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越过千难万险,来陕北苏区进行了四个多月的访问。
在此期间,他和毛主席有着密切的交流,并在后来多次受到毛主席接见。
在长期的观察下,斯诺找到了毛主席能够成为一代伟人的原因,在他看来毛主席手上握着“四张王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的“四张王牌”,分别指什么?斯诺与毛主席又缔结了怎样的情谊?
一 、斯诺与毛主席
那是1936年,31岁的埃德加·斯诺在宋庆龄的帮助下,跨越了国民党人的重重封锁,来到了陕北苏区。
毛主席看到他后大为惊诧,当即嘱咐众人道:
“要好好接待他,打破国民党的谣言,让外面的人能看到并支持我们!”
于是,斯诺与同行的马海德得以在苏区畅行,他们甚至还拿到了我军的军服、步枪,配以马匹。
在逛了一圈领略了苏区的风土人情后,他们终于在七月中旬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一段值得纪念的友谊就此“点燃火苗”。
随后的几个多月里,斯诺多次与毛主席彻夜长谈,某次拍照的时候,甚至还留下了“两人戴一帽”的美谈。
原来,毛主席的帽子用了太久,以至于不仅洗得发白,还“软趴趴”的,拍起照来很没精神。
毛主席想借一顶,可是放眼周围,大家的帽子都差不多,只有举着相机的斯诺帽子是新的,他主动把帽子摘下递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拍完照后,慢步走到斯诺面前,把帽子给他戴上了,并诚挚地向他道谢。
而斯诺则是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在场的众人一时间都鼓起掌来。
帽子的故事只是一个小插曲,不过却充分证明了两人关系的熟悉。
后来斯诺夫人来延安采访,看到毛主席的时候,直接拿出张照片并亲切地笑了,只见照片上赫然是毛主席戴着的那顶红军帽
在陕北之行结束后,斯诺写下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真实面貌,这是开创性的。
也正因如此,我们多多少少都听过斯诺和这本书的名字。
可鲜为人知的是,斯诺这次陕北一行还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的伟人”,他用“四个身份”凸显了毛主席的伟大,即“毛主席的四大王牌”——
知识分子、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的人、军政天才以及本土派。
这四个身份究竟该如何诠释?毛主席的四大王牌又有着怎样惊人的威力?
二 、不容小觑的“知识分子”
毛主席说过,“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书却是不能不读的。”
仅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毛主席身上的“知识分子素养”。
而他读书也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他是抱着“改造国家与世界”的目标在读。
这就尤为了不起了,正与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早期,毛主席喜欢读《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些古典小说,在读这些书的时候,他产生了一个念头:
“为什么都是文人武将当主角,却没有一本书是以农民做主人公的呢?”
直到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了解了阶级斗争,毛主席的这个疑惑才得以解开,而这一时期他接触的书又不同了。
他在同斯诺交流时,就曾经指出:
在践行理念的过程中,有三本书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它们分别是《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以及《共产党宣言》。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想要找这些书是不容易的,有时候一本好书毛主席能翻个上百遍。
正是从这些书中汲取到了足够的养分,毛主席后来才能创造“新的理论”,并将外来的马克思主义转换成适合中国的“成果”。
老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毛主席这类“知识分子”,同古时候那些只知道死读书的腐儒可是截然不同的。
毛主席“读”的不仅是书籍,更是历史以及现实中的经验教训,诚如毛主席所说:
“读书是学习,从现实中领悟同样是如此,且是比读书更重要的学习!”
从16字游击口诀,到《论持久战》,再到十大军事原则,处处都是明证。
一本《资治通鉴》都要读17遍,毛主席可以说是将“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句话贯彻到底。
正因如此,毛主席才能和那些污民为匪的人划开界限——
他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真正设身处地地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
三 、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的人
斯诺同毛主席相处后称毛主席有着“天命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何处?
答案就是“人民群众”,毛主席真切地把人民放在自己的心中,所以他的身上才会长期迸发出根本的活力。
以至于斯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预言:
“他或许会成为非常伟大的人物!”
历史证明,斯诺是正确的,而毛主席“一心为人民”“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毛主席身上自带一种“平民”气质,他站在人群中是毫不突兀的。
毛主席的这种气质,很大程度上来自自我约束,他不喜欢搞排场,更痛恨铺张浪费。
所以当年华侨陈嘉庚带人回国考察途经延安的时候,毛主席就拿出了白饭、咸菜还有一碗鸡汤招待他。
而且,毛主席特意强调,“鸡汤是隔壁大娘听说有客人来才送过来的”。
听起来有些“磕碜”,可陈嘉庚非但不介意,反而还满意极了,他考察结束回南洋之后当即告诉其他侨胞:
“我们的希望在延安!”
陈嘉庚何以给出这种言论?难道是途径重庆的时候,遭到“怠慢”了吗?
答案恰恰相反,他到重庆和西安的时候,当地国民党人十分热情地招待了他,那“排场”他在海外都很少见到。
可在抗日的大背景下,国民党人还如此奢侈,用人民的“血汗”来招待客人,这自然会引起爱国者的愤慨。
其次,毛主席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且矢志不渝地践行着。
遇到困难的时候,毛主席等人不会向人民群众“伸手”。
“我们困难,可人民群众更困难,怎么能为了自己有粮食吃,就让人民去吃苦菜呢?我们要做到自己披稻草也要让人民有衣服穿!”
在毛主席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马克思主义,同样还能看到中国传统美德的光辉,他将二者巧妙结合,最终才得到了人民的爱戴。
我党的其他同志也是如此,他们心系大众,不图回报,一心谋求大多数人的解放和幸福。
当然,光有“品格”依旧不足以实现伟大解放事业,“能力”同样重要。
毛主席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双重才能,为“伟人”二字奠定了牢固根基。
四 、毛主席的军事与政治才能
论及毛主席的军事才能,不少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应当是《论持久战》,因为这充分说明了毛主席在军事上的“预见性”。
可毛主席本人最满意的,还是发生于1935年的“四渡赤水”,正如哈里森在著作《长征》中写道:
“长征是世界史上的奇迹,而四渡赤水则是长征史最璀璨亮眼的一页。”
那时候,红军已是疲惫不堪,而国民党军队如浪潮一般从四面袭来,蒋介石自觉胜券在握,开始站出来“指点江山”:
“红军接下来要么朝北,要么朝东、朝西,不管往哪走都走不出我们的包围圈!”
为什么不说朝南?
因为南边有着薛岳指挥的中央军,正在一旁虎视眈眈。
而其他几个方向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东有刘建绪,西有孙渡,北边还有个刘湘,俨然是无路可走了。
至于“殊死一战”更不现实,敌军人数更在我军10倍之上。
关键时刻,毛主席出手了,一月末指挥部队渡过赤水河,给了敌人一个要“北渡长江”的假象;
二月下旬二渡赤水,引得敌兵“回旋”,结果娄门关一战我军以逸待劳,大获全胜!
敌人这时候自以为抓住了我军动向,蒋介石亲自飞到重庆指挥。
然而依旧没用,毛主席在三月中旬率兵三渡赤水,把国民党部队给远远甩在身后。
这时候,蒋介石还以为我军是在“无头苍蝇乱钻”,殊不知毛主席早就做好打算,三月下旬四渡赤水,彻底甩开了国民党追兵!
蒋介石当初是如何恼羞成怒的,我们暂且不提。
如今我们回顾四渡赤水,只能用六个字来评价它,“天才般的设想”。
毛主席不仅在军事方面天赋卓越,在政治方面同样极具才能。
就拿军队政治工作来说,毛主席率先阐述了它的性质,大力坚持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制度,更不用说他还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没有这些作为基础,就没有后来的党指挥枪以及军魂塑造,我们不应当只注意毛主席的军事成就,十分容易被忽视的政治工作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五 、缺不得的“本土派”
所谓“本土派”,是与“留洋派”对应的,这里指的是毛主席没留过学。
像周总理、邓小平乃至于朱德等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留洋经历。
毛主席早年也曾计划过出洋留学,甚至他本人还是赴法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可他最终还是没有“出去”,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说,毛主席之所以没去留学,是因为没钱,1920年9月在一师附小任“主事”之前他的经济状况一直是比较拮据的。
可问题是毛主席曾经从章士钊那里拿到大笔“助学捐款”,他完全可以借助这笔钱来留学。
再者说了,毛主席在与斯诺交流的过程中也提到,他家里状况其实不错,父亲有不少存款,“经济拮据”实在不能作为他留学不成的理由。
也有人说,毛主席之所以没去留学,是因为外语不太好。
当时外语不好却出国深造的人可以说比比皆是,“留法预备班”也能给毛主席提供一臂之力,这显然也不是毛主席放弃留学的原因。
其实,毛主席在同周世钊写信时,曾经就这个问题做出过说明。
毛主席认为在当时的情境下,看译本同样可以学习西方知识,而且学习得更快。
他不妨在国内研究我国的文化,这样以后如果要留学了,才更有利于比较。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改造中国,离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实际调查和研究总是要有人做的。
如果他留下来更有利于革命,那不妨做个本土派。
从“留洋”到“留下来搞研究”,毛主席的思想是存在一个转变过程的。
这种改变并非“内部觉醒”,同样也受到了外界人与物的影响,像杨昌济就是坚定的“反留洋派”,他曾经指出:
“那些原本基础很好的人,去留趟学回来,反倒变成‘外国人’了!”
胡适也认为,没有必要飞到什么地方学习,盲目追捧留学实在是不必要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反对留学,严格意义来说他们反对的是盲目跟风,如果出去真能学到知识,学到改造社会的方法,那也是很有必要的。
倘若说“知识分子”的素养给予了毛主席不断进步的可能,“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让毛主席始终有着坚定的方向;
那么卓越的军事与政治才能就给了他施展的空间,“本土派”则让他一直保持着清晰的视野与全面认知。
从这个角度看,说它们是毛主席的“四张王牌”的确不为过,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与才能共同将毛主席推到了伟人的位置上。
斯诺对毛主席的认识还是正确而全面的,可惜两人见面的机会并不多,1972年斯诺就去世了。
令人感慨的是,直到离世斯诺还惦念着中国,他在遗嘱中写道:
“希望我的一部分能够永远留在那里……”
斯诺与毛主席的友谊令人动容,斯诺对中国的爱也让我们愈发清晰认识到了“国际友人”四个字的含金量。
希望这样的国际友人越来越多,也希望大家能从毛主席与斯诺的故事中,领略到更多的思想内涵。
参考资料
《斯诺与毛泽东戴过的红军帽》 解放军报
《斯诺眼中的毛泽东“历史上最大的人民救星”》学习时报
《红星缘何照耀中国》 中国纪检监察报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