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宗兆洋

作为山东少有的国家级高新区,济南高新区的态势构成了近年来山东经济发展的一大看点,而新的背景下,济南高新区如何抉择,将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

新兴产业的深厚底蕴

2022年8月,国务院就曾印发出台《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山东的产业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

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任务。

这份文件对山东的具体支持措施体现在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层面。尤其是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意见”在多个章节都对山东大力发展风能、氢能、光伏发电、核能等进行了强调。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就是山东是传统产业集聚的大省,产业结构亟须改善,面临的双碳压力也很大。

而这正是高新区的优势所在。

高新区拥有山东桑乐、中车风电、美核电气、赛克赛斯氢能源等新能源骨干企业,在太阳能、风电、氢能、核能等新能源利用领域耕耘极深,新能源产业企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同时,依靠辖区内工业厂房优质屋顶资源,高新区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目前已并网光伏项目并网容量达7万千瓦,2023年发电量约5万千瓦时,能源结构调整和减碳效果逐步显现。

按照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任广锋的说法,高新区没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包袱,主导产业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许多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壮大,跟上了科技革命的步伐,经得起产业变革的考验。

据相关数据,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集相关企业3000多家,产业规模超4100亿元,以济南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的济南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受到国务院办公厅激励表彰。

高端装备领域已形成激光装备、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智能电网装备等细分领域的产业集聚,先后获得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高端装备)、济南市激光装备特色产业集群等称号,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济南市85%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连续7年位列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2023年6月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督查激励。

开拓低碳科创路径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区域对于产业发展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既注重培育一大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培育更多的“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也要加紧科创和资本的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高新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借势区域能级和开发平台,积极推进科创金融、研发创新等方面的进展,为更高层次的创新研发机构和金融资本提供更好的平台。

舜丰生物获得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牵头制定发布全国首个量子信息技术国家标准,量子通信技术再次刷新世界纪录,量子测量技术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

2023年度全省科技创新十大提名成果,济南高新区独占其四。省级以上人才入选数量创历史新高,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78亿元、占全市1/3以上。R&D突破百亿、贡献了全市40.8%的研发投入增量,占GDP比重达6.79%、超过北上广深等城市水平。

针对绿色低碳,高新也作出了直接的举措,以生态构建为重点、全面实施“园区+企业”双提升的绿色发展模式,全力做好绿色低碳发展的领跑者。

在绿色制造体系构建方面,建立完善的“国家-省-市”三级绿色制造培育机制,支持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绿色工厂,形成龙头带动、梯次合理的绿色制造发展格局,已累计培育50家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洛克美森获全省首个“零碳工厂”标准试点,为全省落实“双碳”战略做出先行示范。

在绿色产业链群培育方面,紧盯能源消耗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积极引导吉利新能源、电工电气等企业制造节能绿色产品,依托桑乐太阳能、赛克赛斯氢能源等企业加强绿色能源先进技术研发创新力度,加快企业绿色技术改造升级步伐。

在绿色工业园区做强做优方面,统筹发挥2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国家级省级产业集群优势,加快推进电子信息、电力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群绿色低碳转型,让绿色低碳成为工业强区的鲜明底色。

一个很鲜活的例子就是齐鲁制药,企业先后投入上亿元实施了电系统改造、锅炉改造、搭建能源管理平台等节能措施,以替代或减少蒸汽、水、电等能源的使用消耗,累计实现节能近20万吨标准煤。

2023年8月底,济南高新区以科技自立自强为试点领域,申报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产业园区试点,并于当年11月入选省发展改革委试点公示名单。

这距离《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仅仅过去了一年,足见成效。

绿色低碳新引擎

这个视角下再来看高新区的规划也就不难理解了——在新近召开的动员大会里,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斌明确表示,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迈进。

除了大方向,讲话里也提到许多具体到细节的举措。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全年实施各类科技计划60项以上;发挥重大平台支撑作用,加快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等平台建设,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以上、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家以上。

推进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完善半导体全产业链,打造全省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产业集群,形成关键领域独特优势。谋划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好市域产教联合体,完善机械产业共同体,推动工程机械产业规模达150亿元;打造新型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具有行业示范性的零碳智慧园区,推动储能产业链规模超40亿元。

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质效。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岛、算谷浪潮科技园等载体,深化打造园区数字底座,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晨星工厂”创建等工作,建设数实融合发展新高地。抓好高端软件认定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等工作,全面建成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区县应用节点,加快建设国家网安试验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全市3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新区的远景规划里,将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高新区的产业体量,达到3600亿,并于2035年突破4000亿。

在如今的济南高新区,绿色低碳发展已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如何利用科技创新实现发展质变,提高自身在全国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经济的新的一极,将会是时代予以高新区的新命题。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