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不少网民的眼中,俄罗斯是当前反对西方霸权主义的桥头堡。
其实从官方到民间,俄罗斯曾经有过一段不短时间的对欧美的亲善时期,这种亲善早在美苏冷战时期就已经有了。
当时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和影响,以及苏联人对当局官僚腐败的深恶痛绝,不少苏联民众对欧美国家充满向往,认为只要转变政治制度与思想,向西方国家靠近,就能被西方人所接受,然后过上他们所向往的西方生活。
1991年,伴随着苏联的解体,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落下了帷幕。
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最大的加盟国,则继承了苏联包括五常合法席位在内的绝大部分遗产。
当然除了遗产以外,苏联还留下了一大堆烂摊子,国民经济陷入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以及国际政治地位的下降等等,都深深困扰着俄罗斯。
此时执政俄罗斯的正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在执政之初叶利钦就对西方欧美国家表现出了极大的好感。
事实上这个情况在当时的俄罗斯上层普遍存在,这也导致了当时俄罗斯,无论是在国家政策还是在外交上,一直都在紧跟着西方的脚步。
在经济方面,面对当时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困难,叶利钦曾寄希望于欧美国家提供帮助,他几乎无条件接受了西方人的建议,采取了休克疗法,拥抱“自由主义”。
这一疗法曾经在玻利维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叶利钦幻想这个办法能够让俄罗斯人民过上欧美发达国家那样的“美好”生活。
然而他忽视了对国情的研究,休克疗法不仅没能让俄罗斯人过上好日子,反而给俄罗斯的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俄罗斯的物价开始直线飙升,失业人数激增,整个市场秩序几乎乱成了一锅粥。
随后叶利钦又大力推行私有化,不少官僚与特权阶层利用手中的权力,篡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官僚们忽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俄罗斯的寡头,造成了俄罗斯国内尾大不掉的问题。
在政治方面,叶利钦曾寄希望于与西方展开深度合作。
1991年,叶利钦便给北约写信提议,既然苏联已经不在了,北约已经没有所谓的敌人了,那么能否让俄罗斯加入北约呢?
虽然不出意外这封信遭到了拒绝,但是叶利钦依旧对欧美一心一意。
为了顺利转型为西方人眼中的“民主国家”,叶利钦专门从美国找过来了一批专家,制定了新生的“宪法”。
在此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叶利钦一直以亲西方的面孔出现,并先后与英美德法等国展开外交。
科索沃战争与俄罗斯人觉醒
纵观俄罗斯的历史,一直都是一个渴望加入欧洲,却又求而不得。
俄罗斯的近代史源于彼得大帝,彼得在年轻时代曾经游历西欧,当时的欧洲在经历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后取得的长足的进步,这给了年轻的彼得以极大的震撼。
于是彼得一世登基以后,在俄国的上层推行了全盘"欧化"。
俄国的贵族们纷纷剪掉了胡须,脱掉了宽长的衣袖,所有的宫廷人员摇身一变换上了西装,然后像欧洲人那样喝咖啡、举办舞会。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俄国上层的贵族完全是西方化的,事实上就连在语言上,俄国的上流社会都纷纷以讲法语为傲。
然而俄国人对欧洲人的粗劣模仿,却没有换来欧洲人的平等对待。
对于当时的欧洲宫廷而言,俄罗斯人始终是一个混血民族,而沙皇也只是一个野蛮部落的“酋长”。
俄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模仿与学习就像舞台上滑稽的小丑,虽然处处在模仿“文明人”的脚步,但却始终的不到认可,这种在心理上的落差一直萦绕在俄国人心中。
冷战结束以后,俄罗斯人如同他们的祖先一样,极力摆脱苏联的影响,向西方人实行“一边倒”政策,想要成为一个欧洲国家。
然而欧美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俄罗斯,因为他们对斯拉夫人的恐惧从未结束。
在他们眼中,俄罗斯曾被蒙古人统治了两百年,已经彻底成为了“野蛮”的东方民族。
所以在冷战结束以后,他们一直在警惕着那个红色巨人的复活,自然也就不可能真正的接受俄罗斯人。
为了消除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的威胁,美国及北约成员国,不断着手东扩来围堵俄罗斯。
同时为了不让俄罗斯对北约的扩张产生“过激反应”,北约的东扩总共持续了五轮,但是每一次扩张都间隔了数年时间,这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不断试探俄罗斯底线的战略。
另一方面欧美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安抚策略,以此来降低俄罗斯的警戒意识,如将俄罗斯拉入G7俱乐部,组成G8集团,而G7代表了当时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这是在西方经济方面给予的“糖衣炮弹”。
一直到1999年,科索沃战争正式爆发,俄罗斯才意识欧美从来没有真正的将俄罗斯视为伙伴。
南斯拉夫和俄罗斯其实同属于斯拉夫民族,二者可以说是血脉兄弟。
再加上之前曾经同属于社会主义同盟,所以欧美十分害怕俄罗斯和南联盟的联手,北约想要在东面继续扩张,南联盟的存在始终是个隐患。
后来欧美势力终于找到了机会,借助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扶持当地的反政府武装的“科索沃解放军”反抗南联盟政府,随后遭到了当地政府军的强硬镇压。
北约便以人道主义危机为借口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轰炸,在持续了78天的作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获得了胜利。
俄罗斯彻底被挤出了在东欧的原有势力圈,克林顿更是直接在内部讲话中声称:
俄罗斯几乎成了一丝不挂的乞丐。
科索沃战争的爆发,让俄罗斯深刻认识到了背叛的滋味,原来自己从来没有获得过西方真正的尊重。
在此之后俄罗斯虽然依旧对欧美存在一定程度上幻想,试图弥补这份关系,但是由于欧美国家的步步紧逼,俄罗斯最终认识到了欧美的真面目,与欧美走向了决裂。
在科索沃战争爆发之后的同一年,也就是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宣布辞职,并由普京担任下一任总统,俄罗斯从此开启了普京时代。
在普京执政的早期,也曾经尝试过向欧美妥协,这让普京在当时俄罗斯的国内被认定为亲美派。
2000年3月, 普京接受BBC采访,当被问及俄罗斯加入北约的可能性时,普京明确表示, “我不会排除这种可能性”。
后来普京甚至承认自己与克林顿总统也曾讨论俄罗斯加入北约的可行性。
普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1年,俄罗斯申请加入北约,被拒。
2004年,俄罗斯再次申请加入北约,再次被拒。
2008年,俄罗斯第三次申请加入北约,还是被拒。
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一次又一次的欺骗,这也让俄罗斯人越来越恼火。
在俄罗斯人的眼中,随着北约的不断东扩却又对俄罗斯不断拒绝,其战略意图已经越来越明显,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形式越来越不安全。
后来,普京在一场演讲中针对北约提出过一个尖锐的问题:北约的存在是为了针对苏联,如今苏联已经不存在了,北约继续维持下去是为了针对谁呢?
俄罗斯人的反制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欺骗之后,俄罗斯逐渐意识到欧美是不可能真正的信任和尊重俄罗斯的,欧洲人与美国人所给予的承诺全都是“口惠而实不至”的虚假谎言。
因此俄罗斯不再幻想融入欧洲,更不再幻想通过融入西方的政治秩序来让欧美放下对俄罗斯的敌视。
随着北约军事集团的不断东扩,俄罗斯人内心的敏感神经也越来越脆弱。
俄罗斯几乎被逼到了孤独的角落,他们逐渐意识到,仅仅是通过外交抗议等和平手段,在面对欧美诸国的步步紧逼时是多么的无力,它根本无力改变北约东扩的决心和脚步。
现在俄罗斯唯一能做的就是,彻底摆脱俄罗斯被动应对的姿态,主动向欧美反击。
而俄罗斯采用的方针就是以攻为守,将曾经的和平外交手段转变为更加激进的战争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北约对俄罗斯的威胁。
2008年,俄格战争爆发。
格鲁吉亚曾经是俄罗斯的领土,但是在美国人的暗中作祟下,格鲁吉亚爆发了“颜色革命”,格鲁吉亚从此以后成为欧美国家牵制俄罗斯的桥头堡。
后来格鲁吉亚不仅接受了美国的军事与经济援助,更是公开表达了想要加入北约的想法,格俄关系也因而不断恶化。
对于俄罗斯而言,既然你对我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
为了牵制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进程,俄罗斯利用格鲁吉亚国内的民族矛盾,在幕后支持南奥塞梯人独立,以至于后来南奥塞梯人在实质上取得了独立。
2008年,格鲁吉亚进攻南奥塞梯,想要完成格鲁吉亚的统一,普京果断采取了战争的手段,以闪电般的速度打赢了这场战争,打断了其加入北约的进程。
2011年,叙利亚爆发了反对巴沙尔政府的内战。
美国人从这场战争中看到了掌控中东的可能性,为了打击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从而更加方便的围堵俄罗斯,美国人必须要将叙利亚掌控在自己手中。
于是美国不仅为反政府武装提供武器和金钱,而且帮助反政府军训练,给予空中火力支援,这让叙利亚逐渐陷入被动的局面。
为了防止叙利亚落入欧美的势力范围,2015年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帮助叙利亚政府“平叛”。
在参战的三年之内,俄罗斯海陆空三军全出,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叙利亚政府军很快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从而转守为攻,至2018年,俄罗斯和叙利亚的联合部队已经收复了95%以上的国土。
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让普京坚信,解决边境威胁的最好方式就是以战止战。
所以当在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内,有国家想要转投欧美加入北约,从而威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的时候,俄罗斯自信可以采用武力的手段来解决问题,震慑周边国家,因为这是曾经在格鲁吉亚和叙利亚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式。
而爆发于2022年2月24日的俄乌冲突,便是这种心思的体现。
乌克兰、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关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同样的历史走向。
一样的在颜色革命后倒向了西方,一样的试图加入北约,一样的被俄罗斯策划其内部独立,一样的最终爆发了战争。
然而这一次,俄罗斯的出战却遭遇了挫折,因为这一次他所面对的,不再是格鲁吉亚这样的几百万人口的小国,而是一个拥有近四千万人口,具备前苏联工业基础的国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