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我国正式批准对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朝皇帝陵,进行考古发掘。当时,本来计划考古发掘的明朝皇帝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后来由于考古发掘工作难度较大,最终将考古发掘目标转移到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直到1958年,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终于被打开,这次考古发掘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可是由于当时文物保护条件很差,所以有很多珍贵的文物都没有保存下来。

因此,从这次考古发掘明定陵之后,为了保护珍贵的地下文物,我国再也没有组织实施过考古发掘皇帝陵的工作。那么,在1956年的时候,主张发掘明朝皇帝陵,并向国家提交《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的两个人都是谁呢?他们为何要对明朝皇帝陵进行考古发掘呢?后来他们都怎么样了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首先,明朝的皇帝陵大多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这里一共埋葬着明朝十三位皇帝,因此也被称作明十三陵。明十三陵的创建者就是明成祖朱棣,他在靖难之变后夺取了皇位,并迁都到了北京,并选中昌平区天寿山麓为万年吉地。因此从明成祖朱棣开始,以后的明朝皇帝大都埋葬在此地,除了曾被废黜皇帝名号的明代宗朱祁钰之外。

在明朝灭亡之后,虽然明朝皇帝陵有一定程度的损坏,但总体来说保存得非常完好,后继王朝的统治者并没有对明朝皇帝陵进行盗挖活动。新中国成立之后,当时担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和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为了进一步促进历史文化研究,特别是明朝历史文化的研究,于是联名向国家上报了《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

吴晗和郭沫若作为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考虑到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陵,于是就提出了考古发掘明长陵的计划。不过,在后来的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队遇到了不少难题,始终找不到明长陵地宫的入口。最后,对于明长陵的考古发掘只好宣告暂停,经过多次研究论证,这才将考古发掘目标转移到了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

当然了,对于明定陵考古发掘是中国考古界乃至全世界考古界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但从历史文物保护角度来看,却是一次大规模人为毁坏,令人非常痛惜。因为按照当时的考古条件,根本无法承担这样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存。从这个方面来讲,对于明定陵的考古发掘是一次失败的考古,留下了很多遗憾和惨痛的教训。所以,从此以后,国家再也没有批准过任何考古发掘皇帝陵的计划。

而当初主张考古发掘明朝皇帝陵的两个人,吴晗是浙江义乌人,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特别是对明朝历史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和成就。后来在动乱年代,吴晗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于1969年10月自杀身亡,终年六十岁。郭沫若是四川乐山人,他同样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在甲骨文方面有很高造诣和成就。后来,郭沫若也遭受到了冲击,1978年6月在北京病逝,终年八十六岁。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