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显盈科技(301067.SZ)公告显示,公司基于当前经营和财务状况,并考虑到拟实施的股份回购计划,对之前拟发行的4.2亿元可转债的发行规模进行调整,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于越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公司本次主要减少了5000万元补流资金,而调减后所募集资金总额降至3.7亿元。钛媒体APP注意到,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走弱,终端市场产品需求下降,如此背景之下,公司还要逆势扩产。从销售地区来看,公司严重依赖外销,而国外市场目前受贸易环境变化影响较大,或对公司销售产生不利影响。另外,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研发费用率相对同行来说比较低,其研发水平或难以名副其实。
行业疲软,扩产存疑显盈科技成立于2011年,是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3C)周边产品及部件专业ODM供应商,主要从事信号转换拓展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从营收构成来看,信号转换拓展产品在公司营收占比最大。2023年中报显示,该产品营业收入为1.97亿元,营收占比约为70%。
近年来,由于消费电子需求不振,公司业绩出现下滑。据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净利润为1800万元-2300万元,同期下降68.45%—75.31%。对此,公司称,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消费需求受到较大抑制,公司所属行业需求景气度有所降低,终端市场产品需求下降,3C市场表现疲软,海外订单及公司外销收入相应减少。
据了解,信号转换拓展产品通常作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而当下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除疲软之外,未来可能也不太乐观。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PC市场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4%,这是继前几年增长后的首次大幅下滑。这一降幅超过了业界的预期,表明全球PC市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商用和消费领域的增长均有所放缓,导致整体市场需求的疲软。
如此背景之下,公司却还要扩充产能。公告显示,“越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预计使用1.23亿元募集资金。该项目主要在越南北宁省桂武二工业区购置土地并自建厂房,通过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高效的信号转换器、数字信号拓展坞、快充充电器生产线,扩大公司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似乎与公司之前IPO募投项目有点类似。2023年中报显示,公司IPO项目“Type-C信号转换器产品扩产”和“高速高清多功能拓展坞建设”已经完成100%,并且于2023年8月31日达到使用状态。由此来看,公司是否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形?在行业疲软的情况下,以公司现有产能,再叠加IPO募投项目产能,还有必要再新建产能?更为关键的是,“越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主要面向美国业务,但美国业务销售收入占比呈下降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公司销往美国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7.44%、17.44%和18.36%。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以出口销售收入为主,主要出口欧洲、中国台湾和美国,其中美国首当其冲。2018年之后,美国业务低位逐渐被欧洲所取代。主要由于全球贸易环境变化持续加剧,公司的主要产品出口被列入美国实施加征关税清单,加征10%关税;自2019年5月起,相关产品对美国出口关税税率更提升至25%。虽然加征关税额度主要由客户承担,但这一影响最终会传导至美国终端消费者,从而对公司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造成间接影响。
那么公司在中美贸易格局有待观察的情况下,募资扩产发展美国业务是否合理?
高新企业,名难副实对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显盈科技表示,公司在深圳物业均为租赁,大部分将于2025年到期,考虑到深圳的研发环境、人才吸引力及留用现有研发人员的需求,在租赁物业到期后,有必要继续将深圳作为研发中心。未来将拟围绕高速高频、新材料、软件兼容性和电源类产品领域开展课题研究。
实际上,公司一直强调自己属于高新技术企业,非常注重研发。而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可能不仅对研发投入占比有一定的要求,对科研人员数量占比及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占比同样有着一定的要求。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然而,公司的高新企业似乎难以名副其实。
据chioce金融端数据显示,2020年6月30日、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分别为9.94%、10.32%、15.46%、13.2%。从数据来看,公司满足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的条件。但需要说明的是,公司于2021年登陆创业板,在上市之前该指标勉强达标,而上市次年该指标占却立马下降。
更为关键的是,公司似乎不满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这个条件。据chioce金融端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专科以上人员占比不到30%,更不用单说科技人员。此外,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显盈科技的研发费用率也较低。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7%、3.76%、4.7%、5.8%。作为同行海能实业、奥海科技、佳禾智能同期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3%、5.74%、5.19%、5.95%;4.33%、4.85%、4.85%、5.46%;3.52%、3.92%、4.27%、6.07%。
先“清仓式”分红,再募资补流公告显示,公司此前拟发行4.2亿元可转债,其中1.17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性,占募资总额的30%左右。调整之后,将所募集资金用于补流的资金减少了5000万元,降低至6760万元,占募资总额的18%左右。
钛媒体APP发现,公司之所以下调补流资金,或是当下监管机构对募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比例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据了解,在上市公司再融资案例中,监管层审核的重点为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的比例是否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
至于补流的原因,公司则表示,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和营业收入的不断增长,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也随之扩大。而公司通过本次发行所募集的部分资金补充相应流动资金,可以有效缓解公司业务发展所面临的流动资金压力。
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短期资金面并不是非常紧张,货币资金完全可以覆盖短期借款。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1.45亿元,短期借款0.84亿元。
另外,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也不错。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1.68倍、3.76倍、2.74倍,速动比率分别为1.25倍、3.23倍、2.13倍。对此,公司曾坦言,其应收账款质量良好、存货周转速度快、金融机构信用良好,始终保持着适度的流动资金水平,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2022年,公司累计现金分配利润为6482.4万元,占年均可分配利润的比例100.86%。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350.07万元,7289.7万元,分红金额分别为5402万元、1080.4万元,其中2021年分红金额比净利润还要高。由此来看,公司一边大手笔进行现金分红,另一边却来募集资金用于“补流”,究竟意欲何为?(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翟智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