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4日讯(通讯员 彭毓妍)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用“大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社会大课堂,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4月12日-5月10日,国防科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团队组织长沙校区1800余名本科学员赴湖南湘江新区开展实践教学,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增强学员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打通壁垒,共创思政一堂课

“本该抽象的理论课被演绎得如此透彻、生动,点赞,学习!”站在镜头前接受采访的,是国防科技大学本科学员车兴宇。

5月10日,车兴宇与400余名青年学员前往湖南湘江新区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军地、军政融合式实践教学活动,在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展示的科创成果前感受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在李自健美术馆大大小小的油画前,体会“牺牲小我、成功大我”的家国情怀。

4月12日,该课程首次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便受到学生热捧。与印象中照本宣科的思政课不同,此次教学活动通过情境创设式教学方法,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湖南湘江新区,学生们通过行走在新区城市馆、李自健美术馆当中,亲身了解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实地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区实践,提振奋斗强国强军的精气神。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的内涵和外延不断被发掘、拓展,思政课让人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在城市馆里看到‘天河’超级计算机系统的时候有种周身为之一振的感觉。”国防科技大学本科学员郭秉鑫告诉记者,“在校期间我担任国防科技大学校史馆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常常会讲到学校研制‘天河’超级计算机系统的故事。这次在参观过程中,从城市馆讲解员的口中再听这个故事,感觉特别自豪,有种‘燃’起来了的感觉。”

“思政课只有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才能回答青年学员的思想关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任会芬看来,现地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深化与拓展,必须将教学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实现政治高度、学理深度、情感温度相统一,引导学员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协同育人,用好新区大课堂

之所以选择湖南湘江新区作为此次实践教学活动的基地,该课程团队负责人傅婉娟坦言,新区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育人资源,这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创新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教材。而新区城市馆能够展示新时代的风采和特色,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和实践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知信行”的统一。

在探索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的道路上,包含新区城市馆在内的新区各大场馆百花齐放。

近年来,新区教育走出“家门”找“搭子”,精心打造涵盖红色景点、法治基地、科创企业、生态园区的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构成一片动人的“红色风景、法治风景、创新风景、绿色风景”。

同时,新区充分利用“1+6+N”模式推动思政课程真实落实,以“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助推“党建+大中小学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型搭建。不仅让每个学生在关键期享受到有滋有味的思政课,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课需要善用社会大课堂,把思政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思政课与现实相连、与时代共振。”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馆长王刚向记者介绍,一直以来,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着力推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策划实施相关主题活动、精准研发主题课程等方式,不断丰富城市馆文化体验内涵。

接下来,湖南湘江新区将持续深入做好“有风景的思政课”工作,广泛开展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等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思政课,推动党的科学理论更好地内化为市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奋进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