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通房丫鬟,其实就是主子行房时候的工具,一整晚都得守在床边,主子需要时,得赶紧递汗巾,点安神香,手脚麻溜地帮忙宽衣解带。
她们的房间墙上常挂着一根不算粗的麻绳,那是主人吩咐她们夜里不可入睡的“提醒”,绳子轻轻一拽,床边帘子响动,她就必须立刻站起身来,哪怕刚刚眯上眼还来不及梦见什么东西,白日干活已经眼皮发沉,这会儿却要立刻打起精神来走过去替主人添香、更衣、擦拭、服侍——这一切不许发出一点多余的响声,连吸气都得小心翼翼,要是打了个喷嚏,不光会被骂,还可能拖出去跪到天亮。
冬天得先躺进冷被窝暖热了,才让主人睡进来,夏天还得用井水擦凉席,手慢点就要挨骂。那些小丫头白天累得脚软,夜里还得直挺挺站着守床,腿肿了也不敢吭声,做梦喊娘都得憋着。
她们穿的是旧布拼的袄子,围着不暖的兔毛领,吃的比主家牲口还差,肉星子都见不着。有人生了孩子也被正房抱走,亲娘连声“儿”都不许叫,转头就被卖到庄子里做苦工。
最揪心的是逃不掉——卖身契按着手印,三斗谷子换条命,爹娘还等着那点银子活命呢。那些麻绳和夜值册子如今还在博物馆躺着,可谁知道墨字底下压着多少不敢哭的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