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场波动加大,固收类产品因其较小的波动性日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据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计算,今年4月共有120只新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成立,发行份额1410.89亿份;其中,中长期纯债基金23只,合计发行份额524.16亿份,占比近四成。(数据来源:Wind,数据统计区间:2024.04.01-2024.04.30)
在此背景下,作为纯债基金,中银纯债凭借其出色表现,赢得了众多投资者的信任。
据了解,中银纯债通过对各类债券品种积极主动的管理,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从投资范围上看,该基金对债券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同时不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权证、可转债等,也不参与一级市场的新股、可转债申购和增发新股。在投资策略上,该基金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最佳配比。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银纯债的表现显示出了长跑韧性。2024年一季报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中银纯债A自2012年12月成立以来总回报63.5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4.38%,实现超额收益49.12%,展示了相对较为出色的表现;从近一年表现来看,中银纯债A近一年收益率为6.21%,同类排名中位列前3%(17/785)。(基金业绩来源:基金定期报告;同类指银河基金分类债券基金-纯债债券型基金-长期纯债债券型基金(A类),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日期:2024.03.31)
该基金由基金经理林炎滨掌舵。林炎滨拥有13年证券从业年限,基金管理经验近3年,他长期以来专注信用研究,聚焦信用债行业选择与债券挖掘,擅长发债主体与债券的全面评估和投资。基于对未来债券市场可能会呈现震荡态势的判断,他认为中高等级、中等久期的信用债票息策略或相对占优,同时在震荡市中通过波段交易操作或有助于增厚组合收益。
优异的业绩背后是强大的团队支撑。作为老牌银行系公募基金,中银基金多年来持续深耕固收业务领域。海通证券显示,截至2024年3月末,中银基金固定收益类产品超额收益排名前列,近一年、两年、三年,超额收益率在16家固收类大型基金公司中均排名第3。。(数据来源:海通证券《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超额收益排行榜》,截至2024年3月29日)
随着新“国九条”的颁布,资管机构面临着更高的投研能力和产品创新服务要求。中银基金未来将持续提升自身实力,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聚焦投资者长期回报,通过丰富的产品线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
业绩回顾:
中银纯债A于2012年12月12日成立,林炎滨于2021年8月24日管理该基金。基金近五年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 2019年度4.12%/1.31%,2020年度3.25%/-0.06%,2021年度4.14%/2.10%,2022年度0.72%/0.51%,2023年度5.99%/2.06%,2024年1季度1.95%/1.35%。
中银纯债C于2012年12月12日成立,林炎滨于2021年8月24日管理该基金,基金近五年回报/业绩基准回报分别为: 2019年度3.93%/1.31%,2020年度2.97%/-0.06%,2021年度3.85%/2.10%,2022年度0.34%/0.51%,2023年度5.75%/2.06%,2024年1季度1.89%/1.35%。
中银纯债D于2023年5月25日成立,林炎滨于成立起管理该基金。基金回报/业绩基准回报:自成立日至2023年12月31日2.95%/1.02%,2024年1季度1.94% /1.35%。
林炎滨在管同类产品:
中银月月鑫30天滚动持有A/C, 2024年4月16日成立,林炎滨自成立日期管理该基金。
同类指“债券基金-纯债债券型基金-长期纯债债券型基金”,银河证券。
数据说明:
《海通证券: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超额收益排行榜》,基金管理公司超额收益是指基金公司管理的主动型基金超额收益(基金净值增长率减去业绩比较标准后的收益)按照期间管理资产规模加权计算的平均超额收益。期间管理资产规模按照可获得的期间规模进行简单平均。
大、中、小型公司的划分:按照海通证券规模排行榜近一年主动权益(主动固收)的平均规模进行划分,按照基金公司规模自大到小进行排序,其中累计平均主动权益(主动固收)规模占比达到全市场主动权益(主动固收)规模50%的基金公司划分为大型公司,在50%-70%之间的划分为中型公司,其余为小型公司,小型公司还包括旗下存续时间最长的产品成立不满1年的公司。
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市场情况下,基金投资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