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是我国仅次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技奖项。
       而1987年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居然有一枚小小的导弹获此殊荣,它就是后来睥睨天下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
       它究竟有何威力,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活跃在中亚北非的战场上?


       二战以后,随着以坦克为主的重装甲目标加入战场,陆战的格局从此发生深刻变化。
       特别是在野战环境中,一旦轻步兵或者摩托化步兵部队遭遇敌方装甲集群,如果己方没有装甲伴随,几乎很难有还手之力。
       以至于在面对德军的“虎式”、“豹式”坦克的时候,苏联红军还要训练军犬,靠着这些军犬背着炸药包对坦克发起自杀式攻击。
       这种做法显然极不人道且效率极低,迫切需要一种装备,让轻步兵也能拥有反装甲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反坦克导弹应运而生。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反坦克导弹一直依赖于进口苏联产品,并对苏联产品进行国产化仿制,由此发展出国产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红箭-73”。
       这是一款苏联AT-3重型反坦克导弹的国产化版本,是一种典型的线导反坦克导弹。
       通俗来说就是导弹需要有一根导线和控制装置连在一起,并且在导弹尾部设计有曳光管。
       当射手将导弹发射出去以后,还需要通过导弹后面的曳光管进行实时观瞄,操控导弹的飞行直到最终命中目标。
       它的战斗部只有区区2.5公斤,破甲厚度只有400毫米,对付西方二代坦克尚且吃力。
       面对更新的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坦克,几乎没有威慑力。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已经明显不堪大用,迫切需要技术更新迭代。
       然而,此时中苏关系全面遇冷,苏联不仅撤走了全部援华专家对我们进行全方面的技术封锁,甚至还派出大量军队陈兵东北。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显然不可能从苏联方面获得技术支持,更不可能接触到苏联新一代反坦克导弹。


       就在这时,一件改变地缘格局的大事发生。
       1964年,美军借口“北部湾事件”悍然入侵越南。
       次年,应越南劳动党的请求我国派出志愿军进入越南参加战斗,轰轰烈烈的“抗美援越”就此打响。
       在越南战场上,美军使用了当时世界一流的反坦克导弹“BGM-71”,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陶氏反坦克导弹”。
       由于这款导弹尚处于实验阶段,很多产品还非常不稳定,所以战场上很多被发射出去的导弹都哑火了,还有一部分被越南人民军缴获。
       然而,以当时越南的技术水平和军工实力,面对这样一款美军先进导弹,基本没有解析的能力。
       于是,几经辗转后这款导弹就到了中国军工人的手中,我们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国产“红箭-8”反坦克导弹。


       “红箭-8”导弹全重11公斤左右,战斗部重达5公斤,最大可以击穿800毫米厚匀质钢装甲。
       由于其总重量相比美俄产品要轻得多,全系统只需要三个人就可以操作。
       在野战条件下不仅可以使用三脚架固定发射,也可以装载在装甲车、直升机甚至皮卡车上使用。
       作为一款典型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约6公里,采用光学瞄准跟踪加红外半自动制导的制导方式。
       在完成设计定型的1984年,“红箭-8”性能丝毫不逊色西方同类产品。
       从设计定型至今的几十年时间里,红箭-8一共出口了超过20万发,亚非拉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均大量进口了这款物美价廉的导弹。
       2003年伊拉克战场上,当时的伊拉克政府军在面对美军M1A1坦克的时候,就使用红箭-8从正面打穿了M1A1的装甲。
       到了2017年,叙利亚政府军还用这款已经服役三十多年的导弹正面击穿了土耳其豹2A4主战坦克。
       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正面击穿豹2A4坦克的反坦克导弹。
       在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同样使用这款导弹击穿了印度装备的俄制T-72、T-90坦克,巴基斯坦甚至还引进了完整的生产线用以大量生产装备。


       如今,红箭-8导弹在国产反坦克导弹家族中早已屈居二线,以红箭-10为代表的新一代反坦克导弹已经大量列装解放军。
       但是在中东和撒哈拉以南非洲,这些红箭-8导弹依旧活跃,并正在用实战不断刷新国产反坦克导弹的记录。
       这样一款小小的导弹,同时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苏关系遇冷后,我国面临的困境缩影,更是中国军工人砥砺奋进的开始。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