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早年丧父,建安年间跟随叔父到荆州,在荆州生活期间,诸葛亮与颍川人士徐庶交往,两人成为关系密切的朋友。
       徐庶当时深受刘备器重,寄寓荆州的刘备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但是缺乏出谋划策的谋臣,其十分渴望谋臣,所以刘备之间以鱼与水作比其与诸葛亮之间的密切关系。
       诸葛亮成功进入蜀汉政权,除徐庶推荐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才能。
       早在刘备拜访司马德操请教天下情势时,司马德操便向刘备推荐了才识出众的诸葛亮和庞统,并赞誉其二人分别为“伏龙、凤雏”,可见诸葛亮非等闲之辈。


       一、三聘诸葛
       刘备为招纳诸葛亮,亲自三次登门拜访,故有“三顾茅庐”之说。
       对此,学界有不同的观点,胡三省在论证刘备对徐庶的器重时提到,“备以枭雄之才,闻徐庶已言,三枉驾以见孔明,此必徐庶之才器有以取重于备,备逐信之也”,可见其认同“三顾茅庐”之说。
       同时刘备“三顾茅庐”的观点也获得马植杰先生、陈廷志先生、尹韵公先生的支持,但是陈廷志先生认为诸葛亮自荐在前。
       而刘备“三顾茅庐”在后,关于此说学者们见仁见智,于此不再赘述,可参看余鹏飞先生的文章。


       笔者也赞同“三顾茅庐”之说,因为诸葛亮不仅才学出众、谋划。
       同时其与荆州、蔡、庞、黄这四家荆州的豪族大姓都是姻亲,且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后,利用诸葛亮在荆襄地区的影响,延揽了诸葛亮身后势力庞大的荆楚士人归附。当然进入蜀汉政权也是诸葛亮主动选择的结果,早年其随叔父诸葛玄在荆州曾依附于刘表,但诸葛玄逝世后,诸葛亮并没有借助叔父与刘表的关系,在刘表政权中效力,而是隐居隆中,直到刘备亲自请出。
       二、隆中对
       刘备得与诸葛亮相见后,将欲重振汉室天下但由于不善谋划而志向难申的现状告知诸葛亮,并向诸葛亮询问实现志向的方案。
       应刘备之问,诸葛亮提出了实现帝业的“隆中对”策略,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首先分析了刘备当时面临的天下形势,其次确立联盟的对象,然后提出了与孙权结盟的外交策略并分析了建立联盟的条件。


       诸葛亮认为,刘备面临的时局是东汉末年,各地方势力迅速崛起并相互攻伐,历经数年征战,曹操凭借天时与人谋在官渡战败袁绍,随后几经征伐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平定北方实力大增。
       在军事上曹操已经拥有了数以百万的士兵实力强大,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此后发号施令或是征伐异己,都用名义,名正言顺,造成政治上极大的优势”。
       而刘备以汉王室后裔的政治身份,打着恢复汉室江山为名建立霸业,必然要推翻曹操辅佐之下的汉室政权,导致了刘备与曹操在政治立场上的对立。所以,诸葛亮认为曹操是刘备建立帝业道路中最强大的敌人,但是曹操军事实力强大,刘备暂时不可与之抗衡。
       只有与其他势力联合,借助联盟的力量才能与曹魏相抗衡。


       当时刘备可以结盟的势力有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江东的孙权。
       而诸葛亮的“隆中对”路线,将荆州与益州刘备建立帝业的基地,但是这两个地方当时分别被刘表与刘璋占据,要实现建帝业的计划就必须消灭此二人,所以刘表、刘璋与刘备也是敌对的关系。
       占据荆州是“跨有荆、益”的第一步,在刘备未进攻益州前,与刘璋之间暂时没有矛盾冲突。
       如果与刘璋结盟,刘备可以获得刘璋的军事援助去攻打荆州,但诸葛亮认为刘璋本身智谋不足以保全益州,所以未将刘璋考虑为结盟的对象。
       诸葛亮建议刘备选择孙权作为结盟对象,不仅是因其占据江东之地具有一定的军事基础,还有就是江东与荆州毗邻彼此之间往来和合作便利,而且江东经过孙氏三代人的经营,已及在江东建立的势力范围和政权,是刘备联盟的最佳人选。


       且“联盟是双方面的事,一方面不情愿,就结不成联盟”。
       所以在外交上实施“结好孙权”的计划,不是蜀汉政权单方面愿意就可行的,还需孙吴政权的参与,于是在联盟的对象确定后,诸葛亮接着分析实施“结好孙权”外交策略的条件。
       诸葛亮认为实现“结好孙权”的外交策略,是建立在刘备具有一定实力的基础之上,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将“跨有荆、益”作为刘备建立帝业的第一步骤,完成第一步后才能践行“外结孙权”的外交计划,而后兵分两路伐魏以建立帝业。可见能否占据荆州对刘备与孙权建立联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只有推翻刘表,刘备才能占据荆州。
       刘备是在建安六年(201)时投靠刘表,距今在荆州已经经营了六年的时间。


       但是由于始终得不到刘表的信任和重用,刘备在荆州的发展受到限制,虽然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但不能与刘表正面冲突,只能等待时机,继续蛰伏荆州积蓄力量。
       因未能占据荆州,所以与孙权建立联盟的计划并没有在建安十二年实施。
       三、诸葛出山
       建安十三年,刘表逝世,对于刘备来说,这是夺取荆州的良好时机,但是在与曹操军队交战的过程中,刘备抵挡不住曹操军队的进攻。
       面对军事实力强大的曹操,图谋荆州已久的刘备被迫放弃。


       后来刘综举荆州投降曹操,诸葛亮建议刘备攻打刘综,趁势将荆州收入囊中,但是刘备以不能背信弃义拒绝了其建议:“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
       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
       刘备不取荆州非其“不忍”而是其实力不足,从刘综手中夺取荆州不难,而此时荆州已被曹操掌控,刘备并无与曹操争夺荆州的兵力,“不忍”是刘备的托词,“劝之犹不从,此无他,其心实怯于曹兵耳。
       操之南下也,兵数十万,气焰甚盛,先主部下之兵,不过数千,夺综不难,拒操非易。其旋得旋失,何如养晦待时”。


       在实力强大的曹军进攻之下,刘备节节败退,以至于顾不上妻儿的安危只得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逃走,“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
       刘备不敌曹军,后得与关羽、刘琦会合拥有了数万的军事力量,却不思退曹军的计划,反而准备去苍梧投靠吴巨,“备曰:‘备与苍梧太守(吴臣)[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可见,在未能占领荆州前,刘备宁可放弃荆州向苍梧撤军,也不准备向孙权求救,实施结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计划。
       直到鲁肃以吊唁之名出使荆州,与刘备面谈成立蜀吴联盟,以抵挡曹军强烈的军事进攻时,刘备才听取了鲁肃建立联盟抗击曹军的建议,遂派遣诸葛亮出使江东,与孙权商议建立蜀吴联盟的具体事项,《三国志·诸葛亮传》载: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诸葛亮深知要建立蜀吴联盟,刘备必须具备与孙权联盟的条件,但是在诸葛亮前往江东与孙权讨论吴蜀联盟时,曹操势力控制荆州大部分,将荆州与益州作为建立蜀吴联盟的条件已不可能。既然刘备没能占据一定的势力地盘,而又要说服孙权相信刘备具有联盟的实力,所以诸葛亮强调刘备拥有的人力资源和武装力量,即刘备获得的汉南民众和刘备拥有的关羽、刘琦数万士兵的军事力量。
       在与孙权的会谈中,诸葛亮向孙权提出了打败曹军后荆州归吴的计划。


       诸葛亮认为,凭借蜀吴联盟的优势可打败曹军,成功阻止曹魏企图消灭刘备政权与孙权政权夺取荆州的军事行动,从而形成“荆、吴”与曹魏鼎足而据的形势。在曹操退出荆州后,刘表政权已经分崩离析的背景之下,此“荆、吴”应当分别指的是荆州的刘备与吴地的孙权。
       孙权虽正未面对于荆州的归属表态,但其深知刘备率军参与抗击曹军的目的绝不是建立投靠江东的军功。
       一方面孙权不愿将荆州给刘备,但是另一方面江东需要刘备军事力量的协助抗击,在曹军大敌当前的情况之下,孙权不得不与刘备集团就荆州归属达成了协议,否则刘备不会与孙权结盟。
       四、总结
       建安十二年“隆中”策略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实现帝业的计划。
       占据荆州与益州是计划的第一步,在完成第一步计划之后,便在外交上与孙权结盟。但是,当时孙权并未有与刘备建立联盟的意图,所以与孙权结盟的计划并未实施。
       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荆州的军事行动,中断了孙权占据荆州的计划,且曹操在荆州势力不断的发展威胁到孙吴政权的稳定,所以鲁肃也调整了“鼎足江东”策略。
       在内容上增加了与刘备结盟抗击曹军的计划,于是向孙权提议与刘备结盟共同对抗曹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