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是乡村“五个振兴”之一。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文联办公厅联合印发《“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大地流彩》),对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就此,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详细解读《大地流彩》。

    唐珂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大地流彩》是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等要求,由农业农村部、中国文联共同推出的系统性工程。《大地流彩》以打造“有影响力传播力的管用平台”为抓手,按照文化铸魂、文化培根、文化养德、文化兴业进行系统谋划,提出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粮安天下”农民公益培训、“爱中华爱家乡”中国农民诗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民文艺作品展、“新国潮”乡村优秀文化艺术展演、乡村记忆工程等12项重点活动。

    农民唱主角,农民得实惠

    “《大地流彩》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十分丰富,任务也很艰巨。”唐珂介绍,这项工程总的要求是守正创新、求真务实,坚持农民唱主角,农民得实惠,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

    如何做到守正创新、求真务实?唐珂认为,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要贴近农民办活动,加大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项目开发,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大力倡导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提升乡村文化感染力。

    其次,要增加文化资源投入,引导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探索建立文化帮扶机制,利用乡情乡愁,鼓励引导文艺、教育、体育、学术等各界名人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帮助有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乡村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产业。

    同时要丰富活动内容形式,注重运用新技术、新载体,融入现代文明要素,激活乡村文化资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让乡村文化的根脉生生不息,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此外,还要促进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丰富宝藏,开发利用其市场价值,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化模式,进而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创新,将沉睡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效能,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以诗为媒,打造乡村靓丽名片

    以“爱中华爱家乡”为主题举办中国农民诗会,是12项重点活动之一。唐珂介绍,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策划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农民朋友用诗歌礼赞祖国、讴歌时代、赞美家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现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新时代农民勤劳、淳朴的精神风貌,并以诗歌赋能乡村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开发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文化特色品牌。

    唐珂透露,活动将面向农民和乡村诗歌爱好者开展诗词、歌赋、楹联等征集遴选,发掘培育乡村诗人,以诗歌为载体推广乡村阅读,在各地分站式举办农民诗词大会等现场活动,把乡村产业发展和诗歌艺术传承有机结合起来,助力当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此外,聚焦乡村非遗项目和文化资源保护,《大地流彩》推出了乡村记忆工程。唐珂表示,推进乡村记忆工程,首先要开展全国性的乡村文化艺术资源摸底调查,全门类、全口径、全领域把家底了解清楚,逐项进行识别评估、登记入库,相关成果将以乡村文化艺术保护名录形式分批分类向社会公布。

    唐珂透露,相关调查的标准规范正在制定当中,初步考虑分为十多个大类、上百项细类,涵盖乡村生产生活、物质和非物质、古代和近现代等具有保护价值的文化资源。在全面摸底调查基础上,还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农业遗产、传统技艺、手工绝活、特色美食等进行数字化影像记录、复原和保存,盘活用好现有存量资源,促进乡村文化艺术资源开发利用。

    向大众展示乡村优秀文艺“新国潮”

    举办“新国潮”乡村优秀文化艺术展演也是《大地流彩》提出的重点活动之一。在唐珂看来,“新国潮”是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下形成的新的文化潮流,它沉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富有创新的时代气息,展现了可亲可爱的文化形象,容易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中引发共鸣。

    唐珂透露,为了向大众展示乡村优秀文化艺术的“潮”,《大地流彩》将重点挖掘乡村文化特色,组织乡村歌舞展演、传统音乐人和乡村歌手选拔等活动,展示乡村文化的魅力;同时鼓励乡村文艺创作,支持艺术家深入乡村,与乡村艺人合作,创作出既有乡村特色,又有现代气息的艺术作品;还将运用新媒体,多种形式推广乡村文化艺术,扩大影响力和受众面,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乡村文化,也为乡村艺术家们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此外,还要培育乡村文化人才,通过“云中公益”采风、寻找最美乡村匠人等活动,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乡村文化人才。全年各地开展的相关成果将在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上集中向社会呈现。

    近年来,“村晚”“村超”“村BA”“村跑”等“村字头”的农民文体活动火爆出圈,广受好评。唐珂认为,“村字头”的农民文体活动之所以能“吸睛”,主要是这些活动“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古老乡村与现代运动碰撞,烟火气中蕴含最本真的文明基因和精神品格”。

    唐珂认为,办好“村字头”的农民文体活动要把握住3点:一是坚持农民主体;二是突出农耕农趣农味;三是办出特色特点。“我们鼓励各地自主自愿、因地制宜举办庙会、社火、大集、灯会等活动,坚持治理为基、体育搭台、文化唱戏,将农民文体活动打造成展示乡村文化、促进乡村德治的重要舞台。”唐珂说。

    唐珂表示,为确保《大地流彩》落地落实,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文联将加强协同配合,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支持重点活动落地实施,因地制宜举办本地特色活动,组织农民群众广泛参与;还将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