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久违的感觉扑面而来”
2086
31
相关文章
近七日浏览最多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接触过《参考消息》。我的姥爷特别爱看这份报纸,他上班时在单位里能读到,退休后又自费订到了80多岁,直到眼睛实在是花到连戴花镜都看不清才罢休。退休在家后,他经常因为看得太入神了,把报纸铺得满屋都是。我经常要帮他整理报纸。姥爷会把《参考消息》一看再看,今天的报今天就要看,几个月之后还要再翻出来看。也是这样,我从那个时候就知道《参考消息》是有内容、值得一看再看的权威报纸。
长大后,我慢慢能读《参考消息》,也愿意和姥爷一起看《参考消息》。现在我学习新闻学专业,更能在专业课中从各个角度对《参考消息》进行深入了解。在我的印象中,《参考消息》是厚实的,堆在姥爷的柜子里,也堆在我小小的脑袋里,为我推开了看世界的窗户。
小时候,我听家里大人讲国际形势,上学之后学校给定时事政治的杂志,每天看新闻联播。但长大后,我确实没有再特意去专门了解国际形势,报纸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我一般是刷到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的热搜,才会点进去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学期,学院给我们推荐了《参考消息》数字报。进入页面后,一种久违的感觉扑面而来——很久没有接触到了解国际形势信息的专门平台了!
▲作者(右一)在《参考消息》数字报进校园活动中发言
我认为,《参考消息》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我也希望从《参考消息》上看到更多与国际形势相关的信息。术业有专攻,我总是觉得从《参考消息》上看到的信息更加专业、真实、精炼、厚实。
在我看来,《参考消息》数字报的优势一定在于其纸报数十年来在国际消息方面的深耕,数字报将会承袭这一点,老读者也会认准《参考消息》的招牌。在信息过载、营销号满天、信息真假难辨的时代,需要有一个如此权威的数字报在新媒体市场树立标杆、正确引导,让读者接收到专业的、真实的、全面的信息,擦亮看世界的窗户。《参考消息》数字报的优势还在于它以微信平台作为载体。新闻信息类应用程序的内存占用较大,缓存也较多,而数字报搭载于微信小程序中,大家随看随搜,既方便,又能解决存储空间占用的问题。
我还有一点不成熟的小建议。我希望《参考消息》数字报可以在能看新闻、听新闻的基础上,把视听结合起来,增加短视频版面。这样做能够吸引用户沉浸。而且,短视频更符合如今不少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看新闻的习惯,有助于提升《参考消息》数字报的阅读率。
祝愿《参考消息》越办越好!不管在纸媒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愿《参考消息》一如既往地厚实,被新老读者喜爱!(吉林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 周思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