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巡抚,我的年薪仅为100多两银子;穿上这层官袍,我们谁不是表面高贵,内心险恶呢?
这是电视剧《大明王朝》中所揭示的痛苦事实:明朝的覆灭源于官场的贪腐,而这些丑行,很大程度上缘于官员们微薄的收入。而清政府虽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在官员薪酬方面没有创新,导致初代官员腐败严重。
雍正帝登基后,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提高官员薪水能否遏制腐败?于是,他实施了“养廉银”政策,希望通过金钱激励官员廉洁。然而,结果并不理想。尽管养廉银丰厚,却未能培育出真正廉洁的官员。
养廉银制度为何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示养廉银养不出廉洁背后的深层原因。
1723年,康熙驾崩,雍正当上新君,尽管那时清朝表面上显得繁荣昌盛,实际上却潜藏着诸多隐患。从康熙到乾隆的盛世已经延续了62年,但繁华背后却是国库严重亏空,雍正在即位之际就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康熙时期留下的国库只剩下800万两银子,还不到国家年收入的四分之一。
人们不禁疑惑,这些财富究竟去哪儿了?难道是因为战争消耗吗?然而,在雍正即位前,清朝已经多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战争。康熙平定三藩之乱,驱逐郑军,收复台湾等战争早已成为过去式。至于与俄罗斯的尼布楚战役,虽然胜利但也签下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乌兰布统之战虽然把战线推进到了青海和西藏,但雍正对所有的军事开支都了然于心。
即使把所有战事花费都算进去,朝廷的财政收入应该远远超过当前的状态。根据预算,包括盐税、关税、杂税和地丁银等项目的全年收入应该达到3000万两。这些银子足以为边境战争买单。要知道,清军刚进京时,顺治元年的政府支出只有1570万两白银。即便是在如今青海军队在数量上下足功夫,对比当时的清军也是小巫见大巫。那为什么国库存银剩下800万两这件事呢?
经过深度思考后,雍正皇帝发现了朝廷财政体制的问题所在。地方商人似乎私吞了大部分税收,上交给朝廷的只是九牛一毛。但这并不是地方官员的个人行为,而是他们面对地方经济困难的无奈选择。各省财政状况堪忧,入不敷出,陷入恶性循环。为了填补这个大洞,他们只能利用朝廷财政制度的漏洞,虚报耗损和驿站开支,总计高达70万两,而真正用于地方行政的费用只剩13万两。这揭示了清朝财政制度的一个严重缺陷:地方官员手中的财政资源极其有限,即使他们才华横溢,也无法仅靠这13万两来维持整个山西省的行政运转,更不用说支付各级官员的薪水了。
在明朝时期,巡抚一年的工资仅有158两银子;到了清朝,也仅有155两。与此相比,总督级别的官员虽然略显丰厚,但年收入也仅有180两。然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俸禄,完完全全无法满足他们的生活开销。他们不仅要照顾家庭,还要资助亲戚朋友,雇佣仆人和支付办公室员工的薪酬。例如,被誉为清官的云贵总督鄂尔泰,尽管他的年支出高达6000两,但他依然坚持廉洁奉公。同样,甘肃巡抚许蓉和大部分官员的年支出也都超过了8000两。即使是在浙江巡抚任上的李卫,也曾向雍正皇帝坦诚,他的年支出高达8000多两。更有甚者,部分官员为了追求奢华,一年的花销甚至高达2万两。
地方财政的困顿与官员对下属的贪婪索求息息相关。腐败的根源如同暗夜中的猛兽,吞噬着官员们微薄的合法收入。雍正皇帝深知其中缘由,他认为地方财政的困境和官员的腐败,很大程度上源于过低的俸禄。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官员的合法收入呢?雍正皇帝将目光投向了隐藏在暗处的火耗。他提出:“与其让火耗在黑暗中,不如让它公开化。”于是,朝廷决定在全国推行火耗归公政策,使其成为合法的税收,允许各省官员在上缴第一营时额外征收。
然而,养廉银政策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清朝初期的贪污问题。尽管火耗归公后成为了地方官员的合法收入,但这笔钱一旦地方政府需要用钱,便可随时收回。养廉银的性质变得模糊不清,地方官员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又开始寻求新的灰色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养廉银变得愈发难以维持,最终名存实亡。
乾隆继位后,虽然不像嘉靖那样大动干戈,但他处理贪污问题的方式却破坏了规矩。在这场贪污循环中,他再次将大清朝带入了历史周期的循环之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