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新人有什么成就,都是站在旧人的基础上的。就好比普通家庭,不可能一年内就暴富,唯有两三代人接力而行,才有可能改变命运。

为什么我们常说“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因为后代的新人,才是未来的希望。而身为旧人的我们,就该给他们奠定好基础。

爷爷奶奶做好本分,父母做好本分,我们也做好本分,那三代人的合力,不就可以改变困难的现状,突出重围了吗?

普通人的命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祖先如何,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前几代人的这些举动,对于后人的影响,终究是深刻的。


一、是否奠定好基础,决定了后人的命运。

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四海。

意思是,到了秦始皇嬴政这一代人,秦国已经出了六位明君了。正是因为祖辈的薪火相传,所以才有秦王扫六合的伟大功绩。

秦始皇嬴政,如此雄才伟略的千古一帝,也需要依靠祖辈积累的秦国基业,才有统一六国的壮举。

其余的六国,都在奢靡享乐当中灭亡了。祖先不给力,那他们的后代,就只能沦为秦国的俘虏了。

一代人做好一代人的事,一代人做好一代人的本分,就是在给后人奠定基础。唯有根基雄厚,一切才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就跟参天大树一样,奠定深厚的根基,才能在狂风暴雨中生存下来,茁壮成长。


二、祖先的德行如何,决定了后人的命运。

曾仕强教授说过,家庭中每代人都积德,等积德到了一定的程度,后边的某个子孙,说不定就发了。

德行,指的是什么呢?人之性格、三观、追求、主见、认知、品格、能力、气魄,都属于人之德行。

就拿“三观”来说,这家人三观端正,从不违法犯罪,而那家人三观不正,总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过几年,也许后者就倒霉了,全家都蹲牢里面去了。

德行这种东西,跟钱财不一样,它涉及到人之精神品质。如今我们一谈到精神品质,相信很多人都会哈哈大笑,认为这东西没用。

人,都是如此,只注重物质的,而不注重精神品质的。具备良好的精神品质,赚钱不是难事。而缺乏良好的精神品质,再有钱也会败光。

祖先要有德行,后辈要有德行,代代人都有德行,那他们的命运,以及家庭的前途,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三、是否懂得教育,决定了后人的命运。

所谓“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父母疼爱孩子,绝对会为了孩子而谋划深远。

什么是“疼爱”?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无忧,活在安逸的环境当中,就算是真正的疼爱了。其实,并非如此。

明太祖朱元璋,在燕王朱棣长大后,就让他就藩,镇守北平。年轻的朱棣,没有一直待在北平城,而是经常深入草原,跟北元的残存势力打仗。

在血与火的磨砺中,朱棣不仅炼就了坚韧的性格,还培养出了极高的驭人能力,以及军事才华。这就给朱棣后来“靖难之役”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待在家吃喝玩乐,而是让孩子外出磨砺。哪怕再心疼,也要让孩子外出打拼。这不是狠心,而是让孩子养成自力更生的本事。

长辈、父母,终究有离开孩子的那一天。如果孩子连自力更生的能力都缺乏,随着父母离开,那等待他们的,不就是衰亡吗?


四、家风是否良好,决定了后人的命运。

宋代大才子苏轼,写过一句诗: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要以忠诚厚道的品性来传承家庭,那家庭才会长久。以修身养性,勤勉读书的举止来做人,才算是人间正道。

这就是苏轼谈到的“家风”。家庭的风气,不仅会影响到这一代人,还会影响到下一代,甚至下下代人。

前人只留给后人财富,而不留给他们良好的家风,后人就容易学坏,跟着世俗而堕落,再怎么有钱也会坐吃山空。

前人不仅留给后人一定的物质,还留给他们良好端正的家风,后人就会懂得“守成”,甚至学会开拓,稳中图进走向未来。

好的家风,需要具备这3点。首先,家中的观念要符合时代;其次,为人处世要有一定的原则;第三,懂得集思广益,不断学习,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每一代人都具备良好的家风,相信他们的家庭会愈发兴盛,家里人也会时来运转。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