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

生活在礼仪之邦,我们应该讲礼节,尊重传统礼仪,以此来提升做人的修为。

作为中年人,是社会的精英,也是 家庭的脊梁,大家都在“为马首是瞻”。因而,讲礼的责任,更为重大。

古人留下一句俗语:“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

按照传统去理解,自己六十岁、九十岁、父母健在的情况下,不过大寿。

根据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把俗语进行推陈出新,建议以下三种情况下,不要随便过大寿,做正能量的榜样。

01

父母健在时,不过大寿,避免弄丢好家风。

在很多地方,有这样的说法:“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落难日。”

母亲生育孩子,真的是历经磨难,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更是风险重重。

鲁迅先生在四十九岁的时候,才有了儿子周海婴。

儿子出生的时候,鲁迅的爱人许广平遭遇了难产,关键时候,医生问:“保大人,还是保小孩?”

鲁迅毫不犹豫地说:“保大人。”

还好,有惊无险,孩子大人都平安。

大概是经历了生死的考验,鲁迅对爱人和孩子,更加爱护了。

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里写道:“所以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许广平则这样写:“小孩有些咳嗽,不管在另一间房子或另一层楼,最先听到的是他(指鲁迅)。”

我们在父母的“关爱”里长大,后来我们到了中年,父母老了,就应该反哺。

反哺父母,这是最好的家风,也是孝道的基本。

若是父母健在,儿女高调办寿宴,外人会认为,这是对父母的不尊重。尤其是一些不孝顺的儿女,对父母的寿宴不上心,对自己的寿宴很上心,这就形成了对比。

父母七八十生日,儿女都不闻不问。那么亲戚朋友,凭什么去儿女的生日宴上,凑个热闹呢?

你过大寿“名不正、言不顺”,只是给外人看了一个笑话。留下不孝顺的家风。

你的做法,让孩子们学到了,以后你的老年生活,也不会好过。

把过寿的时间和精力,用来陪伴父母,给父母做饭,应该是更好一些。

02

身处要职时,不过大寿,避免敛财的嫌疑。

元代杂剧《谇范叔》里说:“先敬罗衣后敬人,先敬皮囊再敬魂。”

当一个人有权有势的时候,外人请你吃饭,送礼,都是有目标的,不是单纯的一份感情。

更可怕的是,你拿了别人的东西,收了红包,接着就败露了自己的贪婪,会受到处罚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位高权重的时候,不要过大寿,这是清正廉洁的体现,也避免了职场上的灾祸,不让家人因此过战战兢兢的生活。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生日这一天,正常上班,拒绝亲戚朋友来祝贺。

同治十年十月,曾国藩六十岁生日,他拗不过亲友,办了寿宴。宴席过后,他仍旧去办公,还坐船巡视吴淞江。

寿宴的费用,五十四个银元。并且把费用如数支出,不让办事的人贴钱。

到现在,我们还在学习曾国藩的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可见其家庭之兴旺,职场的做法,值得点赞。

同治十一年正月,轮到李鸿章过五十岁生日。

李鸿章因此提前两天布置宴席,还设了戏台,请了随从三百多人。宴席上,还有卫兵维持秩序。

很明显,来参加宴席的,不都是亲戚朋友,还有很多官僚和下属。

当时的官员赵烈文将曾国藩和李鸿章对比,感慨地说:“闻湘乡(曾国藩)前岁都中诞庆,仅同乡一会而已。人之境遇有丰有确,虽处台司不能尽一也。”

要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有权势,大家会来凑热闹,但也会因此抓住你的把柄。一旦你失去权势了,那就别怪“墙倒众人推”了。

任何时候,保持清正廉洁,就经得起考验了,家庭安稳,没有隐患。

03

人微言轻时,不过大寿,避免被亲友瞧不起。

《增广贤文》里说:“人微莫负重,言微莫劝人。”

又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穷困的时候,说什么,都没有人理会;做什么,都难有人帮忙。

你有什么大事,人家会躲着你,凑热闹都显得多余,怕沾染了你的穷气。

你穷困潦倒,还要半大寿,岂不是变得更穷了?富人不来,穷人来蹭饭,宴席是要亏本的。

更让你扎心的是,宴席摆好了,却很多座位都是空的,人缘不好的迹象,一目了然。

我们单位的一个打字员,过四十岁生日,通知了一大批人。

到了宴席即将开始前几个小时,很多人都不到场。有人说,自己要应酬;有人假装忘记;有人消息也不回。

说实话,大家都知道,打字员,几个月换一次,哪有什么人情?也不是单位的员工。

有些红包,给出去,是多余的。你应该知道自己的分量,看看自己是不是多余的那一位。

04

人到中年,不过大寿,生日总是要过的。

建议你,生日这一天,和家人小聚,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在一起,吃顿饭,互相鼓励,家庭更有烟火气。

吃不起大鱼大肉,在家温一杯小酒,摆一些花生米,几盘小菜,也会让你感觉到温暖。

日子过得好不好,不在乎人家是否鼓掌,而是自己的感受,家庭的模样。

办好自己的寿辰,就是给子孙示范,也传递了持家的方法。

古人云:“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

崇尚简单,为人心坦荡,添福添寿。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