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4月,豫湘桂战役爆发,这场战役持续8个月之久,是日本陆军意图攻入中国内陆(打通滇缅战场和大陆交通线)的又一次大规模正面作战。

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整个豫湘桂战役,国军损失兵力达60万,丧失4个省会级城市,146座中小城市,以及2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还有7个空军基地,36个飞机场也被日军毁于一旦。

其中,空军基地、机场的丧失,让本就孱弱的中国空军力量进一步被削弱,制空权后期多以美国援华航空队对峙日本航空队进扼制。

首先,我们要知道,国军在整个豫湘桂战场,投入了130万可以机动的兵力,而日军也集结到战后规模最大进攻兵力40余万,可以算是举全国机动兵力进行作战。

在这样的兵力对比下,国军是明显占有数量优势的。同时,后期的国军部队武器装备也是比抗战初期大有提升。不仅空中有美国飞虎队的支援,陆地还有美械、苏械装备的支持。

那么,为何国军还会在豫湘桂战役中损失超60万的兵力,而日军阵亡人数不过5万,这又是什么原因?

先插几句题外话!

其实,从战略层面来说,国军是处于优势地位,日军虽然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是也造成其作战师团的疲惫,损失也是不可估量,而且大陆交通线的畅通,兵力捉襟见肘的日本军队也无法有效保障。(修复和维护铁路线路都是一笔不小投入)

有趣的是,日军想要打通的大陆交通线,其实是十分鸡肋的一项计划。为什么这么说?所谓的大陆交通线就是想依靠当时国内的公路、铁路网进行重新组网联系。

但是,日军大本营不知道有没有考虑过,大陆交通线深入内陆几千里,只要有一点被国军部队破坏,都可以让其瘫痪,根本无法做到交通战略的需求。

同时,这里需要提一点,虽然国军在豫湘桂战役中处于战术失利,损失惨重(总体上的全局作战,国军几乎是表现不佳)。但是,强弩之末的日军在第二年就无法有效抵挡中国军队的持续性反攻了。

所以,可以说豫湘桂战役算得上是日本军队战败投降之前的回光返照,拼足力气和中国军队搏斗,其实就是为本土防卫做足准备工作。

我们再来进入文章主题,那就是“装备精良”的国军部队,在豫湘桂战役中,为何表现不佳?

首先,豫湘桂战役并非是单一战场,而是由豫中、长衡、桂柳三场战役组成,而三场战役旗下又包含各类大小战役,是一个点面集合的大兵团会战。

其实,豫湘桂战役和抗战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作战有明显不同,那就是双方兵力的对比是较为接近的,而日军主要侧重于攻城掠地,一向被后方大本营冠以防守思想的国军部队,自然不敌偏向于积极进攻的日军野战部队。

所以,这也是豫湘桂战役中,国军兵力损失较大的一大原因!

接下来,再来说说豫湘桂战役中的日军,这支集中以第11集团军为优势兵员的部队,作战章法已经得到明显改良,即以机动作战为主,并且装甲部队使用,注重步坦协同作战。

在衡阳保卫战中,国军部队勉强还能以城池作为基础防守,抵挡日军正面进攻,但是随着日军兵马不断增加,衡阳最后也是付之一炬,而国军部队失去正面屏障后,战斗力也随之下降。

也就是说,当时的国军部门,过于信任对于第一城池防线的依赖,导致城池被攻破后,机动作战远逊色于日军,自然损失惨重,也可以理解国军部队没有机动作战意识。

还有一点也是比较重要。前文说道,抗战后期,中国确实收到不少来自盟军的各种物资资源,也能组建一些精锐部队。

但是,随着战争推进,传统海路已经被完全切断,唯一的外援通道就是滇缅公路,而还时常遭遇日军袭击,长时间的战争和封锁,已经导致国军和军队发展都是显得十分疲惫。

所以,此时国内的精良军械还有粮食药品,已经出现了严重短缺。而此时正处于太平洋战争泥潭的日军,却还能实现装甲力量加强,而兵械粮食也没有明显下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很明显,当时的国军部队历经数年战争摧残,意志力和抵抗力有衰弱之势,甚至还有轻敌之意,这也导致国军在豫湘桂战役败得如此惨烈。

当然,深究到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国军统帅部高层的无能和庸才。国军对于日军的正面作战意图从一开始就预判错了,导致后续没有相应的应急方案应对。

为什么这么说呢?

早在豫湘桂战役爆发之前,日军就已经开始源源不断地军队调动、武器补给调拨,以及对于附近国军部队的试探性进攻。

其实,这一切都表明,日军将要发动一场全新的大规模战役,但是不缺情报资源的国军统帅部,却根本没有把日军放在眼里,认为不过是日军自导自演罢了,他们只愿等着日军被盟军牵制住,进而不敢窥探内陆。

国军统帅部为什么这么想?因为他们觉得日军不敢集结大规模兵力作战,他们已经陷入太平洋战争泥潭,甚至还会从亚洲战场抽调部队,而且国内制空权也不在日军手中,所以便对于日军的军事调动漠不关心。

所以,这也预示着国军部队势必会遭遇军事失败的结局!

总体来说,豫湘桂战役的失败,就是国军统帅高层的无能,他们完全放弃主动作战,而是采取静待时机的被动防御作战(后期的日军部队甚至靠着国军的物资进行“以战养战”式作战),想着通过美国能够达成利益最大化(保持部队实力,想要为日后内战做准备),所以这也让当时的美军十分不解。

从这时,美国人对于国民政府的态度就已经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无法理解一支完全可以主动出击,收复国土的部队,却是败得如此之快,果真是难泥扶不上墙。

当然,也有原因说是滇缅战场的开辟,让国军部队中的能征善战的机动部队大量流失。国内的多数士兵战斗力不佳,对于长时间征战的日军有些力不从心,这一点确实是有影响。

当时的国军高层,万万也没有想到,日军还有能力发挥一场大规模作战,导致失去进行积极备战的时间。

然后,就是制空权的问题。到1944年,日军对于国内领空的威胁已经十分有限,多数领空已经被中美航空部队牢牢控制,就算是衡阳境内的机场被毁。

但是,四川大后方还有机场,包括云南,都可以覆盖到对于日本本土的轰炸,这也间接说明日军在豫湘桂战役的战略失败,并没有改变制空权优胜劣汰的转变,反而加剧日军海空力量的削弱。

同时,因为国军在日军一号作战中溃败,导致国府高层和史迪威的关系恶化,而这也让美军对于国军部队作战能力的不信任。

这一切的背后,其实就是国军内部统治和管理的腐朽,完全失去进取心,偏安一隅,唱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