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为强化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美丽山东建设,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第一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共筛选出12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现予以展播,供各市互相学习借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济宁:大沙河(大束段)。
大沙河发源于济宁市邹城城东张庄镇,自东向西贯穿邹城市主城区,流经灰城子美丽乡村、匡衡湖文旅小镇、唐王河公园等景点,汇入南四湖重要入湖河流白马河。河道全长34公里,流域面积172.59平方公里,是孟子故里邹城的母亲河,也是邹城市亲水休闲观光走廊和饮用水源地水源补给河道。
突出问题
大沙河为季节性河流,上下游地形高度差近17米,河水快速下泄导致“有水留不住”,河道内长期干涸,年断流天数达200天以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道沿线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农村生活等污水直排与日俱增,2016年大沙河水体一度恶化为劣Ⅴ类,往日“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风貌不复存在。
大沙河(大束段)美景
主要做法
邹城市多措并举改善大沙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使大沙河焕发时代新面貌。
一是开展生态修复,打造“美丽大沙河”。投资9600万元实施水质净化及生态修复工程,打造连接城区与邹东山区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9条生态透水拦沙坎、350余亩人工湿地,让汛期的水可以“留下来”。人工增殖放流净水型鱼类近40万尾,栽植水生植物19万株,实施河内清淤及岸坡修复550亩,修建生物岛珊8处,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体自净能力。打造休闲广场、风车等景观节点10余处,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二是实施截污控源,构建“绿色大沙河”。对大沙河及其支流“毛细血管”进行源头治理,关停大沙河沿线涉水污染企业,推动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关闭搬迁。大力推动“厕所革命”,完成大沙河周边农村厕所改造1006户,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处理站4座,实现全域雨污分流。
三是聚力特色产业,构筑“经济大沙河”。依托大沙河良好水生态环境,深耕食用菌产业,用小蘑菇撑起群众“致富伞”,打造蘑菇产业园,成功招引5家全国工厂化金针菇、杏鲍菇头部企业落户发展,蹚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富农的发展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与高校合作开发高附加值新品种,大力发展田园采摘,盘活闲置的农家院及周边低效闲置土地发展民宿,发展“采宿”结合的乡村新业态。
四是打响文旅品牌,塑造“文化大沙河”。深入挖掘孟子故里等历史文化资源,沿大沙河打造韦贤教子文化、儒学研学游基地等景观节点,借力钓鱼台村“虺王钓鱼”典故发展休闲垂钓产业,组织北葛打铁花、山头花鼓戏等定期展演。将北方民居和农耕文化相融合,打造集高端旅居、休闲康养等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推动大沙河周边地产、餐饮等服务行业繁荣发展。
五是实施精细管理,共建“长治大沙河”。确定“县、镇、村”三级河长66人,对大沙河河道“四乱”行为进行巡查整改。建立“一河一档”,编制实施“一河一策”,完成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实行河湖平台管理、APP数字化管护。强化部门协同,建立多部门联合协商工作机制,保障大沙河“长制久清”。
治理成效
经过系统治理,大沙河河床拓宽、坡度减缓、流量充沛,生态流量稳定且全年不断流,实现“水丰河畅”。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由劣Ⅴ类跃升至Ⅲ类,水体透明度达70厘米,实现“水质优良”。水生植被覆盖度由58.5%提升至85.6%,自然岸线率达到61.22%,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有2亿年历史的“仙女虾”现身大沙河,实现“生物多样”。亲水便民设施齐全,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亲水需求,实现“人水和谐”。带动40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6万余元,民宿等旅游业实现年营业收入4000万元,实现“水兴惠民”。
经验启示
邹城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截污控源+生态治理+水产融合”思路,多措并举修复生态,营造生态宜居环境;立足资源禀赋,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坚持系统治理思维,构建协同共治格局,以生态经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统筹推进,为小型乡镇河流美丽河湖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大沙河(大束段)美景
来源:山东环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