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范天娇
经济犯罪案件因刑民交叉、案件性质认定难等原因,容易出现“报案难、立案难”等情况,对企业影响较大。今年3月,安徽省公安厅出台了《全省公安系统积极参与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若干举措》,第一条举措即规范涉企犯罪接报案,要求依托全省市、县两级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实现涉企犯罪案件“一站式”受理,并设立涉企案件受理专窗,专门受理企业咨询、报案;对于企业上门报案的,严格落实“首接首问负责制”,做到有警必接、有案必受、高效协同、闭环办理。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7月合肥市公安局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成立以来,全省16市62县公安局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已经相继挂牌成立。为全面保障受立案体系规范运行,接报案中心构建了分工协作、集体审议、规范流转、反馈监督的运行机制和集中受案、闭环管理、全程留痕、阳光执法的案管机制等。
同时,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坚持“首接责任制”,按照“受办分离”原则,实行全量接警、全要素录入、全流程管控、全过程留痕。对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严格落实“三个当场”“一次性告知”,同步录入公安信息系统,及时按程序流转办理。对非公安类警情,认真开展释法析理工作,通过行刑衔接机制及时流转,依规出具接报案回执。
“对流转的警(案)情,接收单位无条件接收,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处理决定。对存在争议的,由同级法制部门裁定执行,防止推诿扯皮引发执法风险,确保每起警情都‘有人管’。”安徽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去年7月,合肥市公安局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接到一名创业者报案称,其与一家品牌管理公司就加盟咖啡店签订代理服务合同,但对方未履行约定,认为自己被骗。根据报案人提供的材料,无法认定存在合同诈骗嫌疑,但接报案中心注意到有多起类似警情,遂安排专人联系核实,发现该公司可能存在以投资加盟为幌子,故意设置障碍导致协议无法履行,骗取报案人加盟费的情况。经接报案中心审议后,该案被移交包河分局经侦大队受理、立案侦查,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为更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我们建立企业报案窗口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构成犯罪的企业报案,开通‘绿色通道’办理。对遭受不法侵害、达不到刑事标准的企业报案,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同时,牵头合肥企业成立‘合肥市企业内部职务犯罪预防联合会’,将为企服务从打击犯罪向预防犯罪领域延伸。”合肥市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副主任王鹏介绍说。
自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运行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实现了经济犯罪案件集中统一接警受理。截至目前,全省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累计接待来访企业和群众4万余人次,依法受理经济犯罪案件7000余起,立案4000余起,接报案环节推诿扯皮现象明显减少,报案难、立案难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未发生一起涉经侦有责信访或投诉。(范天娇)
(法治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