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个时代,社会稳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统治者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 古代有这样一位官员,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原本这社会稳定、治理有方的一派繁荣景象,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可他的母亲在看到之后却说了一句“我去给你准备棺材!” 看到自己的儿子在政局上能有一番成就,在治理后得到社会稳定、夜不闭户的成果,一般的父母都会感到欣慰和骄傲。 而这位母亲却说了这样的话,这其中有什么缘由,母亲来找儿子的那天到底看到了什么,让母亲早早就预见了儿子的结局?

升官之路这位凭一己之力便能将一块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官员,正是西汉官吏——严延年。 因为父亲在丞相府任职,严延年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法律知识。 从小饱读史书、日积月累,严延年的理论支撑本就比普通人更牢固,更何况他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更是少不了父亲的教育和府中政治风气的熏陶,他的处事能力自然是比一般强。 严延年长大后,返到他的家乡东海任职,通过了重重考验,顺利当上了御吏属官,不久后又再次升官。 严延年的仕途之路,那可谓是“节节高升”,一路都非常顺利。

这也正说明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必然不是一时幸运,不是靠点小聪明就可以实现的,其背后付出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正所谓学而有所得,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中,严延年不仅精通各种法律条文,在治理方面,也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如何将法律和国家更好地结合起来,也是严延年一直探究的问题。 从他担任官吏以来,他也一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严延年身量并不高,史书记载称之“短小精悍”。 但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在风云诡谲的朝堂上,敢于公开弹劾权臣——霍光。

其实,霍光的所作所为也早已在朝堂上引起很多人不满,但除了严延年,还没有人有胆量和勇气弹劾这位权臣。但对于霍光来说,他根本就不在意严延年的弹劾,毕竟霍光帮皇帝治理天下,立下了不少丰功伟绩,他的身份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被推翻的。 对于这次的弹劾,汉宣帝也不会真正责备严延年,毕竟当时的汉宣帝和霍光之间处于一种微妙的关系,或许汉宣帝心中早已有了顾虑。 所以汉宣帝只是将奏书搁在了一旁。 这件事过后,霍光和严延年两人都并无大碍。 后来,这件事一下就在官僚口中闹得沸沸扬扬,严延年也因此,在朝廷中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大家都知道他是个不畏强权、有话直说、刚正不阿的官员,自然都不敢接近他,怕自己稍一不注意,惹到严延年,身份地位就不保了。但他得罪权贵的事件就像一个导火线,慢慢蔓延,不知何时将会爆炸。 虽然严延年执法是出了名的苛刻严峻,但他的执法治理的能力还是得到了汉宣帝的认可,受到了重用。 严延年执法的冷酷和无情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他的绰号——“屠伯”在世间广为流传,大家都知道这是个不好惹的人物。 他是西汉有名的酷吏,他的“严酷”不仅是他的性格思想使然,与当时西汉的历史局势更是息息相关。

当时西汉的局势严峻,社会矛盾尖锐,统治者崇尚法家思想。所以,在那个时代,法有绝对的权威性。 更何况,严延年是从小习法之人,拥护法的权威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使命。 而“酷吏”一词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酷吏不仅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

社会安良的“假象”严延年升官后在洛阳任职,腊节前一天,他的母亲特地从东海郡赶来看他,想着陪他一起过腊节。 同时,严延年的母亲也想借着这个机会看看儿子治理的情况,她曾听闻儿子治理的成果,但这次能去亲眼看看、亲自了解,她也放心得下。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还得了。 那天,严延年的母亲匆忙赶来。 严延年因为忙于政事没有出城门迎接,见自己的儿子还在奔波劳累,忙碌于治理之事,这位老母亲也不禁心疼起来。 路上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想必自己的儿子一定下了苦功夫在稳定社会安良上,坐在车上的她,不免感到欣慰,正为儿子的操劳而担忧,却看到迎面走来一队囚犯。

这位母亲不免疑惑,连忙问了身边人,“这些人犯了什么重罪?”见旁边人支支吾吾也说不上来,这位聪慧贤明的母亲心里也猜到了一些。 再联想他治理的稳定的社会局面,这位母亲总算是明白了。 她连忙让车停下,甚至连城门都不肯进,她也没有离开,只是独自坐在都亭里等待儿子,想亲自听听儿子的说法。 严延年听说母亲在城外不肯进来,就以为是自己忙于政事,没有顾及到母亲,惹得母亲不高兴了,连忙跑出城外,跪下拜见母亲,求母亲进城。 严延年一直说是自己的疏忽,想要求得母亲的原谅,直到这时严延年的母亲才开了口,“你知道我因为什么事生气吗?”

严延年仍然跪着不断恳求母亲,母亲实在看不下去,终于跟他进了城。进了城之后,严延年的母亲才开始苦口婆心地告诉他,“我气的不是你没来接我,我气的是我没想到,我引以为傲的儿子治理成果的背后,是如此的残暴!” 严延年听后这才明白母亲的意思,只是一味地解释着,想先安抚母亲的情绪。 母亲看到严延年这么不上心的样子,实在放不下心,又告诫他“要想在仕途上走得长远,一定要得民心,你做官的初心就是这样无止休的杀戮吗,再说如此残暴的执法,一旦得罪了权贵,那下场可就不好了,我可不想老来丧子。”

不知严延年是否听了进去,最后正在气头上的母亲,留下了“我去给你准备棺材”这一句狠话便不再说什么了。严延年也不能理解,自己明明惩罚的都是那些嚣张跋扈、压榨剥削百姓的权贵之人,对于母亲的话便没有太在意。 看到儿子治理的景象,这位母亲却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是狠心,相反,言语中满满的都是关心和担忧啊! 这位母亲可不是普通的母亲,她生了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个个都是高官,她也被称为“万石严妪”。 她也正是看出了严延年执法的残暴,必会得罪权贵之人,为他自己惹来杀身之祸,所以极力反对儿子的残暴行为。

她没想到从小聪慧的儿子,在执法上是如此残酷糊涂。她也万万没想到,原本以为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儿子治理得好,而真正的原因却是儿子执法太过于严酷。 这算什么社会安良,这背后早已暗流涌动,这背后的治理早已千疮百孔、不堪一击,这样社会安良的“假象”是不会长久的! 这件事也让我们深思,我们能够单从一位官员的治理成果来判断他的治理好坏吗? 当然不能,从严延年身上我们就能得到答案。 所以我们在认识一个人一件事,都不能单从表面了解,从本质上看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而她考虑得没错,严延年本来就“不畏权贵”,执法的时候也是非常严峻苛刻,丝毫不留一丝情面,更是不怕得罪人,这无疑是引火上身啊!

一语成谶,死于闹市严延年的母亲也没想到,她这狠话一出,不到一年的时间竟然成真了,可谓是一语成谶。 原本以为严延年会因得罪权贵而被针对,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被他要好的朋友所诬陷。 他与好友府丞义性格相反,处事的很多决策和意见都不一样。 也许是严延年太过于刚正不阿,府丞义步入老年后,又比较迷惑糊涂,正巧偶然间占卜算得自己死期将近,总是幻想着严延年也会如此严酷地对待自己,于是“先下手为强”。 他上书列举了严延年的罪名,然后就自杀了。 府丞义一死就像是坐稳了严延年的罪行,这样一来,严延年就算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皇帝看到这样一番状况,就算是再器重严延年,心中也会有疑虑。

虽然皇帝对严延年的处事方式早已心知肚明,但一番调查过后,还是对严延年处了弃市之刑,严延年就这样死于闹市。严延年没有用仁爱去感化百姓,而是在严明公正执法中树立威信。 虽然说严延年打压了众多不法分子、地方权贵,这是当时社会安良的必要条件,但可以说社会稳定的风气是被动形成的。 百姓们的安居乐业是一种被动的结果,而不是一种完全主动的,发自老百姓内心对于法律的推崇。 在教育、教化,甚至改革中,能取得成效的一定是一种能感化内心的力量,被动的风气之所以形成,必定有把利刃抵在身后,这种不稳固的政治治理的框架,是随时都有可能散架崩塌的。

如果说百姓们敬爱严延年,那其中更多的情感应该是“敬”而非“爱”。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在当时专制统治的西汉,统治者并不能很好地领悟这一点。 他们重用酷吏,这也正是西汉时期酷吏多于其他时代的原因。 他们一方面严明执法,完完全全按照法律规定来执行,是统治者重用的对象,打击不法分子,还百姓一个公正,为百姓讨回一个公道;另一方面酷吏的严酷执法必然对一些有权势贪污腐败的权贵造成威胁,有时过于不讲人情,也会办出一些冤案,而且这样严酷的执法,在百姓眼里终究还是不讨喜的。

大众一旦提起“酷吏”,便会不自觉地代入为贬义词,毕竟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严延年的行为或许并没有那么严酷不堪,甚至有人认为严延年是冤死的“酷吏”。 这个时期的这些“酷吏”其实都是可悲的,表面上,他们往往因为过于公正被权贵针对,是百姓心目中的“狠角色”。 实际上,他们是这个时代这个动荡政局的产物,他们只是朝廷统治者为了平定地方矛盾、巩固地方统治的一颗棋子,像是工具一般的存在。 正所谓“乱世当用重典”,有“重典”必然要有能够执行的人,而“酷吏”毋庸置疑地担任起了这个任务。

虽说皇帝重用酷吏,但是一旦皇帝不再罩着这些酷吏,他们在“黑白”两边都是吃力不讨好,他们的下场自然不言而喻。严延年的母亲早就看明白了这点,才会如此劝诫儿子,不想儿子一番处心积虑为朝廷办事,最后却免不了死的结局,但严延年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处死的结局。 其实当严延年踏上这条路,就没有撤退可言了,他的下场早就已经注定了,严母也看出儿子的结局。

严延年的仕途之路一直平稳前进,打击不法分子、地方豪强,是个嫉恶如仇的人,执法严酷苛刻。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完完全全按照规矩来,苛刻地执法,没有人性化,必然是不能长远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严延年的母亲果真老来丧子。 她心思灵敏、聪慧过人,在看到夜不闭户的景象后并没有马上肯定儿子的治理,而是溯其根源,站在大环境下考虑事情,最后不断告诫儿子,甚至还说出“我去给你准备棺材”这样狠心的话。

参考文献:延慧《西汉酷吏研究》 方圆《西汉法家思想的演变——战国秦汉法家思想比较研究》 刘爱平《冤死的“酷吏”严延年》 崔建华《西汉“屠伯”严延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