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武星如)4月26日起,湘鄂两省医保实现互联互通,毗邻的市州或区县率先实现跨省住院视同在统筹区内就医,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不降低报销比例。参保信息查询、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湖北省际联盟第一批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这四项已落地执行。今年6月底前,包括参保证明打印、参保缴费查询、异地就医区域互认、扩大湘鄂两省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病种范围、联动湖北联盟第二批中成药集采中选结果在内的5项工作也将落地开通。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近年来,多省市积极探索医疗保障合作,部分地区已实现区域间的医保跨省互通。

在河北省邢台市医疗保障局服务大厅,群众正在咨询异地就医相关政策。新华社图

早在2019年,长三角地区的41个城市就实现了医保“一卡通”,三省一市(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的3800余家医疗机构成为定点机构率先探索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目前,长三角地区参保群众在互联网医院复诊诊查费、药品费用等也均已纳入异地医保支付,在沪苏浙交界处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门诊异地就医免备案基础上,将免备案范围扩大至住院、互联网+异地就医结算等,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全领域免备案。

2020年4月,重庆、四川两地医保局也签署了医疗保障合作协议。双方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联网结算、药品及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和挂网信息共享、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协同、医保基金监管、医保专家库共享共用、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协同等十个方面实现合作。截止目前,重庆与四川已全面实现联网结算,川渝两地的居民看门诊和到药房买药,都可以互刷医保。

2023年4月1日起,根据京津冀三地医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京津冀区域内就医视同备案工作的通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各统筹区参保人员,持社会保障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在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定点医药机构住院、普通门诊就医、购药等,均视同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可直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