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在数千年前的楚国,屈原发出了自己内心的叹息。虽然知道前路漫漫,但他仍然选择上下求索,试图挽救国家和百姓。
多年后,山河破碎,悲痛之下屈原抱石投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时间一转来到2020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在四川省西昌市海河边,一位身着黑色汉服的男子迎风站在栏杆上,只见他站得笔直,张开双臂,神情肃然,目光沉静。
在许多人的注视下,他高声长叹:“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紧接着,他就放松身体,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噗通”一声任由自己摔进河里,激起了一阵水花。
落入水中后,他并未马上起身,而是在水中静静呆了六七秒,才利落地爬上岸。
在围观群众注视下,他淡然地穿上湿漉漉的衣服,骑车离去了。
没错,这个男人是在COS“屈原投江”。
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做了,从2017年到2020年这4年间,每年他都会坚持模仿“屈原投江”。
并且他还坦然地说:知道会被骂,但他并不在意。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名男子为何要模仿“屈原投江”?
模仿“屈原投江”的契机
在端午节,人们有很多纪念屈原的方式,最简单方便的就是吃粽子。
不过每年临近端午节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人争吵不休,他们一批是甜党,一批是咸党。
“甜粽子才是最正宗的粽子!怎么会有咸粽子这种东西?!”
“胡说!明明咸粽子才是最美味的,甜的粽子怎么吃?!”……
其实,不管是什么口味的粽子,都有一部分人特别喜欢吃。在端午节,甚至有的家庭会将粽子当作主食。
因此,还有一个关于粽子的笑话:
“这也太普通了,今天端午就只吃粽子啊?想要不普通的话,那要不然你去投个江?”
而在2019年的端午节,还真有人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而“投湖”了。
当人们依旧在为“甜咸粽子”争论不休的时候,贾治勇已经开始准备投湖需要用到的汉服。
原来在不久前,当地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找到贾治勇,表示想拍摄一个屈原的情景剧。其中有一个屈原投江的镜头,他们希望得到贾治勇的帮助。
在得知了来人的意图之后,贾治勇没有思考很久,很快就同意了。
也因为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临时扮演了屈原,来致敬那位两千多年前的政治家。
拍好之后,宣传片肯定会被很多人看到。为了不误导观众,也出于自身的使命感以及对屈原的尊重,贾治勇上网搜集了很多关于屈原的资料。
关于服饰方面,肯定不能马马虎虎,要找一件比较符合屈原身份和所处朝代的衣服。在浏览的同时,贾治勇了解了许多关于古代服饰的知识。
最终,他挑选了2011年定做的一件传统服饰。
除此之外,还他觉得如果只有投江的这个镜头,会有些突兀,他老感觉还少点什么。
屈原投江时,其心情肯定是万分悲痛的。于是,贾治勇想加上一句话表达屈原的哀恸之情。
在屈原的众多作品中,他觉得“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比较符合当时的场景。
准备就绪后,贾治勇来到了西昌市海河边。
当拍摄人员耐心架好机位,一遍遍地调整角度。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贾治勇站在了河边的栏杆上,心情十分紧张。
对着熟悉的海河,贾治勇仿佛跨越时空,看到了那个黯然投江的身影。心潮澎湃之下,他伸展双臂,情不自禁地大声感叹:“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言罢,他稍微前倾,任凭身体与水面接触,在河面上溅起来大量水花。
落水的一瞬间,他的身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力。
在这一瞬间,时空仿佛重合了一般。
虽然屈原消失在了滚滚江水之中,贾治勇却在短暂的停顿之后,破开水面,回到了岸边。
而在贾治勇跳下去的时候,附近不知情的人被这巨大的动静吓了一跳,他们还以为有人要轻生。所幸只是拍摄视频,并没有人员伤亡。
很快,贾治勇扮演屈原跳江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模仿“屈原投江”引争议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互联网的传播速度。
贾治勇跳江的视频一经发布,在短暂的时间里,便吸引了上万人浏览点赞,大家对此议论纷纷:
“我的天,怎么真的有人在端午节去跳江。”
“玩cos入迷了吧,这也太危险了。”
“真的是,现在有人为了流量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哗众取宠罢了,真的模仿怎么不抱着石头下去?”
“这根本就不是在纪念屈原,反而在误导大众,占用公共资源。”
“屈原是跳进去再也没有出来,他后来又出来了,模仿的一点都不像。”……
一时之间,各种投江的理由被强行扣在了贾治勇头上。赞扬、批评、讽刺接踵而来,一下子打乱了贾治勇原本平静的生活。
看到网络上各种议论的时候,贾治勇十分痛苦。
他没有想到,自己只是拍摄了一个宣传素材,就莫名其妙火了起来。
铺天盖地的议论中,认为他小题大做,装模作样的人比比皆是。
那段时间,贾治勇有时甚至不想打开网络。
不过,在家人的陪伴安慰下,他渐渐缓了过来。毕竟就算是人民币,也有人视之如粪土,哪有人人都喜欢的道理。再说了,他跳江也不是给别人跳的,虽然最开始是电视台的要求,但是后来,他认为对自己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纪念屈原的方式。
网络传播速度快,消息的更迭也很快。不久之后,热度就降了下来。
不过,网上的热度过去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却依旧常被人议论。
“快看,那就是前段时间模仿屈原跳江的那个人,他火了。”
“真是好运气,可以借着势头赚钱卖东西,那不是赚翻了。”
确实,就连贾治勇的朋友也建议他,最近流量很多,可以考虑直播卖东西,来钱肯定快。
不过,贾治勇拒绝了他的建议。
“我挣钱有我自己的方式,脚踏实地地挣。”
贾治勇的本意并不是为了牟利,而且他不想单纯的纪念活动变得复杂,这样违背了他的初衷。由于贾治勇淡然的态度,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第二年临近端午的时候,许多人又想到了去年他跳江纪念屈原的事,纷纷给他发消息,询问他今年是否继续模仿“屈原投江”。
询问的人多了,贾治勇索性发了个朋友圈,开玩笑说,如果半小时有200个人点赞,他就去准备。
谁曾想,不到10分钟那条朋友圈就已经集满了200个赞。
对此,贾治勇也不含糊,很快表示会在准备妥当后,模仿“屈原投江” 。
果然,不久之后他就穿上汉服,在众多观众的注视下,再一次cos“屈原投江” ,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和之前一样,这个视频在朋友圈中疯狂流传。
有人说他纪念屈原,弘扬传统文化,也有人说他装模作样,哗众取宠。
在舆论之中,这次贾治勇已经能淡然面对了。
在之后的几年,每次临近端午节,就有人来问他今年跳不跳。作为一个汉服爱好者,贾治勇也逐渐习惯了这样的端午节打卡方式。
每年只要看到贾治勇模仿“屈原投江” 的视频,人们都会感叹,原来端午节快要到了。
贾治勇模仿“屈原投江” 的契机,跟他汉服爱好者的身份有关。
而他喜欢传统服饰的契机,则是从一场婚礼开始的。
自称知道会被骂,但不怕也不悔
在2009年,贾治勇还不是一位汉服店的老板。
当时他经营的是一家婚庆公司,帮人策划婚礼。
他跟汉服结缘,是一次意外。在一个单子中,客户要求办一个中式婚礼,为了达到顾客的要求,贾治勇了解了很多相关的信息。在不断尝试中,他最终给了顾客一个满意的婚礼体验。
也在这个过程中,贾治勇喜欢上了汉服。经过数千年的积淀,汉服的美是内敛的,不张扬的。在衣袂飘拂间,在行走坐卧中,无论是锦衣华裳,还是典雅清新,亦或是飘逸洒脱,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在爱好的驱使下,贾治勇开始学习关于传统服饰的相关知识。受他影响,贾治勇的妻子和孩子也很喜欢汉服和汉文化。
在贾治勇受到非议时,也是妻儿坚定地站在他身边,支持、陪伴他走出了困境。
后来,贾治勇创办了昌汉文化研究社,结识了很多有共同爱好的人。他还开了一个汉服体验馆,平时会出租汉服给有兴趣的人,在社团活动时,还会免费给成员提供汉服。
从事喜欢的工作,生活就变得简单、快乐。
直到2017年,他第一次模仿屈原投江,“大火特火”了。
不过,虽然被人误解,但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打起了精神。
面对提问,他也坦言,有很多人骂他,但是他不怕。
相比于这个问题,他反而害怕另一件事。这种模仿屈原投江的行为十分危险,他严肃告诫人们不要随意模仿。
贾治勇从小就熟悉水性,会游泳。他对于海河的地势也比较熟悉,可以避开可能受伤的地方。如果是他不熟悉的水域,不知道哪里有石头、暗礁,就会很容易受伤。
再加上不久之前,海河水位降低,变得相对比较安全。
而且就算是他,也会在每年跳江的时候叫上几个朋友。他们都是水性较好的人,万一他不慎受伤,他们也可以及时将他解救上岸。所以,为了生命安全着想,他不建议人们模仿他的行为。
时间一转来到了2020年,在跳湖打卡不久,他又身着汉服,站在了海湖湖边。
当天,眼看着他即将落水,一个消防人员直接冲了上去一把抱住了他的腰,将他拦了下来。原来那是他跟消防人员在合作拍摄安全宣传片。
“这个行为很危险,大家不要模仿。”
除此之外,就在前一天,贾治勇还应邀去了凉山州民族中学,去开一个端午主题班会。在班会上,他向同学们讲话了端午的习俗,已经自己模仿屈原跳江的经历,再次告诫同学们不要模仿。
小结
从贾治勇第一次模仿“屈原跳江”,就饱受争议。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行为艺术,贾治勇的行为并没影响到别人。而且也并不没有哪一条法律明文规定,不能跳湖模仿屈原。对于个人的、没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不应该如此苛责。
不管外界评论如何,除了刚开始的迷茫和怀疑,后来贾治勇一直保持不关注、不在意的态度。
其实,纪念屈原有很多种方式,无论是隆重地跳湖致敬,或者是简单地吃个粽子亦或是什么都不做,哪怕心里在纪念,就已经足以。
流传千年,让人们至今仍然在歌颂的,不是屈原投江的行为,而是他的才华和能力。
印在邮票上的屈原
而这也并不是一些人肆意批判别人纪念方式、甚至恶意中伤的理由。网络暴力有时候会轻易地摧毁一个人,要理智发声,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毕竟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鲁迅也曾讲“拿来主义”,强调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形式并不重要。
因此,并不能说贾治勇的行为就是错误的。
对他而言,穿着喜欢的汉服,向那位数千年前的诗人、致敬,反而是一种比较浪漫的方式。而且一开始,他也没有表示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反而只是在纪念屈原。期间他也没有违反公序良俗,曾多次规劝众人,没有造成恶劣的影响。
从另一种角度看,他对汉服、汉文化毫不动摇的热爱,不为一时繁华丢弃本心的坚持,以及不被他人言论左右的安然,反而令人敬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