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里,一共收录了两首诗,一首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另一首是和《芙蓉楼送辛渐》。
这两首诗都可以称得上是王昌龄的代表作。
其中的第一首,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苍凉、雄浑,豪气冲天,被明代“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第二首,则是文人送别诗中的经典。
王昌龄的作品中,就数边塞诗和送别诗最多,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但自唐以降,古贤今人,主要是把王昌龄定位为边塞诗人。
君不见,他的《塞下曲》中的“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是何等的快意恩仇,何等的回肠荡气?
而《从军行》系列中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又是何等的惊心动魄!何等的激越澎湃!
不过,王昌龄身后留下来的诗作止有181首,其中的送别诗却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
其中的《芙蓉楼送辛渐》,他是一口气作了两首,收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只是其中一首。
《芙蓉楼送辛渐》的艺术成就自不待言。
王昌龄的另一首《巴陵送李十二》也非常有名。
这里的“李十二”,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诗人李白。
王昌龄出生于698年,李白出生于701年,两个的年纪相仿,是同一时代的人,且在诗坛都享有大名,他们的人生轨迹一旦出现交集,便会结下深厚感情。
这一点,并不奇怪。
早在开元十四年,也就是726年,从李白所写的 《邺中赠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便可得知,王昌龄和李白就已经是一对好朋友了。
王昌龄写《巴陵送李十二》的时间是开元二十七年,即739年。
早就开元二十五年,王昌龄被贬岭南,路过襄阳,老友孟浩然设宴款待,送别时,写下了《送王昌龄之岭南》,深情追述了“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的友谊,倾诉出了“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的依依惜别之情。
那么,开元二十七年,王昌龄从岭南获赦北归,再次路过襄阳,岂有不见老友孟浩然之理?
哪知,一番豪饮下来,孟浩然竟然病发身死。
王昌龄悲痛万分。
不久,遨游巴陵,邂逅李白,作下《巴陵送李十二》。
李白投桃报李,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答。
毫无疑问,李白、孟浩然都是唐朝诗人里面的大咖。
王昌龄互酬唱答的大咖并不只是这两位,还有岑参(《留别岑参兄弟》《送王大昌龄赴江宁》)、李颀(《送王昌龄》)、王维(《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等等。
此外,我们从《送高三之桂林》《送狄宗亨》《送魏二》《别陶副使归南海》《送柴侍御》《送窦七》《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答武陵太守》《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至南陵答皇甫岳》《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送郭司仓》《送单十三毕五归》《留别司马太守》《留别武陵袁丞》等诗可知,王昌龄交游广泛,真可谓是一个活脱脱的“社交大牛”。
说起来,王昌龄并非只是一个“社交大牛”那么简单,从严格意义来说,他是一个十足的“江湖大佬”,在江湖上拥有极高的地位。
何出此言?
且来看看他的早年经历。
按照《旧唐书》里面的说法,王昌龄是京兆(即唐京师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他在少年时代并不热衷于读书,而是醉心于练剑。
他的胸中燃烧着一团火,向往的是热血江湖,是一种可以随意挥洒才华和青春的游侠生活。
年纪稍长,便仗剑西行,于河陇从军,立志要靠一刀一枪在边疆建功,拜将封侯。
《出塞》及组诗《从军行》等作品就在这个时期喷薄而出。
可惜的是,他参军得不是时候。
彼时四海升平,胡边尘静。
他所能参加的战事,都是小打小闹。
为此,他不得不收剑回鞘,离开了军营。
从开元十一年(723年)至开元十五年(727年),他游历名山大川,遍访世外高人,赢得了“诗家天子”的美名,从而奠定了他在诗坛和江湖上的地位。
到了开元十五年(727年),他已经二十九岁了,见惯了霜雪,厌倦了风云。
他决定参加科考,攫取一官半职。
只能说,努力和天分相比,还是天分比较靠谱。
王昌龄首次参加科考,就一举中了进士。
在接下来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宦海无垠,浮沉不定,他的官职一直在中下层中变换。
这,绝不是他想要的。
多少个午夜,他还是会梦到那个驰骋万里,杀敌建功的热血豪侠梦。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山河动荡,神州陆沉。
已经五十七岁的他,似乎感觉到血管里的血液又在发烧,又在沸腾了。
他莫名地兴奋,有提刀上马杀贼的强烈冲动。
至德二载(757年),名将张巡受困于睢阳。
奉命统领淮南各军事务的宰相张镐,严令亳州刺史闾丘晓出兵援救。
闾丘晓胆小,畏敌不前。
王昌龄正在奔往前线,路过亳州,仗义执言,训斥闾丘晓。
闾丘晓本是王昌龄的好友,被王昌龄的话所刺激,一怒之下,将王昌龄处死了。
惜哉王昌龄,冤哉王昌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