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20世纪90年代初,“巨无霸”苏联走向解体。

抛开它本身衰退的经济问题,来自美国的文化渗透,以及根植苏联各个系统的间谍也是重要原因。

如今,有人说颠覆苏联的手法在中国重现了。

譬如“毒教材事件”,部分境外势力俨然在利用各种手段打一场攻心战争。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场“全新的战斗”?能从苏联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一 、“独奏行动”与在苏间谍

1945年,人们站在废墟上欢庆,一场席卷世界的浩劫终于结束了。

可鲜有人知晓,另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正悄然来临。

美国和苏联虽未展开公开对抗,可却有数百万人被卷入其中沦为牺牲品,这就是著名的美苏冷战。

那个时代涌现出了许多间谍,譬如说“剑桥五杰”“埃里克”还有被称为“58号特工”的莫里斯·查尔兹。

最后一位尤为“了不得”,他潜伏35年,曾在克里姆林宫里和苏联高级领导人谈笑风生,非常受苏联人信任。

谁又能想到,这位苏维埃联盟的狂热捍卫者,转头就会把他们卖个干净?

1902年,莫里斯出生于基辅地区,在二战期间他的确一直在秘密帮助共产党。

不仅给红军筹措资金,甚至还担任了《工人日报》的主编。

可是后来他在党内派别斗争中失利,又遇上了心脏病发作,这才给了FBI可乘之机。

莫里斯被FBI收编后,成为“58号特工”,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奉命执行“独奏行动”,即利用美国共产党人的身份从莫斯科窃取情报。

在这方面莫里斯无疑是成功的——

潜伏35年,两地往返54次没被发现,这只是其一;

赫鲁晓夫甚至信任到带他一起来北京访问毛主席,并如实告诉了他谈话内容。

后来相关消息很快被FBI呈报给了国务院,国务院说:“这是所有报告中最重要的文件”!

很难想象,莫里斯究竟给美国提供了多少苏联机密,又在推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只知道他1991年病逝的时候,联邦调查局局长助理詹姆斯·福克斯说了这样一番话:

“每当人们讨论詹姆斯邦德的电影时,我就会会心一笑,并且说我知道这个故事,而且故事比你们知道的更精彩。”

莫里斯还只是众多美国间谍之一,俄罗斯历史学家普拉托诺夫在《俄罗斯荆棘之冠》一书中写道:

1945~1994年间,有超过400名隶属于苏联的高官遭到收买,至于其他社会人士就更多了,可以说整个苏联就像“筛子”。

比如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他的《日瓦戈医生》是西方人攻击苏联的武器。

靠着污蔑十月革命、反对社会主义,鲍里斯得到了西方国家广泛支持,有不少不了解他故事的人甚至还为他“喊冤”。

实际上,鲍里斯有什么冤枉的呢?他私生活混乱,在写《日瓦戈医生》之前,在苏联文学界也没什么“存在感”。

可即便如此他在生活上还是得到了诸多优待,有工作,有别墅,享受着劳动人民难以享受到的生活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鲍里斯还要“端碗吃饭,放碗骂娘”,靠着“踩苏联”博取名声和利益,属实令人不齿。

而这样的情况,在当年可谓是比比皆是。

二 、造神运动与颜色革命

可是有人好奇,西方国家当时为什么大肆吹捧鲍里斯,甚至将他捧为“苏联的良心”?

答案只用四个字就足以概括,“造神运动”。

《日瓦戈医生》完稿后,因为内容问题根本无法在苏联出版。

鲍里斯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早早就让情妇伊文斯卡亚与澳大利亚出版商接洽,并在将手稿交给《新世界》杂志社审阅的同年,将另一份书稿交给了丹热洛。

丹热洛是意大利出版巨头的代表,拿到这份书稿后,他们迅速将其造势,一边找文学家热评,另一边联系其他欧洲出版集团跟进。

结果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本书就被翻译成二十四国文字并出版,鲍里斯就此风靡西方。

这还只是个开始,据说1958年美国要求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他,意在增加他的“影响力”。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访问台湾后,回去的第一时间也谈起了关于鲍里斯的问题,最终鲍里斯得偿所愿,斩获诺贝尔文学奖。

鲍里斯获奖的第二天,苏联《文学报》就发文道:

“他为了30个银币抛弃了自己的良心!”

30个银币是犹太出卖耶稣获得的好处,对于一直要求苏联人忠于基督的鲍里斯,这样一番评价不可谓不辛辣,等于直接说鲍里斯为了获得诺奖出卖了苏联。

而联系起美国的“一贯作风”,这种指控也不能说是毫无道理。

毕竟,美国素来喜欢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煽动矛盾,鲍里斯描述的苏联几乎“全是缺点,没有优点”,美国可不是得大力跟进?

在干涉他国内政、引动它国骚乱这件事上,美国也算“惯犯”了,美国作家威廉明确指出:

“二战以来美国至少粗暴干涉了30个国家的民主选举,数度推翻50多个外国政府,且试图暗杀50余位外国领导人……”

从中东欧到北非,再到中亚、西亚,几乎处处都能看到美国的“手笔”。

因为“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变成了阿拉伯之冬,上述地区许多国家的民众至今还在动荡与冲突中挣扎求存,与苏联相比这些国家体量太小了。

国家体量小,也就意味着无法承担风险,对于苏联来说离间政府与民众的“寻常手段”,对于这些小国来说或许就是致命的。

我们也应该从中得到启示,绝不能因为“事情小”,就忽视了其中蕴藏的风险。

就拿之前的“毒教材”事件来说,它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真相?

三 、“毒教材”的真相与启示

“毒教材”被发现,可以说是源于偶然,某天一个家长翻阅孩子书籍的时候,意外发现上面的“插画”不太对劲——

小孩形象怪异,清一色的“眯眯眼”、神色呆滞且不说,有些孩子索性穿上了“星条旗”“NASA”,乃至于“日本和服”;

此外他们的动作也非常失礼,袭胸、掀女孩裙子的行为比比皆是,看完后让那位家长十分纳闷:

“这不是在丑化国人,带坏小孩子吗?我们以前也没用过这种插画啊!”

因为觉得这些插画有古怪,该家长索性将插画拍下来,发到了网上,询问网友们对此事的看法。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孩子家长纷纷表示也早有类似想法,建议严查并且杜绝此类“毒教材”。

很快,相关部门官网登出了相关通知,确定了教材插图存在的三方面问题:

第一,画得不行,既不符合大众审美,也起不到对青少年正面引导作用;

第二,不够规范,部分插图存在错漏,的确有线条和元素选择不太恰当;

第三,鱼龙混杂,除了被曝光的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外,还有一些教材插图存在不协调的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对其展开了全面整改。

既然有问题,那么自然要解决,在确定这件事中不存在利益输送问题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些人分别受到了批评、警告、记过以及免职处理。

而吴勇、吕旻以及吕敬人等人则不会再被聘请从事国家教材设计与绘制工作。

按理说,事情到这里就算告一段落了,吴勇等人不像上面提到的鲍里斯一样“别有用心”,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可是网友越扒越觉得吴勇等三人关系不简单,而且背后还有一段“惊爆眼球”的故事。

原来,吕敬人是吕旻的父亲,也是吴勇在美院的老师,是否是因为这层关系,负责封面设计的吕旻才把版式设计的工作交给吴勇工作室的呢?

这里面或许的确没有利益输送,可能很难说有没有“人情”的因素。

有人说,昔日颠覆苏联的手法疑似在中国“重现”,这并不是无端猜测,实在是近年来一些事情比较引人遐想。

“毒教材”是这样,“南京夏日祭”也是如此,国人应当提高这方面的警惕性,不给任何坏人可乘之机。

引用《人民日报》一句话,“教材排毒只是开始”,我们无惧任何挑战。

四 、起底、探究与思考

很多人觉得,“冷战”已经过去多年,“间谍”一词离我们也十分遥远,其实不然。

苏联解体后获胜的资本主义制度迫切希望找到一个“对手”,在全世界范围内“寻衅滋事”,这说明了冷战思维在西方依旧大行其道。

间谍或许也离我们不远,我们能看到国家安全部门时常公开破获的间谍案,有些人被收买的过程相当简单——

出国留学,然后被境外势力盯上,譬如说美国中情局。

先建立联系,表明身份,许诺给其大量好处,让其成为美方间谍,然后进行考核培训,学成之后就可以让他们“回归”中国了。

社交媒体中同样有这些人的“影子”,之前国家披露的典型间谍案例中,还与一些社交媒体有关系。

部分社交账号从2020年以来以介绍外国生活为幌子,实则夹带私货,靠着造谣、诽谤的方式抹黑我们国家的形象。

这不就等同于鲍里斯写下《日瓦戈医生》吗?甚至比前者更直接、赤裸。

这些境外势力之所以想尽办法抹黑中国,主要是给两类人看的。

一类是外国人,境外势力将中国“塑造”成外国人害怕的样子,以此制造外部矛盾;

一类是中国人,境外势力通过制造舆论,从国人的内部挑起矛盾。

直接反华媒体的报道也并不全是有倾向性的。

为了“隐藏”,它们更可能会在发布十条乃至更多中性报道后,再穿插一条误导性推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不知不觉间影响国人的认知。

据相关单位统计,近年来外国间谍和反华媒体尤为注重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和破坏。

他们利用问题来挑起社会冲突,制造群体分裂,这是一场“攻心”战争,我们一定要格外警惕。

当然,国家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

根据美媒报道,十多年前我们就已经系统瓦解了美国中情局在中国的间谍活动,当时有不少美国官员悲观道:

“中情局已经难以在中国奏效了!”

后来美国犹不死心,又是创建“中国任务中心”,又是组建“影响力与认知管理办公室”,俨然是要继续破坏我国国家安全。

而我国也针对性地做出了回应,先后发出了“全球发展倡议”以及“全球安全倡议”。

大家要知道,关于认知领域的争夺不能只靠国家,国人同样应该自发参与其中。

面对不确定真假的繁杂信息,我们不能盲目相信,要勇于去质疑,对于一些明显威胁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言论,我们更应该驳斥、举报。

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新修订的《反间谍法》管辖范围不断扩大,包括主体范围和行为范围两类。

像主动投靠间谍组织成为代理人、通过网络攻击破坏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都算是违反了我国的《反间谍法》。

面对境外势力的渗透与破坏,我们应该勇于抵抗,过往苏联的往事也为我们提供了教训与经验。

希望大家能从这个故事中有所收获,加强警惕性,积极保卫国家安全。

参考资料

《起底境外势力:有这些类型的渗透手段,正对中国发起一场攻心战争》 人民网

《劣迹斑斑!美国是二战后国际和平环境的最大破坏者》 新华网

《苏联叛徒作家,却成为西方宠儿,并得到诺奖加持》 观察者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