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旗袍是中国女性独立自主追求自由的重要标志,是中西结合、文化交融、思想碰撞下的新生产物,
       也是其所处时代经济、政治、文化、审美、艺术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
       ,因此了解旗袍的审美十分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繁至简的审美发展
       装饰的最初源起是在人类基本使用功能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人的审美要求进行补充,装饰性与实用性二者在动态中达到平衡。
       民国旗袍装饰纹样的发展历程便是从清代的浮夸繁褥堆砌之风逐步过渡转变至民国时期的清爽简约干净的装饰风格。
       相较于唐宋时期的清新淡雅,追求意境的审美情趣,明清时期则完全相反,奢华、繁琐成了明清审美的最大特点之一,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所产生过的后果,致使明清初期还有唐宋审美之风,到中后期便无法得到延续。
       而满清统治阶层的审美就直接决定了当时服装装饰的审美风格,因此在民国旗袍早期的装饰纹样还有满清审美的影子,加之同时期欧洲洛可可式的豪华宫廷装饰风格的影响,
       以及写实手法的传入,导致清末服装的装饰风格呈现出一种繁琐、堆砌的审美情趣。
       装饰纹样和设计元素的造型语言堆饰重叠,装饰手法多为二方连续和不规则图形的中心环绕,这
       些设计方法推着清末的服装装饰风格进入一个繁褥考究但却又脱离实现实意义的状态。


       这种设计现象和审美趣味的形成与当时清王朝的高压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清代众人的社会观念和自主意识受到长期监管和禁锢,
       人们早已习惯于执行、顺从、仿效的生产生活模式中,因此还未能意识到到过度的、繁复的装饰所带来的弊端。
       但在清末民初交替之际,封建王朝的腐朽滞后迎来了民主社会的一顿痛击,清王朝伴随着它繁褥冗长极度华丽的艺术审美风格都遭到了厌恶与唾弃,
       社会审美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迎来了新的曙光。
       虽说在旗袍雏形阶段的装饰纹样还有清朝审美遗留之风,但与前朝不同的是民国时期旗袍的根本属性是为了满足群众对遮体遮羞和穿衣打扮的需求,
       因此民国旗袍在装饰纹样上就没有受到清代旗袍的礼法等级观念的限制,就不会受到传统纹样和准则规定的影响。
       种种限制的消除加之人民群众追求独立自主的意识形态都使民国旗袍的装饰纹样在设计、排版、布置方面都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加之刚刚摆脱千年封建统治的人们对过去陈俗旧套的厌恶,民国
       旗袍装饰纹样设计便呈现出趋向素雅、简洁、淡雅的审美变化。


       因此,民国旗袍装饰纹样在统筹设计之初便确定了只做“减法”而放弃了“加法”,不论传统吉祥纹样亦或者简洁的几何状纹样,
       在装饰方法上的过度的重复只会引来审美的疲累和意识形态上的本能抗拒。
       民国女性是旗袍的绝对受众和唯一目标消费人群,而由于其中部分接受了新思想、新风气、新观念洗礼
       ,
       她们的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
       并认为经过新文化、新知识、新思想熏陶和教育中成长的女性
       不应继续盲目的困于这与时代浪潮完全相反的腐朽落后的“传统”装饰审美。因此在民国旗袍早期的装饰纹样中的条纹以及格子纹就是民国盛行的简约素雅审美的典型代表。
       条纹、格纹视觉特点呈现简单、干净之感,与民国时期社会崇尚简洁、素雅的人民群众的主流审美意识不谋而合。
       纵观旗袍装饰纹样由清末发展到民国初期的这一段过程,其纹饰由繁至简的发展脉络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社会审美风气的变化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一定是多方面共同导致的,
       最终使得其审美风格符合社会实情,并且与人民意识挂钩,成为展现其时代风貌的最佳代表。


       二、由静至动的审美发展
       装饰纹样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通过对图形的比例、节奏、动态、组合方式等方面的细微调整,
       就能使人在注视和观察装饰纹样的视觉特征时,产生或静或动的心理效果,即所谓“错觉”,
       从而确立审美风格的特点与审美情趣的走向。
       对于民国旗袍装饰纹样整体审美情趣的研究,
       除了考虑其装饰纹样本身的美观性和外界的对其装饰纹样的接受度外,
       还须结合民国旗袍的结构特征与造型特征一并分析。
       从清代最早的旗袍发展至民国时期的旗袍,最直观性的、变化最大的就是民国旗袍
       使女性服装由传统的平面化造型过渡转换成为前后凹凸有致的立体化造型,
       与此同时也使得旗袍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从相对静态单一的局面逐步成为灵动摇曳的动态视觉效果。
       在我国传统思想观念中,对于女性之美的表现几乎都聚焦于面部,形容人美也多为对容颜的夸赞,极少关注女性的躯体曲线之美、形体之美,
       从而导致我国古代传统服饰一直呈现出宽松、直板、多层的造型式样,给人以内敛、克制、隆重的感受。


       随着封建王朝被推翻和西方理念和文化的影响,注重于表现人体结构,着重于塑造形态之美的西式服装将“立体化”的概念表现带入国内,随之引起轰动,
       导致传统服饰旗袍随之改变,后便诞生深受年轻朋友欢迎的、以紧身、勾勒形体之美为特点的民国改良旗袍。
       改良旗袍所呈现出的最终效果是产生于一个非平面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导致了改良旗袍的装饰纹样形态产生了跟随体态曲线起伏所带来的动态化的视觉美感,这
       种在服装装饰形态上的改变也预示着社会审美需求从“静态化”的审美意向过渡为现代的“动态化”审美之中。
       在新的立体思想的指导下,民国的旗袍装饰开始呈现出现代化装饰的雏形
       ,但旗袍是商业化的商品,需要服务于社会中是所有人,
       而各人之间存在高矮区别与胖瘦之分,因此要求旗袍装饰还须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服装的装饰纹样须契合着装人的形态特点,使得旗袍穿上更符合社会审美,更加能突出女性之美,兼顾旗袍装饰纹样的形态结构与人体自身形态之间的关系
       ,使装饰纹样在发挥装饰性的同时更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属性,修饰人体形态中的不足之处。


       至此,民国旗袍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和审美风格从单一的静态的装饰主义逐步过渡为功能更为丰富的动态装饰,
       充分发挥了装饰纹样的的实用性特质,也进一步接近当今现代艺术与服装时尚的审美表现。
       三、文化内涵的开掘
       旗袍是我国传统服饰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了我国服饰的发展,更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明镜,它
       存在于一定的文化思维中,是融传统、文化、民俗及制作于一体的艺术。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旗袍是我国服饰文化千年发展中最早也是最为成功的变革之一,旗袍追随时代而诞生、发展、变化,不仅承载了传统,还蕴含着属于中国的民族神韵,
       展现着属于中国女性独特的东方之美。
       1.传统纹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旗袍的装饰纹样大多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中脱胎而来,虽然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与观念的冲击,但丝毫不影响传统艺术理念与旗袍纹样的一脉相承和紧密联系,
       哪怕是从借鉴西方的纹样而来,旗袍装饰纹样也能在展现西方美感的同时流露出中国传统的美学文化。


       第一克制理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美”的追求是克制的、理性的、收敛的,常称之为“含蓄之美”,
       对于欲望的追逐常以理性表达来化解,于是乎理性也成为了传统文化中含蓄的美学指导观点。
       使得旗袍在发展中一直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和含蓄。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主导之下的民国旗袍蕴含着中国文化中的精髓与沉淀,太过西式的艺术无法影响东方民族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依赖与认同,
       而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在民国旗袍发展中后期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
       第二吉祥瑞兆。在民国旗袍的传统装饰纹样中,大部分装饰纹样都有象征吉祥、祈求好运的寓意,不论这些纹样是传统纹样还是由传统纹样结合西方文化演变而来
       ,其纹样背后所蕴含文化内涵的核心精神内容是不变的,都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期盼的寄托和祈福。


       2.外来纹样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第一浪漫热情。西方人相较国人更为开放、更善于表达情感和爱意,这种情感上的特点在其纹样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这些包含着热情、浪漫的纹样传入国内,受到市场的极力追捧。
       第二艺术诉求。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早期,西方艺术领域经历了多次艺术运动,这些艺术运动产生的新装饰纹样、装饰风格或多或少传入国内,也对国内的艺术环境产生的影响,
       所以能在某些旗袍上的外来纹样中看到这些艺术运动的影子。
       例如旗袍通身饰以曲线,就带有强烈的新艺术运动风格,,些西方纹样背后都有其自身的主张与表达,设计师力图通过这些纹样去达到一个艺术上的目标,
       这种藏在纹样背后的艺术诉求是以装饰为主要目的中国传统纹样所不具备的特质与文化内涵。


       因此通过观察旗袍的审美特征发展不难发现,唯有在透彻理解民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传统经典服饰再创造,紧
       跟时代的潮流,运用表达时代特点的设计语言,才能发挥文化的作用,使中国旗袍文化永葆活力,成为民族文化之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