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称华夏或诸夏,自汉代时期称汉人,唐朝时期称唐人,亦自称为中国人。
华夏之外的人,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分,统称外族。
华夏与外族的战争,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开始了。
夏朝时,有禹征三苗,夏朝胜;商朝时,有武丁伐鬼方,商朝胜;周朝时,有昭王南征荆蛮,周朝败。
这都是华夏与外族的战争,既然是战争,就会有胜有负,大多数情况下,华夏与外族的战争都是:华夏胜,外族负。
春秋初期,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就是联合诸夏各个诸侯国打击外族,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战国晚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在朝廷推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没几年,就发动了百征百越和北击匈奴的战争,在当时来看,百越和匈奴就是外族,这两场战争以秦朝的完胜告终。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兵反秦,一时之间天下大乱,仅三年时间,秦朝灭亡,刘邦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击败了项羽,建立了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建立后,刘邦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平定异姓诸侯王的叛乱,韩王信叛乱时,与匈奴勾结,入侵山西太原,刘邦亲率32万大军讨伐。
因为轻敌冒进,刘邦率领汉军先头部队追击匈奴时,不慎进入匈奴包围圈,被匈奴冒顿单于率领40万骑兵包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
然而匈奴始终未能击败刘邦,在汉军援军即将到来之际,刘邦采纳陈平的计谋,从匈奴人的包围圈一角突围而出。
关于白登山之战,刘邦所代表着华夏政权虽然被困白登山,但双方在正面对抗时,匈奴并未占到任何便宜,这场战争双方应该算打了个平手。
一年以后,刘邦采纳娄敬的建议,与匈奴和亲,送宗室女嫁给匈奴,并向匈奴赠送一些财物,以换取匈奴不对汉朝发动进攻,自此,汉匈之间的和亲开始出现。
和亲只是个政治手段,刘邦在西汉建立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过反秦战争与楚汉战争,国内疲惫,经济萎缩,人口减少,最需要解决的是国内诸侯王叛乱问题,这关系巩固汉朝政权的稳定。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刘邦的做法,在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没有错。
如果刘邦一味与匈奴拼命,最多双方打成两败俱伤,那汉朝的诸侯王就会蠢蠢欲动,中原有可能会再次陷入混乱,到时候汉朝能不能延续下去都是个未知数。
汉朝之后,吕后、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都延续了刘邦与匈奴和亲的政策,直到汉武帝初期,汉朝还在与匈奴和亲。
双方的和亲其实并未换来真正的和平,匈奴一面与汉朝和亲,贪图汉朝赠送的财物,一面随意南下汉朝边境,抢掠人口和财物。
这也是汉武帝决心改变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
从刘邦到汉武帝时期,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国力大增,钱财、马匹、粮食都有了较大的储备,促进了汉武帝对匈奴动武的决心。
从马邑之谋开始,到汉武帝下罪己诏,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维持了45年,名将卫青、霍去病创造了对匈奴战争保持不败的纪录,尤其是霍去病,更是创造了封狼居胥的最高战绩,华夏人第一次打到了贝加尔湖,饮马瀚海,这是载入史册的记录。
汉朝与匈奴打成了两败俱伤,汉武帝想要消灭匈奴的目的没有完全实现,但取得重大胜利,夺取了河套地区,打通了河西走廊,开通了丝绸之路。
反观匈奴,受到了重大损失,漠南、漠北无王庭,匈奴远逃西北苦寒之地。
汉宣帝时期,匈奴内部分裂了,五单于争权,实力进一步衰弱,后来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依附于汉朝,北匈奴则无力与汉朝正面对抗。
西汉末年,西域副校尉陈汤斩杀北匈奴郅支单于,并发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誓言。
到了东汉时期,大将军窦宪击破北匈奴,创造了燕然勒石的功绩,从此北匈奴消灭在中国历史中,而南匈奴则继续依附于汉朝。
东汉末年,中原混战,虽然南匈奴单于参与中原的内战,但并未有什么作为。
匈奴衰弱后,乌桓、鲜卑开始崛起,但在东汉末年,始终不是中原政权的对手,哪怕是割据政权,也同样吊打外族。
曹操在白狼山之战,以少数兵力大败乌桓,当场斩杀乌桓单于。
当鲜卑杰出的首领轲比能将要统一鲜卑各部时,曹魏幽州刺史王雄只派了个刺客韩龙就将轲比能刺杀,导致鲜卑再次陷入内乱,统一无望。
三家归晋,过了几十年安稳日子,直到晋武帝司马炎去世之后,朝廷开始权力斗争,引发了八王之乱,导致了五胡乱华,华夏政权首次被外族灭亡,西晋亡于匈奴之手。
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南方则是王与马共天下。
从西晋灭亡到隋朝建立之前,中原乱了数百年,中原也被外族占据了数百年,北方汉人几近灭族,这一个时期汉人是打不过外族最典型的时期。
隋朝统一天下之后,仅维持几十年统治,就因为隋炀帝的横征暴敛、荒淫无道而引发天下大乱,隋灭唐兴,华夏政权再次进入巅峰。
唐朝统一内部之后,就开始大规模对外扩张,北灭东突厥,将漠北纳入羁縻统治,西征吐谷浑,使其成为藩属,西征高昌,打通河西走廊,重开西域都护府,三征高句丽,直到灭亡其政权。
唐朝是继汉朝之后,华夏政权武力上的又一个高峰期。
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衰弱,直到五代十国,这又是另一个乱世。
唐朝之后,华夏政权与外族的对抗都不占上风。
北宋时期,数次北伐,不仅幽云十六州收不回来,连皇帝的命也差一点交待在战场上了,形成了北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始终无法统一天下。
整个两宋时期,对辽或西夏的战争,总是不尽如意,檀渊之盟前,辽国甚至敢孤军深入北宋境内,北宋也只能以和平换取两国的安宁。
北宋末年,金人崛起,北宋联金灭辽,金人灭亡辽国之后,长驱南下,灭亡了北宋,制造了靖康之耻。
南宋期间,华夏政权更是偏安一隅,在战场上总是被北方政权击败,别说统一华夏,就是偏安一隅都做不到。
南宋联合蒙古人,一起灭亡了金国,随着蒙古的崛起,南宋也被蒙古所灭亡。
蒙古是游牧民族的巅峰,鼎盛时期占据了世界22%的土地,其武力强大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地步,整个亚洲、欧洲没有对手。
元朝末期,爆发了农民起义,朱元璋崛起,从南到北灭亡了元朝,建立了华夏族政权-明朝。
明朝初年,朱元璋数次北伐蒙古,朱棣五次北伐蒙古,虽然没能完全消灭蒙古,但北伐战争大多是明朝占据上风,直到土木堡事变的发生。
土木堡事变中,明英宗被蒙古人俘虏,这是明朝立国以来,第一次被外族俘虏的皇帝,差一点重演当年的靖康之耻,幸亏明朝在北京保卫战中击败蒙古人,维护了明朝最后一点尊严。
虽然北京保住了,但明显蒙古人重新崛起了,此后的明朝始终无法降服蒙古,直到女真人的崛起,明朝末年,一方面要承受内部的农民起义,另一方面是女真人的不断南进。
明朝最终被李自成灭亡,但清朝却享受了最后的胜利果实,成为继蒙古人之后,第二个入主中原的外族。
为什么唐朝之后,汉人打不过外族?有三个原因:
1、实力问题。
想要获取战争的胜利,实力是必须要有的。
汉朝与匈奴的战争持续了数百年,刘邦为何要和亲,却不跟匈奴开战,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力问题。
当时的华夏大地经过多年战争,满目疮夷,连两匹同花色的马都找不到,与匈奴人作战,必须要有马,匈奴是游牧民族,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没有马,这仗没法打。
等到汉武帝时期,实力强大后,才跟匈奴开战,这是战争,是以胜利为最终目的的,消耗的是国力,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力来开战。
西晋打不过匈奴人建立的汉赵,根本原因是八王之乱消耗了自身的实力,内部四分五裂、相互攻伐,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完了,匈奴人来,完全打不过对方,只能被灭亡。
到了宋朝之后,就不是实力问题了,论实力,宋朝强于北方,但宋朝就是打不过北方,这就是下面的原因了。
2、重文轻武。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立下不杀士大夫的誓言,对于武将,赵匡胤首先做的是杯酒释兵权,收回兵权,防止武将做大,这没有问题。
但在整个宋朝,武将一直受到打压,北宋第一名将狄青,因功当上了枢密使,朝廷谏官因为狄青家的狗生角,并且多次发光,以此想署名狄青的官,后来因为狄青在佛殿上居住而被免官。
这纯粹就是打压武将,一个少数民族将领侬智高造反,横行两广,北宋拿他没办法,还得狄青出马,狄青有了功劳之后,就被打压免官,这就是宋朝对待武将的态度。
还有南宋名将岳飞,北伐好不容易有点点成绩,结果一直受到主和派的打压,岳飞因为要北伐与朝廷产生冲突,结果被秦桧与宋高宗联合害死,这也是南宋对待武将的态度。
再去对比一下汉唐名将,卫青和霍去病出身低微,凭借军事能力,一跃成为西汉帝国的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相当于国防部长和副部长,军事一把手和二把手。
霍去病去世之后,汉武帝调遣河西五郡的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这是多大的荣耀。
西域副校尉陈汤假传诏书调动军队攻打北匈奴,立功之后,汉朝经过商议,决定不追究陈汤的矫诏之罪,封陈汤为射声校尉,赐爵关内侯,赐食邑三百户,黄金一百斤。
陈汤矫诏的事如果放在宋朝,妥妥的欺君之罪,弄不好三族都要被杀。
唐朝名将李靖攻打东突厥时,突厥向唐朝求和,唐太宗已经同竟了,但李靖不顾朝廷与突厥达成的协议,违抗命令悍然出兵袭击颉利可汗,一举擒获颉利可汗。
事后,御史大夫萧瑀弹劾李靖治军无方,导致纵兵抢掠,李世民对待李靖是有功就奖,有过就罚,李世民训责李靖纵兵抢掠的行为,然后又奖赏他攻灭东突厥的功劳,对于朝廷之中对李靖的诽谤,李世民一概不听,并擢升李靖为尚书右仆射,这是排名第二的宰相。
对比一下就会明白,汉朝和唐朝对待功臣将领非常宽容,并且鼓励军功,在宋朝,功臣将领则非常担心一件事,就是功高盖主,有一点功劳就担心被打压,这种不同的气氛导致不同的效应。
重文轻武就会导致对外战争的失败,这是必然的。
3、科举制。
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天下?
其中一个原因是军功爵位制,不问出身,只看功劳,斩首敌人的甲士就有爵位,这种激励极大地激发了士兵和将领的作战积极性,导致名将辈出,这也是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的原因。
汉承秦制,汉朝继承了奖励军功的做法,只是制度有些不一样,汉朝军队的将领一方面是靠出身,比如名将李广,李敢,李陵祖孙三代,他们的家族世代为将。
另一方面就是靠军功出身,像卫青是骑奴,霍去病是私生子,都能成为军队的最高统帅,这种故事会激励一批人去争军功。
唐朝也是如此,比如苏定方,有跟随窦建德作战的经历,但唐朝并未在乎,后随李靖攻打东突厥,苏定方带了200人打前锋,就敢攻击突厥数万人,因为军功步步高升,做到左武卫大将军。
还有薛仁贵,在安城市一战中,薛仁贵只是普通士兵,只因为在战场表现突出,单枪匹马斩杀一高句丽将领,扬名军中,然后立即被唐太宗提拔为游击将军,并亲自接见他,皇帝亲自接见一名士兵的例子在整个中国历史都不常见。
反观宋朝,提拔武将的途径基本上是科举制,科举制就是考试,在考场上考得再好的将领,能不能在战场上立功,那是个未知数,这样的将领肯定不如在战场上从枪林箭雨中杀出来的管用。
科举制打击了武将的血性,重文轻武打击了武将的积极性,唐朝之后的华夏武将在与外族作战中,屡屡败北,虽然不乏血性之人,但更多的就是碌碌无为之辈,武将没有血性,整个军队也失去血性,自然打不过外族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