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启 上海报道

4月24日,21世纪创投研究院“解局股权投资‘退出难’”春季闭门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21世纪创投研究院承办,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经数据中心、南财金融终端提供数据支持,赋航资本提供战略合作,中国信达提供特别合作。

中化资本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化资本创投”)首席风控官于晓伟在活动上表示,“作为产业资本,在IPO退出上和其他基金管理人面临的困难是一致的。很多机构认为并购退出是产业方很好的退出通道,通过产业方上市公司并购,既可以实现基金的退出,又能帮组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在当下IPO收紧的形势下,即使在管存量项目整体质量还不错的情况下,也会考虑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在一级市场退出一部分项目。” 

中化资本创投下辖5个基金管理人,7支产业基金,基金总规模超过130亿元。作为中国中化旗下统一的产业基金管理平台,聚焦化工新材料、现代农业两大集团战略方向,重点布局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材料、化工智能化数字化、节能环保等投资领域,联合金融机构、地方引导基金以及国家级母基金等外部资金共同发起设立行业属性较为鲜明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群。 

于晓伟看来,产业资本的优势主要来源于产业赋能,但不同产业资本之间的情况差异还是非常大的。通常情况下,相对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产业资本能够更好地向处于上游的被投企业进行赋能,而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产业资本主要通过产业链协同、技术和产品互补、共建产业生态圈等方式实现产业赋能。他指出,通常产业资本不会参股投资存在同业竞争的企业,但会关注同业并购整合的机会。关于产业并购,产业资本通常不仅仅考虑财务回报,更关注产业并购后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性,综合判断并购标的对主业的价值贡献。在直接并购产业链下游企业时,即通过并购直接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时,还需要考虑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和竞争格局,要充分考量并购后对客户、对下游格局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对于中化资本创投来说,更多追求的还是通过产业赋能促进被投企业的发展,通过投早投小,在企业的相对早期阶段进入,通过持续的产业赋能将企业价值慢慢做大,最终实现产业资本与被投企业的共赢。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