港1月出口的跌幅较去年12月的糟糕表现继续扩大,同比降幅达36.7%,为自1953年9月以来最大的下降。

外贸对于中国经济有多重要?

按照“三驾马车”理论,稳定的经济增长要求消费、投资、出口这“三架马车”得形成协调的比例关系。由于种种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而消费、出口比重偏低。但是,如果我们将进出口按照BEC标准进行拆分为资本品(Mi)、消费品(Mc)以及中间品(Mm)三项,并对国民收入恒等式进行重组,进而用于测算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

计算结果表明,自2001年加入WTO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外贸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常年高于15%,其作用不言而喻;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虽然贡献率有所回落,但整体仍然保持在10%以上水平。具体来看,2020年外贸的贡献率达39.18%,为08年之后的最高水平,拉动实际GDP增长0.9%。在出口增速平稳回落的假设下,2021年外贸贡献率为13.44%,拉动率为1.18%,虽远低于2020年,但仍然是近年来较高水平,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犹存。

即便是最难的2022年,出口对经济拉动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外贸为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回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年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17.1%,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全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9.8万家,比2021年增加3.1万家,有力促进了我国的稳岗就业。

今年2月初的时候,司长李兴乾又表示,进入2023年,全球经贸形势变得极其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我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

外需走弱

伴随全球需求疲软,欧美及亚洲主要经济体景气程度放缓,欧美衰退预期抑制后期海外总体需求,而东盟贸易伙伴的出口支撑也有所减弱,这是我国出口今年上半年承压的主因。其实,从2022年四季度开始,全球贸易就已步入寒冬,亚洲经济体出口已经快速下降。12月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指数为48.2,连续5个月居于枯荣线以下,欧美等主要经济体PMI指数也持续数月居于枯荣线以下。

进入今年1月份,亚洲主要经济体进出口贸易下滑更加明显。除中东石油国家之外,大多数以制造业产品为主的国家出口额齐齐下跌,韩国、越南、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跌幅都超过10%。根据日本海事中心(JMC)的数据,从18个亚洲经济体出口到美国的集装箱下降了20.1%,1月份达到1468,276个标准箱,亚洲航线上的集装箱运输已经连续五个月同比萎缩。

历史经验表明,欧美制造业PMI与亚洲经济体出口增速高度相关。这也就意味着,2023年我国出口增速回落幅度大小依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美经济衰退程度。美国数据显示,1月与2月Markit制造业PMI平均为47.3%,去年四季度为48.1%。对于欧元区,1月与2月制造业PMI平均为48.6%,去年四季度为47.1%。景气指标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下。

此外,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美国的第一大进口国,对美出口走弱严重抑制中国整体出口增速。与中国其他主要出口贸易伙伴相比,对美出口增速回落的时间最早、幅度也最深。

究其原因在于,首先,前期财政刺激导致美国居民耐用消费品需求提前释放,但提前透支的耐用品消费在2022年中却断崖式下跌,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纺织下滑幅度尤为明显,2022年7-12月累计同比增速分别较2021年同期下降55.1、38.4、28.7、19.6个百分点。其次,美国企业库存已行至高位,企业补库存意愿持续处于收缩区间,使中国商品出口增速承压。主要原因在于各国放开疫情管控措施,全球供应链逐渐恢复。

更重要的是,欧美的货币紧缩政策严重拖累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复苏。上周五公布的美国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大超预期,升至4.7%,前值由4.4%上修至4.6%,表明美国通胀并没有延续回落的走势,反而是在高位出现了反复,可能意味着鲍威尔在1月利率会议发布会中提到的“反通胀”进程并没有延续。因此,自2月15日以来已有12位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而这些官员无一例外都释放了鹰派信号。

顽固的通胀,导致美联储不能快速退出加息周期,这也是美元近期走强的主因。加上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国,又具有世界货币地位,所以美元走强将会从贸易价格与贸易需求两个角度影响全球贸易总额。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基于贸易弹性的角度来看,若美元兑所有其他货币升值1%,预测世界贸易总量在一年内将下降0.6-0.8%,而且当全球贸易中美元计价的贸易份额越高,平均而言美元贸易弹性就越大。另外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中国外贸出口对汇率不敏感而对外需敏感。而且,不论人民币双边还是多边汇率,对出口的影响都延后较多(即J曲线效应)。所以,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可能会不及预期。

全球贸易格局正在重塑

进入到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红利递减、中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重大转变以及全球收入分化日益严峻,逆全球化趋势逐步凸显,因而全球贸易格局正在重塑。

表现在最近的外贸形势上,就是势头已显的“替代效应”,或者叫产业转移。按照分工理论,国家可以分为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三种类型。消费国是全球逆差的主要提供国,尤其是美国,它在近些年提供了全球逆差的一半以上。生产国是东亚国家以及德国和部分东欧国家,也是全球顺差的主要来源国。

由于疫情和摩擦不断升级,美国进口的区域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在纺织领域,2020年7月,进口自中国的纺织品占美国纺织品进口总额的78.2%,2022年11月下降至50.1%,而印度、越南、墨西哥的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塑料制品也受到越南和墨西哥的明显挤占。尤其在电子产业链方面,近年频出果链外迁消息。三年时间里,欧菲光与歌尔股份先后被苹果从供应链名单中拿掉。与此同时,8家苹果代工厂落地印度。

反观国内,人工成本优势不再,甚至出现“用工荒”。关税成本易受大国竞争干扰,不少订单即使抢到了,也不符合国内的碳排放生产标准,所以被动“去中国化”趋势也很明显。除非,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等一系列新兴手段降低成本,以弥补人力成本方面的劣势。

其实,早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欧洲就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希望产业链回到美欧。但由于回流成本很高,企业积极性不大。因此他们又推出了“近岸制造”,想让北美的产业链回到墨西哥和其他拉美国家,欧洲的回到中东欧,亚洲则是迁移到印度、孟加拉、越南等。拜登上台后又大搞“友岸制造”,让贸易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有了价值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加贸易,作为铁杆小弟,美加贸易兼顾“近岸生产”和“友岸生产”双重属性,USMCA自贸协定覆盖全球贸易量28%,而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占比不过18%。

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向东南亚、南亚地区和拉美地区转移,全球价值链呈现缩短趋势。国际贸易格局也将朝向区域化发展,尤其在外部事件的冲击下,区域本土化会成为主要国家共同的选择。之前的“双极结构”将演变为“北美一欧洲一亚洲”的三足鼎立格局,其中美国、德国、中国在各自的区块中位于核心地位并且形成新的区域循环体系。

如何破局?

短期看,无论是越南、还是印度,和我们的贸易体量都不在一个等级,差距都还比较大。但长远看,危险和机遇并存,如果高端转型“卡脖子”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产业竞争优势将面临被追平的风险。

所以,首先要争取与部分国家的贸易与投资合作保持稳定。因为中国无论如何发展,都无法在所有领域顶尖,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那么与其他制造强国进行产业间贸易也是需要的,但也要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其次,充分发掘工程师红利,加强自主创新与人才建设。到2030年大概有2亿多人受过高等教育,这在全世界相对来说是少有的优势。

第三,充分利用RCEP的政策红利,深化与东盟各国合作。虽然越南等新兴经济体可能侵蚀中国出口份额,但欧美国家将部分产能转移到RCEP(主要是东盟),东盟生产和出口又依赖于我们的中间品和原材料供给——2022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中间品占对它们出口总金额的55%。所以,从总体来看,中国与其合作大于竞争。

最后,则是要加强制度创新,全方位利用并惠及全球生产要素。而具有国际共识的制度改革红利,将为中国制造业升级不断添砖加瓦,最终建设为中国制造业全系统生态。

参考资料:

《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郭龙飞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网络中的升级与治理研究》黄光灿

《出口什么时候见底——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中泰证券 杨畅

《中国经济的冰火两重天》施展世界 Strausses

《中长期看中国出口仍然具备一定竞争力》广发证券 郭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