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随着债券牛市行情延续,国有大型银行正抓住机会大规模发行二级资本债。
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国有大型银行新发行的二级资本债规模分别达到1334.23亿元、1650.59亿元与2010.37亿元,呈现逐月递增趋势。4月,中国银行发行400亿元二级资本债,拉开当月国有大型银行继续大规模发行二级资本债的序幕。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背后,一是去年多家国有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均有所下滑,但在银行需要加大利润分红令内源式补充难度相对较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银行开始倾向通过外源式(即发行二级资本债)方法提升资本充足率;二是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今年也面临逾千亿规模的二级资本债到期兑付压力,因此他们也趁着当前发债利率相对较低环境,迅速完成二级资本债发行以做好资本债接续工作。
今年3月,农行、邮储银行已合计发行700亿元永续债,既有效补充了资本充足率,又拥有更充足的资本金储备,助力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与此同时,其他银行也在年报披露新的资本补充进展。比如光大银行在2023年年报披露,将基于财务预算、战略规划及压力测试结果制定资本规划及资本补充计划。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进行内源式补充并拓展外部补充渠道,进一步夯实资本基础,以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监管政策变动的影响,保障长期可持续发展。
近日,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在该行业绩说明会表示,交行董事会已通过关于发债的决议,今年交行将计划发行不超过1300亿元债券,并遵照境内外监管要求,把握好市场的窗口情况,有序推进合格债务工具的发行工作,已满足TLAC达标要求。
2月初,工行披露,为了满足TLAC达标要求,董事会决定提请股东大会批准,自股东大会批准之 4 日起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24个月为止,在境内市场发行不超过600 亿元人民币的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
3月底,建行发布的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显示,将在取得股东大会及相关监管机构批准的条件下,拟发行不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等值的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或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以及不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等值的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
近日,中国银行股东大会审议批准4500亿元资本工具和1500亿元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TLAC)的补充方案,将推动该行在今年更好满足G-SIBs的相关资本要求。
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6家国有大型银行已披露的年内发行各类金融债(补充资本)规模已突破1.1万亿元。
此外,众多中小银行也发布了最新的资本补充计划,比如威海银行计划发行约320亿元金融债券补充资本充足率,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在年报披露,将密切关注优先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小银行专项资本债等创新资本工具的配套监管政策发布和市场接受情况,结合公司资本、成本、业务需求和经营管理实际状况,评估发行可行性,主动探索新型资本工具补充途径,调整资本结构。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预示着今年银行发行各类债券规模将大概率超过去年,进一步提升资本充足率以满足监管要求。
银行缘何发债忙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有所下降,分别下降0.47、0.16、0.06个百分点,此外,就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而言,2023年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也有所下降,分别下降0.54、0.32、0.43、0.21个百分点。
通常情况下,面对资本充足率下滑,银行可以采取内源式和外源式两种方法补充资本。
所谓内源式,主要是指银行通过利润留存方式,将利润转化成资本金进行补充,但在近年相关部门鼓励上市公司增加利润分红的趋势下,内源式补充资本的做法难度相对加大。
于是,更多银行倾向采取外源式做法补充资本,即通过股票增发、配股、发行可转债、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方式补充资本。
一位银行计划财务部人士向记者透露,面对资本充足率趋降压力,他们一面通过拓展不消耗资本的中间业务、减少高资本消耗的信贷业务、努力降低坏账率等方法节省资本消耗,一面则考虑增加二级资本债的发行规模。
“事实上,银行发行多大规模的二级资本债,很大程度得未雨绸缪,一方面要全面评估未来银行业务拓展所带来的资本金消耗,外源式方法能否有效填补这些资本金消耗并将资本充足率维持在较高水准,另一方面需做好前置发行安排,完成部分二级资本债到期兑付的接续工作。”他指出。鉴于当前债券牛市行情令各类债券发行利率普遍相对较低,目前银行内部认为这是一个低息发行二级资本债的好机会,可以用较低的财务成本完成所需的资本金补充额度。
记者多方了解到,在前3个月二级资本债发行量逐月递增后,4月债券市场或又将迎来二级资本债发行高峰期。4月前两个交易日,已有9只,合计发行规模446亿元的银行二级资本债完成发行公告,其中,中国银行在4月2日已发行2只合计4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节奏与规模,主要受银行自身资本充足率波动与余额管理制度影响,存在较强的前置性。比如今年三季度将迎来银行二级资本债到期高峰,不少银行会力争在二季度完成二级资本债发行工作,提前做到新债换旧债的接续工作。
巨量新发二级资本债不缺买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大型银行积极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充足率,中小银行的发债热情同样高涨。
3月中旬,贵州银行披露该行近两年的50亿元资本补充计划,即2024年与2025年分别计划发行30亿元和20亿元二级资本债,用于补充二级资本。
一位中小银行人士向记者透露,相比国有大型银行,中小银行的资本金补充压力更大。究其原因,一是中小银行的高资本消耗信贷资产占比较高,导致资本金消耗较快,二是中小银行某些信贷业务的坏账率相对较高,需要消耗更多资本金核销坏账,三是部分中小银行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需求更加迫切,需投入更高比例的利润分红以吸引二级市场资本关注,令他们内源式补充资本金的难度相对更高。
“考虑到当前债券牛市行情令发债利率相对较低,中小银行也希望能借机完成更多额度的二级资本债发行,减轻自身的融资财务压力。”他直言。
wind数据显示,去年银行二级资本债的总发行规模达到26149.97亿元,其中净融资额达到12026.29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监管约束和补资本诉求下,2024年银行或继续加大二级资本债发行募资规模,令今年净融资额大概率不低于去年。
国盛证券分析师杨业伟测算,在业务正常开展的情况下,银行若要维持资本充足率不下降,考虑到盈利、资产质量、资本新规所带来的影响,综合测算银行需要外源式补充资本约1.16万亿元,这或许也是今年银行二级资本债的整个净融资规模。
所幸的是,受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影响,银行扩大二级资本债发行,也不缺买家。
记者获悉,由于当前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延续,越来越多资本采取信用下沉或拉长久期,博取较高回报的配置策略,令国有大型银行、信用评级较高的中小银行所发二级资本债颇受资本青睐。
杨业伟表示,根据测算模型预测,债券基金投资金融债的市值或将增至2.65万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5520亿元,加之保险投资银行二级资本债的需求接近7900亿元,令资本市场有足够资金承接银行二级资本债净发行募资量。
记者获悉,今年二、三季度,国有大型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二级资本债与永续债发行需求或将达到高峰,原因是他们将迎来永续债到期赎回潮。其中,农业银行今年面临的赎回额度达到1600亿元,工商银行则达到1250亿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