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孙行者

“福建舰”引人关注的首次海试工作结束后仅2周,就再度出港踏上二次海试之路。虽然这艘国产首型电磁弹射型“超级航母”的二次海试略显低调,但无论是国内军迷还是长期关注中国军事发展动向的外国媒体,依然没有放松对该舰的“密切追踪”。

(“辽宁舰”与“福建舰”的活动水域)

根据商业卫星拍到的照片和船舶航迹信息跟踪软件给出的信息来看,“福建舰”在离开船厂码头后就一直向北航行,并可能在海事局于渤海相关水域划定的禁航区内进行着测试。巧合的是,此前入坞维护升级长达10个月之久的人民海军首艘航母“辽宁舰”,则疑似在更靠北的黄海水域内活动和测试。

通过观察卫星图并粗略计算后可知,“辽宁舰”与辽宁省葫芦岛市东部的解放军舰载机训练基地仅相距约114公里,“福建舰”离该基地也仅有500余公里,从该基地内起飞的诸如歼-15舰载战斗机等机型,完全可飞赴两艘航母活动的水域并有望进行舰机联动测试。

一些人甚至猜测“福建舰”和“辽宁舰”也有可能展开协同测试,如由A航母放飞的舰载机,交由B航母空管员接管指挥并降落于B航母,带有典型的双航母战斗群协同作战的色彩。

(疑似“福建舰”展开高航速航行)

那么,海试工作才刚刚进入第二轮阶段的“福建舰”,就要以如此高的效率展开舰载机起降和双航母联调行动等“高阶科目测试”了吗?笔者以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以中国军事工业发展之路“稳字优先”和“小步快跑”的惯用做法来看,“福建舰”的海试进度固然堪称“神速”,但也不至于如此“激进”,该遵循的步骤还是要遵循。至于说舰载机起降和双航母联调行动等科目,还是要等“排名靠前”的其他科目圆满通过测试后再开展。

(国产航母“福建舰”)

其实从“福建舰”此次“一路向北”的航行轨迹中,我们就能读出一些信息了。可能有人对基本的航行性能测试并不完全了解,在观察和测试水面舰艇的航行性能时,技术团队不仅要采集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实时数据,还要收集舰艇在“不同航行条件下”的种种表现。“福建舰”之所以要千里迢迢地跑到渤海搞第二轮海试,大概率就是在收集不同航行条件下的航行性能数据。

(在高海况条件下航行的水面舰艇)

诸如舰艇在水面近乎静止的条件下的最快前进航速和最快倒车航速;在逆风且逆浪条件下的最快前进航速和最快倒车航速;在上述两种条件下的最远航行里程、舰内燃油和滑油消耗率;在上述两种条件下的舰体稳定性和甲板上浪程度等,都是航行性能测试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光是让航母“跑起来”绝不等同于其就顺利通过了航行性能测试,该科目中的诸多子科目测试都要一一进行,甚至需要“越走越远”的多轮海试才能彻底完成。因此,对于“福建舰”第二轮海试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仍是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航行性能,这次要在更加复杂的环境下对细化程度更高的种种子科目加以测试。

(解放军航母上的LSO)

不过,这是否说明活动位置接近解放军舰载机训练基地的“福建舰”,就彻底不可能在第二轮海试中展开与舰载机有关的测试科目了呢?倒也不是。

正如航行性能测试内包含各类子科目测试那样,与舰载机有关的相关测试科目中也包含有林林总总且循序渐进的大量子科目。

举例来说,在关乎舰载机能否与航母建立持续且稳定的雷达接触和通讯联系方面,航母上的对空搜索雷达和舰机通讯系统就要通过有关测试;而在决定舰载机是否能顺利返航这方面,机载定位与导航系统和舰载定位与导航系统都要经过测试;至于被称作“在刀尖上起舞”的舰载机着舰环节中,航母着舰控制官(即LSO)与舰载机飞行员的实时通讯、助降雷达和“菲涅尔”透镜等系统的工作状态正常与否,更要接受严格且大量的初始测试与往复测试。

(“菲涅尔”透镜)

以“福建舰”当前的状态来想,如果其在此次海试中加入了某些与舰载机有关的联动测试,那笔者认为测试重点应该是舰机通讯、雷达探测和导航系统等。

当然,从“步子迈得大一些”的角度来想,说不定该舰还进行了舰载机触舰复飞科目的测试,以确定助降雷达和“菲涅尔”透镜的工作效果。待“福建舰”完成此轮海试并返回船厂码头后,若飞行甲板上出现与舰载机起落架轮胎摩擦所留下的轮胎印,那起码可证明确实进行了触舰复飞。至于说更进一步的歼-15舰载机着舰与放飞……笔者依然认为在第二次海试中就“玩得这么猛”,可能性实在不大。

(“福建舰”服役状态猜想图)

相信与圆满结束的首轮海试一样,“福建舰”的二轮海试工作依旧会无比顺利,这艘巨舰不会让我们失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