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5月15日讯(记者 李明明)近日,AI医学影像企业深智透医(Subtle Medical Inc.)(以下简称“深智透医”)宣布完成B+轮近千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聚焦深科技的硅谷知名投资机构Fusion Fund等过往投资机构,也引入了扎根硅谷的新晋美元基金嘉加资本(ENVISIONX Capital)、Bluerun Ventures、上海文周投资及其它亚太区域战略合作方。

关于未来融资计划,深智透医联合创始人、CEO宫恩浩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目前已在准备下一轮融资,预计今年内完成更大规模融资,在实现初步收支平衡的状态下,进一步加速全球商业扩张。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宫恩浩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在AI图像应用领域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AI医学影像企业亟待盈利

深智透医是最早一批将生成式AI应用于医疗领域企业之一,已围绕AI技术及生成式模型,开发医学影像全模态的AI产品,加速MRI、PET等医学影像检查。

据公司方面介绍,公司有多条在研产品线,海外影像质控类AI产品SubtleReformat(国产产品名SupReformat)近日获美国FDA批准,正式开始AI临床落地。

据记者了解,公司团队主要分布在硅谷和上海,其中,硅谷公司于2017年底成立,上海公司成立于2021年。

由于老龄化、医疗资源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影像缺口使医生面临很大压力,政策支持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和AI产品的落地应用,当前已有70个左右的AI医学影像产品获得了三类证,即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以及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一位医疗领域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过去十年间,有超千亿资金注入医疗人工智能赛道,主要投向医学影像、药物研发、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如今,以AI医学影像为首的医疗人工智能已进入变局,产品种类增多,还出现了扎堆拿证上市的情况,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回并获得盈利,已成为其最核心的问题。

“市场上现存的上千家企业中,少有参与者能在维持高强度研发的同时收回成本,直到近几年才有一些头部企业实现规模营收,并有望创造利润。因此,AI医学影像企业应依托生态路线加速自身造血速度,提升其商业化落地的能力“。

据宫恩浩介绍,公司目前已经走通“医学影像AI”谁付费的商业疑问,实现了B端付费的多种商业路径,形成了成规模的设备端、药剂方、院方付费的模型。“公司已经实现连续三年业务额翻倍增长,预计年内全球业务营收过亿。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AI医学影像领域当前主要玩家还包括:医准智能、深睿医疗、柏视医疗、上海联影智能、数坤科技等。

目前,AI医学影像企业的主要生态路线包括:构建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生态路线、构建医疗信息化+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生态路线、构建诊疗一体化+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生态路线、构建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出海的生态路线等。

斯坦福博士连续创业

《科创板日报》记者向知情方了解到,宫恩浩是一位连续创业者,现任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中心(AIMI)产业专家。其曾在2014年就读于斯坦福大学期间,与人联合创办了专业修图软件Polarr(泼辣修图)。

而深智透医相关技术则是2012至2017年,他于斯坦福电子工程系读博期间延伸而来。从2014、2015年开始,宫恩浩就与公司另一位联合创始人Zaharchuk,后者也是斯坦福影像科医生、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AIMBE)院士,一起探索AI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2017年底,两位联合创建了深智透医Subtle Medical,并选择了AI质量与流程优化这条赛道,加速相关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

宫恩浩介绍,目前公司研发团队50余人,为斯坦福、UCSF、UCSD、MIT、CMU、清华、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等顶尖院校博士及博士后,累计发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领域论文数百篇。研发人员占比约50%,研发人员多来自相关前沿专业方向,包括电子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计算生物学系、生物医学成像系等。

关于行业机遇,他认为,当前社会无论是在应对疫情、社会老龄化,还是在个性化临床诊疗、预防性的健康检查方面,医学影像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核医学、核药、影像诊疗一体化等领域持续超过10%年增长。此外,近期财政贴息贷款政策也加速了各类影像解决方案的落地。

本次投资方之一嘉加资本(EnvisionX Capital)的创始管理合伙人郑泓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选择投资深智透医是基于公司的技术创新、市场领导地位以及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以及与基金长期投资策略的一致性。

嘉加资本为一家新晋美元基金,在投资策略方面,其看重三个AI Native 应用的行业:医疗、金融服务以及游戏。据郑泓介绍,未来嘉加资本在医疗行业的未来动向会集中在加强医疗数据基础设施的投资、扩展远程医疗和数字健康解决方案等细分领域。

目前,嘉加资本已完成首关,一共管理着规模近10亿美元的基金,主要出资方包括多位企业家和家族办公室等。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