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融券换挡“T+1”即将落地。
3月13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获悉,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证金融”)已向各家券商下发通知,于3月16日进行暂停转融通借入证券实时可用业务通关测试。
消息面上,1月28日,证监会已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其中之一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自3月18日起实施。
受访人士认为,市场交易规则发生变化,预计量化交易策略会发生重要的调整,甚至会加快部分量化基金的转型。尽管从维护资本市场公平交易的角度考虑,这一措施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关测试
据中证金融通知,为做好暂停转融通借入证券实时可用技术准备工作,定于3月16日在生产环境组织转融通业务通关测试。本次测试模拟转融通1个交易日的交易和结算。
中证金融要求,各证券公司需高度重视,做好系统、流程、人员等各方面准备,按照《暂停转融通借入证券实时可用业务通关测试方案》(下称“测试方案”)认真做好测试工作。测试结束后,做好环境恢复工作,并根据测试方案要求反馈测试情况。
通知显示,本次业务测试重点包括:市场化转融资申报/撤单、市场化转融券约定借入和撤单、转融券非约定借入和撤单、市场化转融通证券出借、非约定申报转融通证券出借、保证金交易以及上述业务的清算等业务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28日,证监会已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其中之一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自3月18日起实施。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监管,把制度的公平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及时总结评估运行效果,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获悉,各家券商纷纷积极落实相关测试工作。国泰君安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证监会在1月28日发布消息之后,公司融资融券部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就监管政策进行分析并研究落实。公司对业务进行了快速调整,并启动了针对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的系统改造及测试工作。目前公司在业务层面、技术层面已全部准备完毕,并积极参与3月16日的业务通关测试,确保3月18日及之后业务的平稳运行。
利好市场
记者注意到,近日有个别自媒体将转融券“T+1”规则落地解读为“转融券卷土重来”。但另有相关媒体记者从权威渠道求证获悉,上述解读有误。
消息面上,2月6日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后,转融券余额稳步下降。截至3月13日,转融券余额601.6亿元,较2月6日下降了31%。权威人士表示,3月18日起,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交易机制更加严格,有利于遏制利用融券开展的不公平交易和违规行为。预计转融券规模将继续下降。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转融通实施机制周期拉长,将降低融券做空的可操作性,减少市场看空的空间。
黑崎资本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兴文分析,最近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规则进行了重要调整,特别是针对机构投资者的融券业务。原先机构投资者可以在同一交易日内进行融券并卖出(即“T+0”制度),但现在这一操作将被调整为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即“T+1”制度)。
“上述变化意味着,机构投资者在卖空股票后将无法立即获得资金,而是需要等待一天,这为小规模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时间来做出反应和准备。”在陈兴文看来,这一政策变动,标志着监管层将之前宣布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不仅是监管机构展现其决心的举措,也是为了确保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防止市场波动与经济基本面出现严重偏差。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认为,转融券从“T+0”变成“T+1”将会提升市场公平性、市场流动性、市场风险管理水平。其一,机构往往会通过转融券“T+0”交易来实现日内回转交易,对散户极不公平,“T+1”交易规则将会减少这种不公平现象。其二,“T+1”交易后,转融券将无法当天使用,市场波动性会有一定幅度下降,投资者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会得到提升,从而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流动性。其三,“T+1”交易后,交易频率将会下降,从而促使投资者更加注重基本面投资和长期投资。
量化“受伤”
整体来看,转融券“T+1”规则落地,将利于规范市场运行秩序,营造出一个公平合理的交易环境。但不可否认的是,量化交易策略将收到影响。
“随着市场交易规则的变化,转融券‘T+1’影响最直接的,无疑是过去依赖这一交易规则套利的部分机构投资者,特别是量化基金。”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向记者表示,市场交易规则发生变化,预计量化交易策略会发生重要的调整,甚至会加快部分量化基金的转型。但从维护资本市场公平交易的角度考虑,这一措施又具有积极影响。
中安鼎盛投资合伙人陈伯仲也表示,对于量化交易而言,转融券“T+1”落地后,其策略执行上会有一个开仓滞后性,这将降低策略运行的效率,长期来看会降低收益。
沈萌认为,转融通实施机制周期拉长将破坏量化交易的程序设定,无法及时对冲风险,导致模型可用性降低。
陈兴文向记者分析道,随着转融券交易机制从“T+0”过渡到“T+1”,量化交易策略的运作模式将受到显著影响。以往依赖“T+0”制度来迅速获取流动性优势的量化策略,现在将面临新的挑战。因为机构投资者将不再享有高频交易的特权,这使得它们与普通散户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展望未来,陈兴文认为,量化交易团队必须重新审视并调整他们的交易策略,同时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以及改进数据获取的效率和准确性。长期而言,这种监管趋势预计将推动量化投资策略向中低频操作和价值投资方向转型,从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适应新规
面对新的转融券交易规则,券商该如何适应?
在陈伯仲看来,出于对融券业务的风控考虑,“T+1”规则或许会在执行上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而具体的调整还是需要根据监管部门和券商业务指引来确定。预计券商需要有更强的融券风险过程管理,尤其对集中性的约券、还券带来的风险,需要做出错峰释放。
沈萌向记者表示,预计券商方面不会直接受影响于该调整,但可能会因为量化机构等大客户交易量的降低而丧失部分业绩。
郭施亮认为,未来券商可能会迎来融券余额大幅下降的趋势,券商可能需要有相应的转型或者业务调整,或者寻找更好的盈利增长点。
陈兴文指出,对于券商而言,转融券交易调整至隔日结算,就如同安装了更为稳健的“悬挂系统”,减轻了因应对市场剧烈波动而带来的系统和运营团队的压力,增强了整体的运行稳定性。这一变化让券商仿佛拥有了一副更精准的望远镜,能够基于更加长远的市场趋势来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从而更加精准地规避潜在风险。
关于对券商的影响,陈兴文表示,这具体在于两大方面。一方面,系统调整压力将减轻。券商不再需要维持能够处理高频即时交易的系统,这减轻了对技术支持和运维团队的压力。
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策略将更新。新规要求券商在风险管理上采取更为审慎的措施,因为交易频率的降低意味着券商需要更注重长期市场趋势的分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