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到近几年来最让大众担忧的事情,“日本不顾各国反对,一意孤行排放核污染水”的事件一定榜上有名,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于核安全的激烈讨论。

2023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已经累计排放了3万吨核污染水,或许要不了多久,这些核污染废水就会迅速蔓延至周边各个国家。

虽然日方一直宣称,这些污染水已经经过处理,是完全不会对人体以及海洋生态造成影响的,但今年发生的一系列“怪事”似乎都很难让我们不往这方面去联想。

日本最近不仅多次出现大量鱼类和海鸟死亡事件,同时还出现多次集体食物中毒、地震、海啸等事件。

最近一则关于“一只长达10米的抹香鲸被发现在辅导核电站周围死亡”的消息更是引起广泛热议,网友们纷纷猜测这一事件是不是与核污染有关。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抹香鲸的死亡呢?

海洋巨兽——抹香鲸

抹香鲸,又称抹香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属于鲸目中的鲸科。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体长可达到25米以上,体重更是高达数十吨,所以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之一。

而且抹香鲸可不是海洋中“独行者”,而是社群类动物,通常与其它同伴一起出行。它们会根据季节性的温暖和寒冷水域的变化而迁徙,所以你几乎可以全球大部分的海洋水域中寻找到它的身影。

有许多网友经常会问,为什么会给鲸类起一个这么诗意的名字呢?“抹香”一词因何而来呢?

传闻古代曾有一渔民在捕鱼的时候,意外在水面上发现了一块散发着奇异香味的石头,本以为是石头上涂抹了什么香料,但没想到随着时间越久,石头散发的香气就越浓郁。

渔民断定这肯定不是什么普通的石头,就当做宝物敬献给皇上,皇上看了之后很是喜欢,便大手一挥给了渔民许多赏赐,而且还给这种石头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龙涎香”,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后宫嫔妃常用的香料之一。

起初,大家还以为这龙涎香是上天赐予的宝物,直到19世纪初各地渔民开始大规模捕杀鲸鱼开始,大家才终于知道龙涎香的由来——它就是抹香鲸消化道中的分泌物。

作为一种纯粹性的食肉动物,抹香鲸虽然是齿鲸,但与一些鲨鱼相比,它们的牙齿并不是那么锋利,无法简单地通过撕咬猎物来捕食,也不太可能咬碎硬物。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捕食策略,相对于捕食鱼类或其他动物的鲨鱼,抹香鲸更倾向于捕食那些体型较大、外表柔软的猎物,在海洋中,大乌贼就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大王乌贼不仅体型庞大,而且游泳速度相对较慢,抹香鲸可以用它们的下颚牙齿轻松地抓住这些乌贼,然后将它们吞下肚子。

不仅美味而且不用费什么力气就能饱腹,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但是吃过乌贼的人都知道,它们虽然通身绒软,但肚子里面却有一块白色的菱形内壳,也就是海螵蛸。

这种物质极难被消化,甚至可能会划伤鲸鱼的消化道,为了保护自身消化系统,抹香鲸的身体会产生一种胆固醇,将这些海螵蛸包裹起来。

这些胆固醇会逐渐层层叠加在海螵蛸周围,形成一种类似于蜡状的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物质会逐渐固化并变得更加浓郁,最终变成龙涎香,从抹香鲸的肛门排泄出去。

尽管来源有些奇怪,但龙涎香,凭借其独特的香味数百年来一直备受香水行业的青睐,有时候,龙涎香的价格甚至可以达到黄金的两倍多。

抹香鲸频频死亡

按道理来说这种在深海中生活的动物,与人类应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近些年来抹香鲸在沿海被发现死亡的新闻却并不在少数。

今年在我国三亚海滩边,也发现了一头搁浅死亡的抹香鲸,它看起来外表并无明显伤痕,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当解剖开它的肚子后,眼前的一幕震惊了所有人。

它的肚子里竟然有上百个塑料袋,在不断的吞噬了这么多塑料后,它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胃肠梗阻,并且胃肠道及肝脏大量寄生虫寄生。

由于塑料袋的阻塞和疾病的侵袭,这头抹香鲸已经无法进食,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更令人难过的是,专家们还发现这头抹香鲸体内竟然怀有一头刚成型的雄性小宝宝。怀孕使得它的体力严重不支,无法进食并承受高强度的应激,它只能在海滩上默默地等待死亡。

这样残忍的事情并非个例,2019年,在苏格兰海滩上我们也发现了一头年仅10岁的抹香鲸。

当救援人员发现这只抹香鲸时,它已经濒临死亡,漂浮在海面上。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立即将它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但不幸的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在运输的过程中,这只抹香鲸不停地往外呕吐着塑料袋。

后来经尸检结果显示,这头鲸鱼的消化系统中充满了100公斤的塑料和垃圾,几乎摆满了一整个实验室,它的肠道也被锋利的塑料刺穿。

虽然目前对于日本的这条抹香鲸死亡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因为核污染还是白色垃圾的肆虐,它的死或许与人类的活动都脱不开干系。

曾几何时,海洋中几乎没有塑料存在,而一头大鲸鱼的寿命可达100年。而如今几乎全世界所有的海域都被塑料垃圾所覆盖,因此造成鲸鱼的死亡数量更是在不断增加。

每次在对死去鲸鱼做解剖的时候,我们总能在它们的胃中发现整整几大桶的塑料垃圾。而且,这些塑料永远也不会分解,只要鲸鱼吞食了塑料,它们就注定要承受痛苦,并最终死去。

据联合国估计,全球海洋中大约有50万亿个塑料微粒,相当于银河系中恒星数量的500倍。

如今,我们甚至可以说地球上几乎每个角落都受到了塑料污染的影响,就连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也无法幸免。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数量将超过所有鱼类的数量。

假如那一天真的到来,这样的局面真的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

人类与海洋应该如何共存?

曾经,我们以为数以千米的海洋深处只有一片漆黑,但实际告诉我们那里孕育着更多美好的生命。

要知道海洋占全球水资源的97%,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海洋能够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碳汇和氧源,可以说它就是孕育一切生命的摇篮。

而近些年随着人类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的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对海洋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甚至许多鱼类因为过度捕捞而数量锐减,就连被国家列为保护动物的黄唇鱼以及中华鲟,都正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或许有人会说,它们的存亡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但殊不知如果人类一再污染、破坏水体环境,最终受到伤害的怕会是我们自己。

回想1988年上海爆发的甲型肝炎事件,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当时,居民们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一时之间大规模的疫情爆发,无数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我们可以想象,未来这些被污染水质养育起来的鱼类会夹杂着多少的细菌和微生物,而这些细菌最终可能都会进入到我们自己的肚子里。

保护海洋环境,其实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比如塑料袋、塑料瓶等,选择可降解的替代品,例如购物时使用环保袋、使用可回收的水瓶等,积极参与塑料回收和再利用活动,将废弃的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同时,在外出海边旅游潜水的时候,我们也要选择使用对海洋环境友好的防晒霜,以免对珊瑚礁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正如大自然给予我们无尽的恩赐,我们也应该以同样的心态回馈大自然,保护海洋环境、重建地球生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