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2日-14日,第二十七届哈佛中国论坛在美国哈佛大学举行,凤凰网为本届论坛的媒体合作伙伴。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伍人英在论坛闭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中美两国需要加深对于教育、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的理解,没有什么能够替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他认为,需要理解中美两个社会所面临的复杂性,并确保另一方也理解这些复杂性。最后,他呼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中美关系的下一个篇章中扮演自己的角色,需要思考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勇敢地采取行动。

以下是伍人英发言实录:

谢谢各位。首先,我谨代表哈佛大学向大家致以感谢。我知道在座各位都很忙碌,我很感动大家能在周末抽出两天半的时间,来支持哈佛举办的所有活动。接下来,让我们推广一些新概念、新想法,探讨如何更好地讲述中美两国之间的故事。接下来我将改用英语(进行讲说)。我想代表哈佛大学在这里向大家表达真挚的感谢,感谢大家在第二十七届哈佛中国论坛与我们共度周末。

没有在座各位的支持,这样的活动不可能成功举办。同时,我也想感谢回到这里的众多校友。我本人也曾是这里的学生,我和王颐是同班同学。(编者按:王颐,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我们知道,这样的一个学生组织,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持续发展27年至今,成长为今天的全球性活动,确实非常不易。这些年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我们深感荣幸。

今天我想简单谈谈自己的经历,以及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讲述中美故事的历程。(编者按: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由现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费正清教授于1955年创立,近70年来一直是哈佛大学中国研究的中心。该中心最初被称为东亚研究中心。在费正清教授的领导下,中心在推动近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正如我们这个周末讨论的那样,我将这作为一个例证。如果大家简单阅读我们的履历,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我、乔治和王颐,(编者按:乔治·葛,华美协进社首席执行官。)实际上是从同一个起点聚集和出发的——我们都对9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中国市场的潜力感兴趣。

正如乔治提到的,我们三人一起经历了职业生涯中的某些阶段。我和乔治的最后一次会面是在26年前的香港。尽管我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如今我们重新汇聚,因为我们共同致力于加深中美两国对于教育、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的理解,与此同时不忽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我们已经从单纯地思考和好奇自己想做什么、如何在所处的时代中蓬勃发展,转变为思考我们如何能够促进和搭建一个平台来实现我们的目标。虽然我们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无论是在上海、纽约还是在剑桥,我们的目标都极其相似。

因此,对于即将毕业的朋友们,我看到了你们整个周末的全情投入,希望你们能将我们视为共同致力于同一事业的伙伴,并思考我们大家如何在周末讨论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在深入讲述中美故事、探讨其复杂性方面继续搭建这样的桥梁,同时确保我们许多人在过去 25 年里所享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交流能继续蓬勃发展。

对于那些刚开始这段旅程的朋友们,我希望你们能像25年前的我们那样思考一下:即使你们未来会走向不同的道路,但今天所建立的友谊和纽带终将在某个时刻汇聚。正如本周末,我们本着这种精神,希望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这些复杂性和事物的多学科相关性,同时也希望在本周末建立的友谊可以更进一步。

我希望你们在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能够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作为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我想我应该谈谈这个中心的命名者。对于那些不熟悉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人来说,我们是大学里的一个多学科中心,旨在促进对中国研究的理解。

因此,无论我们讨论的是商朝以前的青铜器,还是当今中美关系面临的当代问题,这些话题都是关于中国研究的。我们涵盖了哈佛大学中的所有学院,并致力于促进学术交流和学者交流,我们也推动相关的研究工作。

费正清是一位学者,如果你看到他刚到哈佛大学时的样子,你一定不会想到他会是中国研究的奠基人。他是来自南达科他州一个农场的孩子,并非像许多早期的中国研究学者那样出身于传教士家庭。他的家族在中国没有任何根基,他也不会说中文。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当其他人专注于大西洋彼岸时,他正在这里。得知中国代表团的外交文件即将公开,他决定亲自去探索这些文件。

他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到好奇,后来他在牛津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在那期间,他在北京,也就是当时被称为北平的地方研究这些文件。他的学问不仅仅来自于所研究的文件,而且来自于他在北京的生活经历。他在完成牛津的学业后又回到了中国,在那里他学会了中文、建立了许多友谊……这些都帮助他奠定了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基础。

1941年,在二战期间,像许多美国人一样,他和哈佛的其他教授一道应征为政府服务。由于会说中文,他被派往华盛顿,专注于战时的中美合作。在战争期间,他在重庆度过了几年。看到中国在这些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他感到十分惊讶。

他也被中国人民所经历的艰难岁月深深触动。这段经历促使他回到美国、回到哈佛,并奠定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中国研究的基础和分析框架。因此,他发展了东亚研究学科,旨在培养不仅是学者,而且是记者、政府决策者,甚至那些仅对建立商业关系感兴趣的人们,帮助他们理解这个领域的复杂性。

回望他的职业生涯,他于1955年成立了这个中心,那是中美关系面临重大挑战的时期,是中美关系因朝鲜战争而跌至低点的时期。同时,那也是麦卡锡主义盛行和冷战深入的年代,但他依然坚持了下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持续推动这一努力,培养出了一代人,这一代人最终见证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复兴和成功。

我通过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是,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三个经验。首先,没有什么能够替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来思考我们想要了解的一切,但真正重要的是我们之间的交流,正是你们所有人在这里扮演的角色,为讲述中美故事的下一篇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要的是,你们的做法能够使你们看到双方的复杂性。

第二点则是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复杂的故事。这是一个可能会在两国的媒体中被简化的故事,但费正清对此付出了努力。他希望我们能理解我们所处的两个社会所面临的复杂性。我们的社会都不是完美的,但正如之前的演讲者所说,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挑战。我们每个人作为这两个国家或其他地区的公民都希望能改善这些类型的社会。

我们有着共同的梦想,但同时我们也需要理解每一方背后的复杂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确保另一方也理解这些复杂性,这有助于共同改善我们的社会。我认为费正清的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

我想,这是一个我想留给大家的故事。因为费正清本可以选择一条更为安稳的道路,仅仅专注于写作或其他领域,或者仅仅叙述历史故事。在二战期间,他本可以只留在哈佛大学,即使是在艰难的时期,他仍然选择了坚持不懈,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他迎来了胜利。

我们并不清楚自己所处的时代究竟是怎样的,也不知道我们所承担的责任有多重。但我认为,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中美关系的下一个篇章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因此,我希望你们能从我今天有幸领导的这个中心的故事中汲取灵感,思考我们如何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勇敢地采取行动,不仅基于我们这个周末所学到的知识和展现的奉献,更是在书写我们各自在中美故事的下一篇章中发挥作用。感谢大家本周末与我们相聚在这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