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4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文 常海军/图 通讯员 温惠鹭) 这里的营业员是孤独症青年,店里的商品都来自爱心捐赠。昨天是第17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上午,厦门第一家专为孤独症青年提供职业重建、搭建就业“桥梁”的爱心商店——“幸运星”小店,在厦门地铁2号线育秀东路站3号出口(地铁站内)正式开业。

24小时营业 首批孤独症营业员上岗

穿上印有“幸运星”字样的围裙,两位孤独症青年扬扬和小希上岗啦!他们是这个小店的第一批营业员。小小的一间店里,几排货架依次排放,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日用品、儿童玩具、书籍等物品。“姐姐,你看这个熊猫,你喜欢吗?”“阿姨,这里有很多书,你要不要买一本?”第一天上班,扬扬热情高涨,看到有客人进店,她就积极上前推介。“我拿了书本、学习用品还有女士用品,你来帮我算算,这些总共多少钱?”不一会儿,第一位顾客方女士已经选购了一大袋商品。小希在纸上认真地计算,一样一样清点。

书籍2元/本、毛毛熊5元/只,日用品2元/件……很快,小希就算好了,这单一共80多元钱。“我一直都关注孤独症群体,希望尽一点微薄之力,帮助这个特殊的群体。”方女士说。

“幸运星”创始人罗丽英告诉导报记者,这个小店全天24小时都开放营业,孤独症青年们一般上午会来店里工作,其他时间需要回到康复机构上课、培训。“下午和晚上店里没有营业员,顾客如有需求,可以自己选购、扫码付款,为孤独症群体献一份爱心。”

多措并举 开辟孤独症青年就业新途径

孤独症人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像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孤单地“闪烁”。从学校或康复机构毕业后,孤独症人群如何走上社会、顺利就业,真正从自理走向自立,一直是困扰该人群和家长的一个难题。

“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想着为这些孩子的就业找一条出路,经历了多次尝试,在厦门市、思明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支持和关心下,我们尝试开了这样一间小店。”罗丽英说。

对孤独症青年来说,“幸运星”小店为工作实习及就业场所,是一个二手商品中转站,店里的物品来自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的捐赠。孩子们会对店内物品进行分类、清洗和消毒,整理之后摆上货架,最终在小店里将它们售卖出去。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能发展独立意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为未来真正融入社会提供支持。在罗丽英创办的厦门星宝贝康复机构,目前有五六十名孤独症青少年。这些孩子都会参与到“幸运星”小店的“幕后工作”中。年满16周岁、工作能力强的孩子,有机会到店里上岗营业。

近年来,针对孤独症青年就业难题,厦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经过不断探索和多方调研,指导和扶持企业、助残社会组织及康复机构,多措并举开辟孤独症青年就业新途径。此次在人流密集的地铁站打造“幸运星”小店,作为孤独症青年职业训练实训基地,补上了职业转衔这个环节,重建开放、接纳、包容的职业生态系统环境,为孤独症青年提供了一条融合就业的无障碍通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