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思想浓厚时期,各类难解之自然现象常披上神秘面纱。

自汉朝推行独尊儒术后,受“天人感应”观念浸染,当时的谶纬预言影响力深远,日食、地震及不合时宜的气象变化皆对朝廷要员产生深远影响。

至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期,这一现象屡见史书记载。如著名的“代汉者当涂高”预言,曹丕篡汉后建国号为“魏”,即与“涂高”相呼应,以使其篡位行为看似合法合理。

此手法亦延续至后世,如《三国演义》中,关羽、周瑜、诸葛亮等英勇将领与智谋之士离世之际,常伴有星辰陨落等描述。

然而,在三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人离世方式独特,竟引得数百乌鸦环绕。

在东汉末年,据史书记载,武将们如夏侯惇、关羽等早年因对儒家思想的追求而行义举,尽管他们曾有过杀戮事件,仍深得家乡人民的尊重。另外,甘宁也是如此,他年少时崇尚游侠精神,热衷于追求公正,因而团结了许多不良少年,一同沉浸在长江水域之间。

随着年龄增长,甘宁为了生存不得不投身水贼行业。他成为了长江上威震四方的水贼,并借着“护送船队”生存下去。尽管甘宁曾为水贼,其行为却非常得体,抢劫船队后,他会与商人交流,如若满意,仅留部分货物并放行商队;反之,便会携财宝而去。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甘宁在水贼事业中站稳脚跟,更因其爱好奢华生活,常常用锦缎作为船帆、头戴鸟羽、身配铃铛,被当时的百姓称为“锦帆贼”,声名远扬。

然而,在太平盛世,甘宁无疑是官府追捕的对象。幸运的是,东汉末年皇权衰微,甘宁这类人物反而成为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成名后,甘宁受人推荐于刘表,得到了他的招降。然而,身为皇族贵胄的刘表,更看重士大夫的文才与背景,对甘宁这样出身江湖的人并不特别欣赏。

尽管荆州处于四方征战之中,但由于北方未定,所以相对太平,甘宁这位武将在此种情况下暂时没有发挥才能的机会。

面对困境,甘宁思索如何改变现状,并产生投靠明主之心。在周瑜的大力举荐下,他毅然选择加入了孙吴阵营。

甘宁的真正崛起,源于一次雪夜奇袭曹营。赤壁之战后,曹操虽占上风,仍不放弃继续进犯孙吴,以四十万之众诸侯城。

此时,孙吴只有七万兵力,孙权决定派甘宁夜袭曹营。甘宁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巨任务,仅率一百士兵出击。

这次行动彻底奠定了甘宁在孙吴的重要地位。他带领百余士兵在曹营中穿梭自如,喊声震天,从正门杀入,又从后门撤离,无人可挡。直至甘宁离去,曹军仍不敢轻易出战。

孙权深感庆幸,终于拥有了能与张辽匹敌的猛将,视甘宁为心腹。

遗憾的是,沙场上将军的白发很难看到,尽管有如百骑劫曹营这样的英雄人物,终究还是无法逃避死亡的命运。

甘宁最后一次在三国故事中亮相是在著名的夷陵之战中。那时,为报关羽之仇,刘备带领全国兵力南征,还积极联络了孙吴地盘内的五溪蛮族共同反抗。

甘宁最终陨落在这场战争中,与五溪蛮族有着密切联系。在战斗中,他遭遇了五溪蛮族勇士沙摩柯,此时由于兵力不足且年事已高,甘宁选择了带队缓缓撤离。然而,不幸的是,他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部,当场身亡。

当士兵们发现甘宁的遗体时,树上已有数百只乌鸦聚集,久久不愿离去。为何其他将领去世时只是星落树倒,唯独甘宁却有群鸦环绕呢?

首先,需要指出,按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看,乌鸦并非凶兆,反而是祥瑞的象征。

据史书记载,孙权称帝前看到宫殿周围有乌鸦汇聚,于是召集群臣予以解读。大臣们表示乌鸦被视为吉祥之鸟,此番聚集预示着天地对孙吴的庇护。因此,孙权遂更国号为赤乌,以此纪念这个吉祥时刻。不难看出,孙吴对乌鸦持有敬重之心,孙权更曾为此将国号命名于乌鸦之上。

进一步展开,飞禽围绕甘宁尸身,或可理解为笔下借助乌鸦象征孙吴对甘宁英勇牺牲的深切缅怀。其次,尸身上覆盖群鸦,既可遮挡视线,又能防止普通士兵贸然接近。

战争中斩敌军将领标记军功,对沙摩柯这类不屑中原将领名门的外族人马而言,甘宁的头颅无疑是他在蜀汉立足的重要筹码。群鸦环绕甘宁遗体,亦暗含对英勇将领的守护之意,期望甘宁死后能归葬孙吴,而非客死他乡。

再者,乌鸦在当时被誉为金乌之后,金乌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中已成为太阳的象征,具有神灵般的地位。且在三国书籍中,曾有“吴王闻之,哀痛不已,具礼厚葬,立庙祭祀”的描述,孙权甚至为甘宁设立庙堂进行祭拜。如此一来,甘宁的形象愈发神圣。值得玩味的是,演义中的诗歌对甘宁的人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其中有句诗赞颂“神鸦能显圣,香火永千秋”。庙堂、神鸦、死亡,这些元素似乎暗示着甘宁在死后已然升华为圣人,成为孙吴的精神支柱。

东汉至三国时期,将星璀璨,他们的故事历经岁月洗礼,大多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至今仍为人们传颂。他们的离世,跨越时空的界限,带给后人无尽的惋惜与感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