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711年秋,康熙皇帝南巡至杭州,本是惯常之举,然而此次南巡却突然中止,康熙带着四阿哥胤禛和一个叫喜子的女子匆匆北返。一时间,朝野上下猜测纷纷,莫不暗想,这南巡于康熙而言定有特殊意义。
难道真的与那名叫喜子的女子全无关系?她到底是何方神圣,能让圣上改变行程,立即启程回京?此番偶遇,牵动的绝不仅是喜子一人的命运。而故事的开端,也正由此拉开序幕。
一、偶遇江南佳人初露端倪
这一年,康熙五十六岁,正值壮年。他继位已三十余载,功成名就,深得民心。南巡数次,熟稔天下形胜。而今年秋,康熙再次发落南方,这已成了一种惯例。
一行人南下至杭州清波绿野之间,康熙却忽然兴致阑珊,提前准备返銮京师。众臣众生疑窦,却也不便过问。在一片模棱两可中,有个更让人诧异的举动。
康熙听闻四阿哥胤禛的妾室喜子也随行在此,居然亲自传召她入宫谒见。喜子施礼毕,康熙端详良久。只见她形容平平,举止却十分大方得体,毫无侍女之常。“你可知自家来历?”康熙问。
原来,此女竟是故相阿巴泰之孙女,襁褓之年被费扬古从东北带回京城。如今沦为皇亲国戚胤禛之妾。想不到满清开国之臣嫡系后人,竟至此田地。
此番偶遇喜子,颇启发了康熙的兴趣。故人之孙,女艰身世,想必身世并不平凡。于是康熙详询喜子的身世义绝,喜子也不含糊,娓娓道出自己家族的种种往事。
其祖阿巴泰,乃是顺治的心腹大臣,亦师亦友,两人情同骨肉。先皇驾崩后,皇太后为消祖父出家之疑,几乎灭其全族;父亲被迫充军,母亲不嫁守墓;自己幼时沦为人口,后又受拐卖......种种悲惨命运历历在目,令人唏嘘。旁人听了,无不动容。满清王朝之基业,少不了阿巴泰等人的奠基之功。而他们的后人今日沦落至此,诚让人扼腕。
康熙听后,亦是万分惋惜。他想到自己处死亲生父亲之时,也将化名慧空的阿巴泰赐死;想到太后既定的残酷手段,才使凌家生离死别......种种往事历历在目,不免对这满清功臣后人起了愧疚之心。如此想来,偶遇喜子,岂非天意?是该为她施以援手的时候了。
二、喜子泣诉家世出身名门
喜子之家世,乃是满清王朝的栋梁之臣,世代忠勇,功勋卓著。她的祖父阿巴泰,清兵入关时跟随皇太极南下,力战焦山,破李自成于山海关。甫一统全国,他便模范屯田墾荒,招抚汉人。先皇驾崩后,更是辅佐年少的康熙,军国大政,无不建树。
而她的父亲凌柱本也是满清宗室,只因祖父之事遭太后忌惮,抄家至东北皇陵守墓。一家老小边防边疆,艰苦朴素。此次重逢圣明,倾诉家隐,喜子终于控制不住潸然泪下。
她娓娓道来自己家族的种种往事。她说起祖父阿巴泰随先皇出家之事,生怕当日风声走漏,皇太后几乎将他们一族人杀绝,父亲也被发配死在异乡......这一系列命运的铁锤,将她引向更加坎坷的人生。
她说起自己幼时做了人口,备受欺凌。十来岁那年,有人拐卖她要卖给青楼。是她的父亲凌柱搭救了她,收留了她。她说起凌柱独自一人在墓地守候,母亲眼看他白了头发也没迎来妻室。直到那一场暴风骤雨,她化身洗脚水,因一场病救了他,从而嫁作了他的妻。
她说起那株人参,奶奶视如亲人般呵护。每逢雨雪奶奶都要亲自用身上的棉衣去护着它。直到那些来修陵的士兵把它掠走的那天,奶奶才在人参埋葬的土堆上病倒,终日号啕。
她说起,奶奶在永陵边的土屋里等了一辈子,那扇门外终究没有那个影子回来。胤禛听了也不禁红了眼圈,泪珠打转。他记起,当初收留喜子也是一场机缘。如今看来,自己所有的荣华富贵,都不过是一场空。
而康熙更是深受触动。开国之臣的血脉应当铭记;功臣后人的命运不应再度坎坷。于情于理于道义上,他都对凌家后人怀有责任。如此想来,偶然得见喜子,岂非老天爷有意?这不正是一个弥补的大好时机么!
三、明君大婚慰藉芳龄
眼前这位小女子,乃是阿巴泰的嫡系后人。她这一生命运多舛,本不该是这个下场。于是康熙决定为胤禛正式娶喜子为妻,以慰藉她在皇室多年的芳龄。大婚日期定在岁尾,康熙亲临主礼。喜子被封为福晋,倍受宠幸。这一举动明显提升了四阿哥胤禛的地位,引来朝野一片揣测。
在太子之位悬空的当口,皇帝的任何表示都蕴含深意。康熙这番举动,是在支撑胤禛么?众臣均测未定,纷纷献媚讨好。而对胤禛而言,此次大婚的重要性远超礼仪本身。一时间朝中上下引颈期盼前来祝贺者甚众,几乎所有的头面人物都前来了。平日里难求见面,今日一个个争相献殷勤,胤禛受宠若惊之余,也明白机会来了。
他主动迎上前,一一招呼,殷勤周到,一派恭顺谦卑状。胤祀等阿哥们也趁机戏谑打趣,胤禛全当没听见,只埋头苦干着应酬。直至天色渐晚,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几位亲王才意犹未尽地离去。胤禛明白,他们的目的只是想探听康熙的态度。于是他更加殷勤,讲些无伤大雅的笑话,暗示自己并无实权。
这一场婚宴,足以让他建立声望。朝野之间对他的态度出现微妙变化,似有入主中枢之势。太子之位悬空,诸王觊觎,能否一举夺魁?就看他的表现了!
四、弘历得名集祖宗神灵
不日,福晋喜子便为胤禛誔下一子。康熙闻讯大喜过望,立即传召喜子入宫谒见。这孩子生得英俊聪慧,模样颇顺眼。康熙宠爱之极,亲自为他取名“弘历”。寓意鸿图大业,颇为满意。
“良好的姻缘,造就了良好的后代。朕期望这孩子日后必当大器。”康熙如是说道。的确,这个孩子身上集聚了两个家族的精华。生得标致,是得自母亲那一脉的儒雅气质;有勇有谋,是承自他高祖阿巴泰的胆略忠心;聪慧绝伦,更是兼具了开国功臣的神灵保佑。
再看看这娟秀的容颜,高贵的举止,便知前途无量。许是天意,康熙想,特意将这孩子取名“弘历”,作为对祖上功业的致敬和对他前程的美好期许。
他再三告诫胤禛,务必悉心调教,早早聘名师,不可辜负了这般天赋资质。他相信,倘若后天教育得当,这孩子必将为民族的伟业续写新的篇章。
结语
人生多舛,命运弄人。喜子本是满清开国功臣的骨肉,却历尽乖舛才入了这皇室。她倾诉家世,启发了康熙对这个家族的愧疚与责任;她的才华贤淑,也打动了这位明君。
一场邂逅,竟成就了一段姻缘。而这段姻缘的牵绊,既改变了她与儿子的命运,也牵引了一道特殊的圣旨——康熙对四阿哥地位的提拔,乃是出自对这个孩子前程的美好寄托。
正所谓天意难测。喜子历尽生死劫数,却因一场偶遇进入了皇室。自此展开新的人生。而她的故事脉络,也由此揭开序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